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大全 > 综合总结 > 总结范文

农牧业工作总结12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25:02 查看人数:82

农牧业工作总结

第1篇 2022年地区农牧业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地区各级农牧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自治区、地区一系列涉农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按照年初制定的农牧业经济“128”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理清思路,明确责任,精心安排,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克服前期持续干旱、“5?26”强降雨(雪)以及冰雹、洪涝等多灾、重灾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地区农牧业经济取得了好收成,确保了农牧民人均增收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农牧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农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年初制定的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实现3.5亿元、争取国家投资2.5亿元的目标,今年,该地区实际争取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699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140.45万元(特色产业项目总投资231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50万元;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总投资30482.6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996.02万元;其他面上项目总投资13377.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194.43万元),国家投资部分资金已全部到位。预计农牧业项目建设到年底完成总投资5.1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10亿元(含完成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8000万元)。通过实施农牧业各项项目建设,今年项目累计涉及农户72995户,覆盖面达36.5万人,其中羊短期育肥、人工种草、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增收项目项目区人均增收597元。基础建设项目中仅乡镇兽防体系建设项目,参与项目建设的农牧民群众就达32500人次,人均增加现金收入2500元。

2、种植业在多灾重灾影响下获得较好收成。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7.9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2万亩(青稞播种面积64.31万亩,比去年增加0.3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1万亩(其中油料作物15.13万亩,蔬菜面积18.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6%;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18.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4%,粮、经、饲三元比例保持去年的60∶26∶14。据理论测产统计,今年全地区的粮油预计产量为36.6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万吨,其中粮食为34.04万吨(青稞产量为27.23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油菜2.56万吨。

3、畜牧业在狠抓疫病防控下稳步发展。全地区仔畜成活达202.87万头(只),成活率90.4%,比去年减少3.5个百分点;成畜死亡99071头(只、匹),死亡率1.7%,比去年增加0.56个百分点;牲畜总增192.97万头(只、匹),总增率33.45%,比去年减少1.95个百分点;预计出栏牲畜202.87万头(只),出栏率35.17%,比去年减少0.23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566.84万头(只、匹)。预计肉产量3.6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奶产量8.2万吨,比去年增长0.4万吨;绵羊毛2220吨,比去年增加1.28吨;山羊绒265吨,比去年增加3.55吨,禽蛋、禽肉产量分别达360吨、669吨。预计全年完成“w”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畜禽防疫2328.90万头(只、羽)。完成牲畜短期育肥68万绵羊单位(含活羊出口25万只),总收入24833.8万元,纯利润6975万元。

4、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增收作用明显。预计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增长11%;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5%。发展地区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家,至此地区以上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达11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03家,其中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合作社法》正式挂牌经营。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越冬度春形势不容乐观。受前期大风天气、后期持续干旱的影响,牧草长势普遍较差,草场返青迟,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幅度降低,牲畜膘情差,畜牧业越冬度春将面临严峻形势。

2、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基础依然薄弱,需要继续加强科技体系、农田与草场、农村能源、农牧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建设。农牧项目投资问效、后续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防抗灾条件差,急需从饲草料基地、饲料加工、暖棚圈建设、预测预报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改善防抗灾条件,提高该地区防抗灾能力。

4、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弱。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较低、手段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尚未成为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5、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资金申报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审核批复时间长,影响了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与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

三、XX年农牧业初步工作要点

XX年,该地区农牧业经济预定计划指标为:农作物总播面积127.9万亩,粮食作物76.6万亩(其中青稞面积64.5万亩,比XX年增加0.2万亩)、经济作物33.3万亩、饲草料作物18万亩,粮经饲三元比例为60∶26∶14。粮食总产34.5万吨(其中青稞28万吨),油料2.5万吨,蔬菜30万吨。各类牲畜存栏总量570万头(只),新生仔畜成活率达90%以上,成畜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7.1万元,增长11%;多种经营总收入10.5亿元,增长5%。

