第1篇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
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唐朝疆域四至: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⒈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
(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c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
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5课“和同为一家”
1.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有
(1).武力、安抚或册封:唐太宗打败_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2).联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戴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3.吐蕃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第6课开放与交流
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原因: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⒋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⒌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拼介绍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
课本39页表格。
⒎唐朝长安,是一所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⒈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
3.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朝,孙思邈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在《丹经》记录下来。唐末,火药始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宋代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⒎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被誉为“世界建桥的一个奇迹”。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
⒈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指的是李白,人们称他为诗仙;“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⒉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第2篇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_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x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10、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2、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_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3、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x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_五世为“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③_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x藏的管辖。
x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x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x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5、“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6、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7、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p129
第3篇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2.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贞观为年号。他进行改革
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
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
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最的皇帝之一。
3.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她重用姚崇、宋璟等。
4.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是为唐玄宗。他的主要年号是开元。开元年间,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②采取措施发展生产③唐玄宗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④废除严刑苛法⑤倡导节俭。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6.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把金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
7.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8世纪初,蒙舍诏统一个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8.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唐玄宗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9.唐朝时,日本派很多“遣唐使”来到中国,其中的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是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10.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求取佛经,攥写《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4篇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总结
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第5篇 初一历史下学期学习总结
今年,我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如何更好的利用开发课堂资源,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以后的教学将会有更大的帮助。下面将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下总结。
(一)备课中的问题
1、首先,由个别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忙”,也有可能应付了事。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集体“受害”。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不备课已经“合法化”的前提下,会有多少人自觉备课?教师自己没有备课,没有思考,连一道习题都没有做,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怎么能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教师恐怕只能实行“大放羊”“大撒把”的教学,于是干脆把自己降格为“学习者”,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统统盲目随意地交给学生,并美其名曰“在教中学”。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怎么能取代老师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呢
再说,再好的“教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如果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案”就等于教学是高质量的话,那么教学工作就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工作,全国的教师只要共同打造出一个好的“教学案”,甚至汇编出一个“教学案”集,优质课就批量产生了,天下有这样的美事吗?
我认为,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作业中的问题
1.批改目的不明。2.重学轻练。3.要求宽松。4.追求结果,放弃过程。
(三)批改中的问题
1.缺少思考。2.机械呆板。3.目标偏移。
(四)展示中的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导学案”中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化。
2.展示代表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教师“两眼漆黑”,只好课上各小组组长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组长盲目指定的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
3.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有的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化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
4.展示的方式单一性。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
5.展示缺少深度。由于展示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假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又没有认真备课,学生的解题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岂能得到保证.
(五)归纳中的问题
一是缺乏“归纳”的意识
二是使用“演绎法”。
第三是教师越俎代庖。
第四是急于求成。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理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践行。
第6篇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589年隋朝统一中国。隋朝与历的秦朝最相似。
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政要”
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
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⑶、戒奢从简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背景: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创立
⑴隋文帝分科举人
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3、科举制的完善
⑴朝代:唐朝
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②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⑵、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⑷
⑸、在世界文明占重要地位。
⑹、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第7篇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2022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 (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 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x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10、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2、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3、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x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③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x藏的管辖。
x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x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x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5、“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6、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7、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 p129
明末画家徐渭善用泼墨《墨葡萄图》
第8篇 初一历史下册期中知识总结
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领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36、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7、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后迁都燕京,改为中都。
38、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9、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0、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1、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2、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43、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44、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寇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5、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46、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8、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0、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
51、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5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第9篇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8、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19、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20、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
21、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22、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
23、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24、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5、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6、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27、我国古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28、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图)
29、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0、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港口是泉州。
31、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2、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3、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词人和词作。北宋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4、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的杰作;元朝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35、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36、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37、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38、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的空前壮举。
39、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40、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41、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42、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43、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44、顺治帝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45、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的国家。
46、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_,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47、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48、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49、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50、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51、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代三部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53、清代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唐朝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答: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注意总结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以贞观年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答: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3、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目的、内容是什么?
答: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内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保甲法。
4、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a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b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c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d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
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还涌现了从多的小市镇和集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为机户做工的人叫“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机户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机工劳动成果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早期的雇拥工人。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拥的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了。
6、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这种政策,遏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强化统治机构: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_,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8、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9、主要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创设,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科举制:隋朝创设,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行省制度:元朝创设,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明朝设立,主要有明太祖设的“锦衣卫”和明成祖设的“东厂”。 八股取士:明朝的科举制度,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文章称“八股文”,对读书人危害甚巨。 军机处: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10、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11、清“闭关锁国”政策: (1)①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清“闭关锁国”影响: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4.宋代三大词人及代表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四大名著及作者《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5、人物与成就 李春:赵州桥;毕升:活字印刷术;孙思邈:记载火药配方;司马光:《资治通鉴》;关汉卿:《窦娥冤》;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郑和:七次下西洋
6、中国之最:我国历的女皇帝是武则天;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我国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中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我国地方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我国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