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2年11月创建文明镇经验总结
xx镇位于颍上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颍、淮两河交汇处,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境内阜淮铁路西接京九,东联津浦,淮河、颍河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接s102省道与xx风景区的两条快速通道即将开通。
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耕地3200公顷。依托1500公顷天然无污染湖面,全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年产无公害优质鱼类4500吨,远销天津、上海、东北等地,是皖西北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xx镇成为无公害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xx镇还是皖北旅游的龙头,199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xx风景区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xx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首家“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宣传教育基地”。xx镇于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中华环境奖──绿色东方城镇奖”。xx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xx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据历史文献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来到xx后曾用生花妙笔歌咏这里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党和国家领导人xx、xx、李鹏、曾庆红、乔石、田纪云等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全镇没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集体上访案件,无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先后被阜阳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社区”。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发展。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xx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500万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硬化道路3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28%。xx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投资2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1%。投入50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身体健康素质。镇政府利用并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起了11所敬老院,已入住153名五保户。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助、上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分批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让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的好处,力争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每年春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将百岁老人、1955年以前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干部、困难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作为重点慰问对象,送去党的温暖,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3〗
第2篇 创建文明镇经验总结
xx镇位于颍上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颍、淮两河交汇处,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境内阜淮铁路西接京九,东联津浦,淮河、颍河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接s102省道与xx风景区的两条快速通道即将开通。
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耕地3200公顷。依托1500公顷天然无污染湖面,全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年产无公害优质鱼类4500吨,远销天津、上海、东北等地,是皖西北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xx镇成为无公害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xx镇还是皖北旅游的龙头,199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xx风景区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xx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首家“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宣传教育基地”。xx镇于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中华环境奖──绿色东方城镇奖”。xx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xx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据历史文献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来到xx后曾用生花妙笔歌咏这里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党和国家领导人xx、xx、李鹏、曾庆红、乔石、田纪云等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全镇没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集体上访案件,无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先后被阜阳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社区”。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1、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发展。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xx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500万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硬化道路3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28%。xx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投资2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1%。投入50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身体健康素质。镇政府利用并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起了11所敬老院,已入住153名五保户。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助、上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分批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让更多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的好处,力争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每年春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将百岁老人、1955年以前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干部、困难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作为重点慰问对象,送去党的温暖,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二、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潘冲社区、渔民社区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为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焕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镇党委政府每年拿出5万元以上的资金表彰奖励文明村、户和科学种养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广大群众比学赶帮,在广大群众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达到35%以上。在风景区、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当“岗位明星”创建服务活动,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以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在外务工创业有成的潘冲社区居民赵维路富裕不忘乡亲,创办企业,为家乡人提供就业机会;渔民社区创业青年黄西先每年向村敬老院捐款5000元;养殖能手张彪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被安徽电视台宣传报道,成为全镇精神文明户的典型。xx年,我镇筹集资金30余万元,对渔民新村进行了彻底改造,建设绿地3000多平方米,种植柿树、枇杷、梨树等果树100余棵,边沟、路面全部硬化。通过典型引路,在全镇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三,示范服务。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坚持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同步提高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镇内花园绿地、广场楼宇相映生辉,展现了现代化小城镇的浓郁气息,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群众关注的诸如财务、用电、宅基地、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以及基层民主问题,坚持公开,按章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本着创建工作与繁荣经济相结合,改变环境与和谐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使全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1、软功实做,重在建设。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我们投资350余万元,修筑了总长4公里由县城通往xx风景区的南湖大道二级沥青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南湖大街改造工程。完成了颍半路16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完成了朱岗、邵圩、东十八里铺、仁里、渔民、韩郢、尤湖等村22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建设工程。全镇投入60万元,完成了广播村村通工程,建立了广播服务网络。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xx景观大道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xx年,镇政府又投资90万元,新上路灯200余盏,从县城至xx风景区的路灯全部贯通,部分建筑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镇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乡间都市的风采。