为完成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11项工作:

一是狠抓农牧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地区“十大基地”抓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争取加大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农牧科技服务体系、暖棚圈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援藏项目建设与管理,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搞好“xxx”最后一年项目争取与实施,认真做好“xx”农牧项目规划,完善项目库。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农牧区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狠抓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种植业再上新台阶。抓好种子田建设,提高良种统供水平。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加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生产指导与服务,完成20万亩标准化生产与高产创建示范、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加强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提高耕作质量。进一步强化田间科学管理,狠抓“双脱”与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推广中型农机具,引进、示范大型农机具,逐步淘汰小型农机具,推进农机集约化进程。四是抓好常规,突破重点,确保安全,推动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严格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加强草场建设与保护;依托草料资源,因地制宜地适当放宽半农半牧区牲畜存栏控制,利用资源优势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进农区农牧结合和城郊养殖业发展。

利用种畜调换、良种引进与人工授精等方式,推进畜种改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常规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安全。配合自治区农牧厅开展好草原生态补偿工作。五是进一步抓好乡镇企业与多种经营工作。引进、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搞活各类经合组织,为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三农”提供新的亮点。六是狠抓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抓好农牧民群众减负工作,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七是抓好防抗灾工作。通过狠抓防抗灾物资储备、建立健全防抗灾工作机制、加强预测预报等措施,大力抓好全地区农牧业防抗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此外,积极争取加大暖棚圈、抗灾饲草料基地与综合饲料加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该地区防抗灾能力。八是抓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劳动、民政、农牧等部门,结合农牧民劳动力转移与科技兴农实际,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提高群众转移就业与科学种养能力。九是积极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各级农牧部门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权能力。十是加强执法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检查,规范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惩坑农、害农行为;加大农畜产品市场、运输、屠宰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力度,确保农畜产品消费安全。十一是搞好部门自身建设,抓好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为搞好农牧业经济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2篇 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

根据旗委发(xxx)xx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的具体落实办法,动员社会各界都参与这一工作,献计献策,群力群办,朝着一定的目标,按着一定的步骤、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一工作抓出成效,落到实处。

一、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 因为目前草原畜牧业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全镇上下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发展规模适度、平衡高效的草原畜牧业,是不能轻视和放松的。今年上半年,我镇在“草畜双承包,草场双权一制”的基础上,认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广草原围栏,划区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的生产经营方式,支持牧民发展家庭草库伦,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白绒山羊的畜种改良工作,用科学的人工改良法,培育“高、大、优”个体,繁育“强、健、壮”群体,提高个体单产,提高群体总产,使羊绒产量上新台阶。认真抓好畜产品的销售工作,镇上通过外地生产企业和市场行情,及时了解畜产品价格行情,帮助牧民及时销售畜产品和卖得较好的价格,及时得到相应的现金收入,防止拖欠和上当受骗。鼓励牧户适时育肥羊只,适时出售,适时获得收入。鼓励种养结合,农牧互补,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畜牧业生产现状,使畜牧业向良性循环转变,进一步加大畜群的疫病防治力度,确保每个畜群的防疫安全。

二、鼓励和帮助牧区闲置劳动力求得新的就业机会

xxx年开工建设的xxx至xxx220kv输变电网架工程,为我镇牧区闲置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镇上积极出面和有关的承包施工单位联系,为牧民联系活计,寻得岗位,赢得实际收入。先后有5xxxx获得就业机会,鼓励牧民从事运输、商品零售和其它服务业,鼓励牧民走出去,学得到,挣得来,真正在其它行业空间赢得收入。我们和驻镇企业真诚合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大力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吸纳牧区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加快xxx生态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移民搬迁打好基础

自2002年以来,我镇借助“千村扶贫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进行南深井农业生态园区的开发,几年来先后进行勘察、规划、围栏、打井、整地、培育防风林带等工作,如今已开垦平整耕地60xxxx,种植了玉米、西瓜、籽瓜等,为后续进行规模种植提供示范和经验。今后如果退牧还草,搬迁转移快速实施。我镇将以南深井为基地,大力转移牧区闲置劳动力,减少牧区人口,放弃纯牧业生产,从事种养结合或纯农业种植,为牧民提供新的生存环境和就业空间。今后的南深井地区,我们拟定要围绕农区畜牧业发展种植业,稳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进一步优化粮、经、草三之结构。加强农田水力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立效种植业。大力推广优良种植和其它科技农业技术,使农业种植呈现立效、立产、稳产的产业格局,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麻黄等特种植业,扩大特色生产规模。

四、结合退牧还草,移民搬迁工程实施,认真做好牧区老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镇对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和备案建档,按照有关政策向民政、社保障部门进行了申报,要借助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这一契机,把这些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交纳养老保险,按月领取养老金,让他们到城镇安享晚年,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迁得出、稳得住、有饭吃。

五、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保障

继续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牧区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多产、少取、放活”的原则,深化农牧区改革,进一步巩固农牧区改革成果,把减轻农牧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适当向嘎查加强转移,保证嘎查正常运转,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制度,使农牧民也能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活。

当前,全镇上下正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把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当做全镇中心工作抓紧抓好,我们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一定会在这一工作上做出成绩,赢得民心、取得胜利。

第3篇 2022年农牧业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农牧业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要点强降雨(雪)以及冰雹、洪涝等多灾、重灾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地区农牧业经济取得了好收成,确保了农牧民人均增收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农牧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种植业在多灾重灾影响下获得较好收成。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7.9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2万亩(青稞播种面积64.31万亩,比去年增加0.3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1万亩(其中油料作物15.13万亩,蔬菜面积18.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6%;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18.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4%,粮、经、饲三元比例保持去年的60∶26∶14。据理论测产统计,今年全地区的粮油预计产量为36.6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万吨,其中粮食为34.04万吨(青稞产量为27.23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油菜2.56万吨。

4、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增收作用明显。预计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增长11%;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5%。发展地区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家,至此地区以上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达11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03家,其中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合作社法》正式挂牌经营。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越冬度春形势不容乐观。受前期大风天气、后期持续干旱的影响,牧草长势普遍较差,草场返青迟,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幅度降低,牲畜膘情差,畜牧业越冬度春将面临严峻形势。

2、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基础依然薄弱,需要继续加强科技体系、农田与草场、农村能源、农牧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建设。农牧项目投资问效、后续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防抗灾条件差,急需从饲草料基地、饲料加工、暖棚圈建设、预测预报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改善防抗灾条件,提高该地区防抗灾能力。

4、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弱。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较低、手段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尚未成为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三、2022年农牧业初步工作要点

2022年,该地区农牧业经济预定计划指标0万吨。各类牲畜存栏总量570万头(只),新生仔畜成活率达90%以上,成畜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7.1万元,增长11%;多种经营总收入10.5亿元,增长5%。

为完成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11项工作:

一是狠抓农牧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地区“十大基地”抓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争取加大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农牧科技服务体系、暖棚圈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援藏项目建设与管理,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搞好“十一五”最后一年项目争取与实施,认真做好“十二五”农牧项目规划,完善项目库。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农牧区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狠抓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种植业再上新台阶。抓好种子田建设,提高良种统供水平。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加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生产指导与服务,完成20万亩标准化生产与高产创建示范、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加强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提高耕作质量。进一步强化田间科学管理,狠抓“双脱”与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推广中型农机具,引进、示范大型农机具,逐步淘汰小型农机具,推进农机集约化进程。四是抓好常规,突破重点,确保安全,推动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严格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加强草场建设与保护;依托草料资源,因地制宜地适当放宽半农半牧区牲畜存栏控制,利用资源优势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进农区农牧结合和城郊养殖业发展。利用种畜调换、良种引进与人工授精等方式,推进畜种改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常规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安全。配合自治区农牧厅开展好草原生态补偿工作。五是进一步抓好乡镇企业与多种经营工作。引进、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搞活各类经合组织,为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三农”提供新的亮点。六是狠抓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抓好农牧民群众减负工作,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七是抓好防抗灾工作。通过狠抓防抗灾物资储备、建立健全防抗灾工作机制、加强预测预报等措施,大力抓好全地区农牧业防抗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此外,积极争取加大暖棚圈、抗灾饲草料基地与综合饲料加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该地区防抗灾能力。八是抓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劳动、民政、农牧等部门,结合农牧民劳动力转移与科技兴农实际,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提高群众转移就业与科学种养能力。九是积极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各级农牧部门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权能力。十是加强执法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检查,规范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惩坑农、害农行为;加大农畜产品市场、运输、屠宰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力度,确保农畜产品消费安全。十一是搞好部门自身建设,抓好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为搞好农牧业经济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4篇 农牧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牧业局的关怀支持下,紧紧围绕今年全市、全旗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牧业稳旗”、“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以牧业向产业发展、生态向可持续建设为目标,以肉业发展为基础,以乳业发展为主题,加大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牧业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畜牧业生产进展情况

(一)抗灾得力,保畜有效

(二)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

1、乳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 二是奶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嵯岗地区以“一区、一村、一带”为特点的奶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该地区乳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双娃乳业第一奶牛繁育场和育成牛小区新西兰高产奶牛总头数达到940多头,企业奶源基地建设显现成效,已基本形成高产奶牛聚集的小区。三是乳品加工企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2022年始,双娃乳业日处理150吨鲜奶生产线投入使用,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80吨,鲜奶需求量加大,鲜奶收购得到保证。明英乳业开始投入生产,日加工处理能力达120吨,通过改造,该企业加工品种比较齐全,增加了脱脂粉、全脂粉、奶油、甘露素等品种,能适应市场需求,初步形成企业与牧户之间“企业+基地”的循环拉动关系,既刺激牧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又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拉动效果十分明显。

2、稳步发展肉源基地建设

冬羔和早春羔生产有所突破。随着我旗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冬羔和早春羔的效益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牧民所认可。新宝力格苏木在接冬羔、早春羔方面走在全旗前列,今春共接冬羔和早春羔4万多只,冬羔、早春羔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这是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已逐渐从小规模的尝试向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重视和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特种动物养殖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特色养殖方面以吉苏木为主要生产区,现已逐渐推广到嵯岗镇和阿镇地区。目前仅吉苏木、嵯岗镇地区就有养殖户163户,养殖品种以狐狸、獭兔、貂、貉为主,存栏达到8430只,在以上地区养殖户的带动下,目前阿镇也正在积极运作,引导居牧民搞特种养殖,特种养殖业已逐步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二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蔬菜基地建设一直是我旗农牧业工作的一个薄弱点,去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阿木古郎镇西南原蔬菜种植区周边,建立一处占地500亩,集温室、塑料大棚、露天种植地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20座塑料大棚、20座温室和360亩大田。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筹措采取以国家项目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方式解决。农牧部门动用大型机械,投资2万元,对其大田进行开垦处理,为菜农解决实际困难,所产蔬菜已开始供应旗内市场。至此,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反季节温室种植为特点的蔬菜种植业实现破题,并成为实现居牧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是___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我旗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居牧民收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历史机遇,旗财政局将拿出100万元投入到新牧区建设中,极大地调动了我旗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今年在新牧区的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科学推进“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以“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统揽农牧业经济发展,成为我旗新牧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将家庭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每个生态家庭牧场拥有一座砖瓦结构住房、一处2000亩以上的围栏草场、因地制宜建一块饲料地、一座标准化暖棚、一眼机井、一台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机、一套牧业机具的标准,种植饲草,建设棚舍,向半舍饲和科学、建设养畜过度,在草畜达到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牧区生产,提高牧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和牧业经济效益。以家庭为单位推进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沙化的草场,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贫富结合,建立家庭合作组织,促进草牧场合理流转,并通过对草牧场、劳动力、牲畜、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能手经营”的合作机制,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各类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紧密与“七个一”工程捆绑,如在退牧还草等项目实施中想办法进行棚圈机电井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争使生态家庭牧场示范户达1/3,为即将召开的“七个一”研讨会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三)按照旗里的部署,对支农100万元资金做出了详细分配方案,涵盖了延省道的村容整洁、试点嘎查的生产发展、结构调整的引导示范作业,突出了农牧业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嘎查和专业苏木镇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力争将人均收入提高到15%的水平。