2、建管并举,严格管理。实行制度化环卫管理,镇区主街道实行全天卫生保洁,所有居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门前三包”,强化责任管理;严格市场管理,先后取缔了潘冲、尤湖、东十八里铺店外店、占道经营现象,镇内商贸秩序井然,规范化镇容管理。重点清理整顿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规范非标准广告牌匾300余块,清理拆除临时违章建筑5000余平方米,镇内建筑秩序井然。
3、强化标准,和谐发展。我们以解决农村“五乱”为重点,狠抓了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每年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春、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卫生环境,全面动员广大群众,有效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清新、整洁的卫生环境。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提升了村镇文明程度,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xx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9.37万元,同比增长34%;完成税收74.15万元,同比增长14.4%。招商引资完成1830万元,同比增长184%;风景区接待游客11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5%,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实现门票收入1761.68万元,同比增长74.32%。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载体,有效地优化了我镇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质,改善了人居生活质量,极大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建立长效机制、丰富创建内容、深化创建内涵、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实践探索,坚持不懈地把这一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乡风文明、加速生态旅游强镇的奋力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 创建文明镇工作总结范文
xx镇位于颍上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颍、淮两河交汇处,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境内阜淮铁路西接京九,东联津浦,淮河、颍河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接s102省道与xx风景区的两条快速通道即将开通。
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耕地3200公顷。依托1500公顷天然无污染湖面,全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年产无公害优质鱼类4500吨,远销天津、上海、东北等地,是皖西北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xx镇成为无公害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xx镇还是皖北旅游的龙头,199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xx风景区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xx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首家“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宣传教育基地”。xx镇于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中华环境奖──绿色东方城镇奖”。xx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xx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据历史文献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来到xx后曾用生花妙笔歌咏这里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党和国家领导人xx、xx、李鹏、曾庆红、乔石、田纪云等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全镇没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集体上访案件,无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先后被阜阳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社区”。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1、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发展。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xx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500万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硬化道路3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28%。xx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投资2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1%。投入50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身体健康素质。镇政府利用并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起了11所敬老院,已入住153名五保户。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助、上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分批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让更多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的好处,力争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每年春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将百岁老人、1955年以前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干部、困难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作为重点慰问对象,送去党的温暖,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二、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潘冲社区、渔民社区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为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焕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镇党委政府每年拿出5万元以上的资金表彰奖励文明村、户和科学种养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广大群众比学赶帮,在广大群众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全镇“十文明户”达到35%以上。在风景区、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当“岗位明星”创建服务活动,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以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在外务工创业有成的潘冲社区居民赵维路富裕不忘乡亲,创办企业,为家乡人提供就业机会;渔民社区创业青年黄西先每年向村敬老院捐款5000元;养殖能手张彪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被安徽电视台宣传报道,成为全镇精神文明户的典型。xx年,我镇筹集资金30余万元,对渔民新村进行了彻底改造,建设绿地3000多平方米,种植柿树、枇杷、梨树等果树100余棵,边沟、路面全部硬化。通过典型引路,在全镇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三,示范服务。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坚持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同步提高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镇内花园绿地、广场楼宇相映生辉,展现了现代化小城镇的浓郁气息,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群众关注的诸如财务、用电、宅基地、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以及基层民主问题,坚持公开,按章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本着创建工作与繁荣经济相结合,改变环境与和谐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使全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1、软功实做,重在建设。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我们投资350余万元,修筑了总长4公里由县城通往xx风景区的南湖大道二级沥青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南湖大街改造工程。完成了颍半路16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完成了朱岗、邵圩、东十八里铺、仁里、渔民、韩郢、尤湖等村22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建设工程。全镇投入60万元,完成了广播村村通工程,建立了广播服务网络。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xx景观大道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xx年,镇政府又投资90万元,新上路灯200余盏,从县城至xx风景区的路灯全部贯通,部分建筑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镇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乡间都市的风采。2、建管并举,严格管理。实行制度化环卫管理,镇区主街道实行全天卫生保洁,所有居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门前三包”,强化责任管理;严格市场管理,先后取缔了潘冲、尤湖、东十八里铺店外店、占道经营现象,镇内商贸秩序井然,规范化镇容管理。重点清理整顿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规范非标准广告牌匾300余块,清理拆除临时违章建筑5000余平方米,镇内建筑秩序井然。