第5篇 2022年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___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第6篇 2022年地区农牧业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地区各级农牧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自治区、地区一系列涉农3、防抗灾条件差,急需从饲草料基地、饲料加工、暖棚圈建设、预测预报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改善防抗灾条件,提高该地区防抗灾能力。

4、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弱。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较低、手段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尚未成为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5、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资金申报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审核批复时间长,影响了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与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

三、2022年农牧业初步

第7篇 2022地区农牧业工作总结范文及2022年工作计划

全地区各级农牧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自治区、地区一系列涉农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按照年初制定的农牧业经济“128”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理清思路,明确责任,精心安排,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克服前期持续干旱、“5?26”强降雨(雪)以及冰雹、洪涝等多灾、重灾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地区农牧业经济取得了好收成,确保了农牧民人均增收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农牧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农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年初制定的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实现3.5亿元、争取国家投资2.5亿元的目标,今年,该地区实际争取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699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140.45万元(特色产业项目总投资231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50万元;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总投资30482.6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996.02万元;其他面上项目总投资13377.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194.43万元),国家投资部分资金已全部到位。预计农牧业项目建设到年底完成总投资5.1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10亿元(含完成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8000万元)。通过实施农牧业各项项目建设,今年项目累计涉及农户72995户,覆盖面达36.5万人,其中羊短期育肥、人工种草、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增收项目项目区人均增收597元。基础建设项目中仅乡镇兽防体系建设项目,参与项目建设的农牧民群众就达32500人次,人均增加现金收入2500元。

2、种植业在多灾重灾影响下获得较好收成。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7.9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2万亩(青稞播种面积64.31万亩,比去年增加0.3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1万亩(其中油料作物15.13万亩,蔬菜面积18.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6%;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18.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4%,粮、经、饲三元比例保持去年的60∶26∶14。据理论测产统计,今年全地区的粮油预计产量为36.6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万吨,其中粮食为34.04万吨(青稞产量为27.23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油菜2.56万吨。

3、畜牧业在狠抓疫病防控下稳步发展。全地区仔畜成活达202.87万头(只),成活率90.4%,比去年减少3.5个百分点;成畜死亡99071头(只、匹),死亡率1.7%,比去年增加0.56个百分点;牲畜总增192.97万头(只、匹),总增率33.45%,比去年减少1.95个百分点;预计出栏牲畜202.87万头(只),出栏率35.17%,比去年减少0.23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566.84万头(只、匹)。预计肉产量3.6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奶产量8.2万吨,比去年增长0.4万吨;绵羊毛2220吨,比去年增加1.28吨;山羊绒265吨,比去年增加3.55吨,禽蛋、禽肉产量分别达360吨、669吨。预计全年完成“w”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畜禽防疫2328.90万头(只、羽)。完成牲畜短期育肥68万绵羊单位(含活羊出口25万只),总收入24833.8万元,纯利润6975万元。

4、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增收作用明显。预计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增长11%;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5%。发展地区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家,至此地区以上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达11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03家,其中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合作社法》正式挂牌经营。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越冬度春形势不容乐观。受前期大风天气、后期持续干旱的影响,牧草长势普遍较差,草场返青迟,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幅度降低,牲畜膘情差,畜牧业越冬度春将面临严峻形势。

2、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基础依然薄弱,需要继续加强科技体系、农田与草场、农村能源、农牧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建设。农牧项目投资问效、后续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8篇 上半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运行情况总结

一、运行情况

(一)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机制好,能为农牧民提供系列服务,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目前,我旗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13个,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增加值1530万元,利润总额350万元,上缴税金150万元,带动农牧户41000户;规模以上流通型龙头企业6个,实现交易额5000万元,销售收入2795万元,利润总额140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带动农牧户7500户。

重点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阿旗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500万元,增加值180万元,利润总额40万元,实际上交税金5万元。今年3月份旗领导和农业局、招商局、粮食局负责人通过积极运作,该企业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有机农产品购销、加工合作意向,扩建有机农产品基地3万亩,其中绿豆1万亩,谷子1万亩,荞麦0.5万亩,黍子0.3万亩,玉米0.2万亩,年产量达到2350吨,产品全部由蟹岛集团组织销售,产品直接供应超市。

阿旗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现已完成销售收入320万元,增加值100万元,利润总额23万元。今年计划在阿旗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2万亩,目前已落实种植面积5000亩。

阿旗塔山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85万元,增加值130万元,利润总额14万元,上交税金2万元。今年计划投资580万元进行牛羊肉深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建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扩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扩建冷藏库300吨;购制冷设备3台套。项目建成后,可达到日屠宰牛300头、羊2000只的设备加工能力。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和土地征用,待自治区批准后实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内蒙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800万元,增加值195万元,利润总额42万元。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星宇集团合作进行杂粮杂豆深加工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建设加工厂2万平方米;建大豆颗粒粉、绿豆米、豆酱、饲料等生产线6条,建办公室及仓储房1500平方米,总投资1120万元,其中国家有关部门扶持120万元,金融机构贷款150万元,引进资金500万元,自筹35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已启动,进行土建施工阶段,已完成建设投资450万元。

新民双山瘦肉型生猪繁育场项目,该场占地30亩,目前已累计完成建筑面积583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5400平方米,饲料及加工厂房330平方米,已引进基础母猪250口,杜洛克种公猪6口,已产仔猪685口,引进饲料加工设备一套,购进饲料50万斤。2022年计划投资扩建猪舍4栋3000m2,办公室一栋500m2。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7月底前完工投入使用。

(二)基地建设情况

肉羊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245个嘎查村参与肉羊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完成投资1930万元。全旗肉羊存栏165万只。

肉牛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184个嘎查村13064户参与肉牛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850万元,肉牛存栏22.7万头。

奶牛产业:目前,奶牛产业完成投资600万元。全旗已建设奶牛养殖小区10处,专业村4个,建鲜奶收购站14处,其中现代化挤奶站4处,建托牛所1处。现存栏奶牛近8000头,其中高产奶牛3022头,日产奶总量25吨。

肉鸡产业:2022年,全旗肉鸡的发展原则是:稳定市场,突出效益,规范管理,放养示范逐步扩大规模。全旗共有7个乡镇28个村参与肉鸡养殖,其中养殖小区13处,肉鸡饲养总户数230户。现肉鸡存栏75万只,已出栏75万只。

万寿菊产业:目前,全旗在5个苏木乡镇已落实色素万寿菊栽培面积近5000亩。

(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情况

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按市场规律,稳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目前,全旗已成立了非营利性肉羊、奶牛、肉牛、肉鸡等专业合作社、协会,蔬菜种植协会、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杂粮协会等150多个,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15个,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各类经纪人2200多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继续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2022年旗人民政府根据各自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6月20-21日,由纪检委书记王广悟主持召开了专门农牧业产业化座谈会,会上,针对当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各苏木乡镇主要领导、旗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龙头企业负责人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旗人民政府下发了《2022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上下联动、责任明确、形成合力。