3、强化标准,和谐发展。我们以解决农村“五乱”为重点,狠抓了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每年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春、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卫生环境,全面动员广大群众,有效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清新、整洁的卫生环境。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提升了村镇文明程度,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xx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9.37万元,同比增长34%;完成税收74.15万元,同比增长14.4%。招商引资完成1830万元,同比增长184%;风景区接待游客11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5%,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实现门票收入1761.68万元,同比增长74.32%。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第4篇 创建文明镇工作年终总结范文
xx镇位于颍上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颍、淮两河交汇处,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境内阜淮铁路西接京九,东联津浦,淮河、颍河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接s102省道与xx风景区的两条快速通道即将开通。
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耕地3200公顷。依托1500公顷天然无污染湖面,全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年产无公害优质鱼类4500吨,远销天津、上海、东北等地,是皖西北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xx镇成为无公害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xx镇还是皖北旅游的龙头,199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xx风景区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xx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首家“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宣传教育基地”。xx镇于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中华环境奖──绿色东方城镇奖”。xx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xx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据历史文献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来到xx后曾用生花妙笔歌咏这里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党和国家领导人xx、xx、李鹏、曾庆红、乔石、田纪云等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全镇没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集体上访案件,无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先后被阜阳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社区”。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1、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发展。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xx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500万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硬化道路3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28%。xx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投资2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1%。投入50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身体健康素质。镇政府利用并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起了11所敬老院,已入住153名五保户。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助、上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分批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让更多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的好处,力争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每年春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将百岁老人、1955年以前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干部、困难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作为重点慰问对象,送去党的温暖,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二、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潘冲社区、渔民社区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为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焕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镇党委政府每年拿出5万元以上的资金表彰奖励文明村、户和科学种养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广大群众比学赶帮,在广大群众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全镇“十文明户”达到35%以上。在风景区、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当“岗位明星”创建服务活动,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以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在外务工创业有成的潘冲社区居民赵维路富裕不忘乡亲,创办企业,为家乡人提供就业机会;渔民社区创业青年黄西先每年向村敬老院捐款5000元;养殖能手张彪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被安徽电视台宣传报道,成为全镇精神文明户的典型。xx年,我镇筹集资金30余万元,对渔民新村进行了彻底改造,建设绿地3000多平方米,种植柿树、枇杷、梨树等果树100余棵,边沟、路面全部硬化。通过典型引路,在全镇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三,示范服务。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坚持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同步提高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镇内花园绿地、广场楼宇相映生辉,展现了现代化小城镇的浓郁气息,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群众关注的诸如财务、用电、宅基地、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以及基层民主问题,坚持公开,按章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本着创建工作与繁荣经济相结合,改变环境与和谐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使全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1、软功实做,重在建设。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我们投资350余万元,修筑了总长4公里由县城通往xx风景区的南湖大道二级沥青公路;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南湖大街改造工程。完成了颍半路16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完成了朱岗、邵圩、东十八里铺、仁里、渔民、韩郢、尤湖等村22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建设工程。全镇投入60万元,完成了广播村村通工程,建立了广播服务网络。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xx景观大道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xx年,镇政府又投资90万元,新上路灯200余盏,从县城至xx风景区的路灯全部贯通,部分建筑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镇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乡间都市的风采。2、建管并举,严格管理。实行制度化环卫管理,镇区主街道实行全天卫生保洁,所有居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门前三包”,强化责任管理;严格市场管理,先后取缔了潘冲、尤湖、东十八里铺店外店、占道经营现象,镇内商贸秩序井然,规范化镇容管理。重点清理整顿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规范非标准广告牌匾300余块,清理拆除临时违章建筑5000余平方米,镇内建筑秩序井然。
3、强化标准,和谐发展。我们以解决农村“五乱”为重点,狠抓了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每年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春、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卫生环境,全面动员广大群众,有效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清新、整洁的卫生环境。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提升了村镇文明程度,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xx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79.37万元,同比增长34%;完成税收74.15万元,同比增长14.4%。招商引资完成1830万元,同比增长184%;风景区接待游客11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4.25%,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实现门票收入1761.68万元,同比增长74.32%。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教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