(二)制定工作目标,完善发展思路

2022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奋斗目标:2022年是“十一五”期的开局之年,按照旗委、政府的工作规划,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抓基地、扩规模、强管理、增效益,不断发展壮大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和万寿菊六大优势产业。推进农畜产品向有机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坚持培育、引进并重,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22年奋斗目标是:肉羊出栏90万只,肉牛出栏9万头(其中:短期育肥出栏1万头),奶牛存栏1万头(其中:高产奶牛存栏5000头),肉鸡出栏400万只;蛋鸡饲养50万只,肉鹅出栏50万只,杂粮杂豆种植80万亩,万寿菊种植2万亩以上,农牧民通过产业化项目增收300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9500万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占总收入的70%以上。

围绕全市提出的“肉、乳、菜、草”四大主导产业,全旗重点推进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六大重点产业发展。扶持培育塔山食品、西郊肉业、草原兴发阿旗肉食品厂、蒙天粮油、天柱农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飞创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协调好蒙牛乳业、草原兴发等大企业集团在我旗的发展,使我旗重点产业均有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构建“肉、乳、草、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基地,“肉”产业即肉牛、肉羊、禽类养殖业。首先大力推进肉羊、肉牛产业发展。肉羊产业在农区乡镇坚持以小区、专业村、专业户形式推广,转变饲养方式,实行模式化饲养,以肉毛或毛肉兼用的大尾羊、无角多赛特、德美等优质种羊与细毛羊、小尾寒羊杂交,通过改良,提高效益。牧区苏木镇在坤都镇以北牧区苏木镇继续坚持以蒙古大尾羊自繁自育为主,重点抓好劣质公羊清群和种公羊调剂工作。赛罕塔拉以南牧区苏木镇重点推广无角多赛特、德美、萨福克等优质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肉牛产业坚持牧繁农育和自繁自育以及与奶牛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幅射作用,推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牛产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模式化饲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我旗肉牛产业逐步建成自治区最大的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巩固提高禽类养殖业发展,重点发展肉鸡、蛋鸡、肉鹅产业,在交通便捷并具有一定饲养条件的苏木乡镇发展禽类养殖业;积极稳妥推进奶牛养殖的“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遵循“群众自愿、布局集中、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形成以303国道、省际通道、交通便利的苏木乡镇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带,稳步推进奶牛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草”产业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保障。大力推进优质饲草种植,通过青贮、微贮、加工转化提高饲草利用效益。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农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转化利用,引进培育草业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养殖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即杂粮杂豆和色素万寿菊为主特色种植业。坚持龙头带动,根据根据需求,进一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基地农牧户的关系,规范定单合同,逐步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快速稳步发展。

(三)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赤峰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确定我旗重点发展的产业,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农牧户、专业大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规范化的种养殖企业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六大重点产业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小而全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方向转变,今年,将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切实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加大胚胎转移和人工授精的推广力度,实现肉羊、肉牛、奶牛的良种化;加大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巩固绿色产品地区的地位;加强田、水、林、电、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形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畜产品稳定、均衡生产的产业化基地。

(四)完善利益联结方式,积极引导农村牧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引导农牧民以土地、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化经营,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得利润;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农畜产品基地,采取建立风险金、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减少农牧户的经营风险。继续推广“订单”农牧业,规范各种“订单”合同,通过合同明确企业和农牧户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用经济合同规范各方的利益关系。

鼓励农牧民自主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逐步发展为具有法人性质的中介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各种行业和产业协会,政府机构赋予协会一定管理职能,增强其权威性和对行业内经营者的约束力,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和农牧户的合法权益。各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单位重点抓好1-2个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典型,做好引导、培训、发展工作,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成为真正为牧民服务的组织。

(五)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需求,旗委组织部考核办、两办督查室等项目牵头单位加强了对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力度。旗委干部实绩考核领导小组把产业化工作列入较高的考核分数,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旗政府制定了《2022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本着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则,采取平时动态考核、季度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办法,设立产业化专业奖项,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任免、年度评优以及所获奖项挂钩,制定激励机制,以推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健康发展,6月初,旗两办督查室、畜牧局、扶贫办、产业办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对我旗各苏木乡镇产业化重点工作进行了半年督查。

(六)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促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

旗委、旗人民政府在年初旗委扩大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会上确定了全旗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强龙头、壮基地、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努力提高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春节过后,旗委书记、旗长、分管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旗委副书记、副旗长,带领旗招商局、农牧业局、农业局、粮食局等单位,就百万只牛羊深加工项目、百万亩杂粮杂豆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及基地建设项目,同北京、上海等客商洽谈,并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有机杂粮杂豆产加销项目。与辽宁工源集团合作开发玉米酒精加工项目意向,百万只肉牛羊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力带动这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旗去年引进的连天公司马铃薯生产销售产业化项目,今年该公司将投入资金1.5亿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以上,大力推进该产业的发展,并逐步达到就地生产加工。旗委、旗人民政府坚持培育、引进资金,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不断提高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存在问题

从目前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实力较弱,拉动力不强,制约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旗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如肉羊肉牛产业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我旗十几家小的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品档次低,带动效果不明显。禽类养殖受禽流感影响,发展缓慢。万寿菊产业由于企业欠种植户花款和技术人员工资等发展受很大影响。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和农牧户之间还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与农牧户不能充分协商,龙头企业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农牧户则被动接受。龙头企业与农牧户还没有树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协调发展的意识。各类专业经济协会等组织不健全,农牧户与龙头企业、市场连接不紧密,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不到位。

(三)资金投入不足,信贷利率高是影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旗的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少,且近几年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能用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产业化需求贷款资金1.2亿元,信用社2022年预计提供产业化贷款4500万元,尚有7500万元缺口;贷款周期短,利率高,增加了产业化项目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益,群众从总体上算帐不合算,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

(四)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还保持着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牲畜饲养周期过长,不适应市场变化,模式化饲养水平比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五)农牧业产业化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区建设上,各有关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扶持产业化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继续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牧业经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首先,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来筹措农牧业产业化建设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私营、外商一齐上,同时,要以各种方式推出农牧业产业化招商项目,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投入到我旗,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尽快做大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市场主体准入若干意见的通知》、《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园区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等文件精神,落实对龙头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以促进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第三,要提高深加工能力,我旗大部分农畜产品加工都处于初级加工阶段,2022年要在产业产品深加工上要有突破;同时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创名牌活动,在已有品牌商标的基础上,如:塔山食品的“赤山”牌精品牛羊肉(绿色品牌)、蒙天粮油“蒙天”牌绿豆、“蒙田”牌小米、荞麦等绿色、有机食品,各龙头企业要积极努力,创造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品牌效益。要再创出多种名牌产品,以品牌拓展市场,靠品牌提高竞争力。另外,要积极主动督促新、改、扩、续建项目,按期开工,如期完工,投入生产,占领市场。

二是围绕政策落实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要经常深入重点龙头企业,及时将上级有关产业化的政策规定向企业传达,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督查落实。同时创造条件或利用已有条件将国内外市场变化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指导企业在经济管理和项目建设中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对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向旗委和旗人民政府反映,同时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并在重点项目贷款贴息,企业改革重组,在向有关部门推荐项目,争取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和服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旗产业办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调度分析,主要分析和解决产业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安排和部署的意见或建议。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要完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储备。要按照主导产业、投资规模分门别类地建立起能推荐到自治区级的、市级的和本旗县区的大、中、小三级项目储备库,做到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市、旗统计联网和项目库联网,形成上下贯通的项目库建设机制。

二是加强对重点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在认真做好项目推荐的同时,加强对已签协议和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继续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中韩合资天柱农产品加工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专项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按期投产。对于2022年使用产业化专项资金建设的白城子乡肉羊改良繁育项目,要联合有关部门做好跟踪检查,强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协调做好后续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总结招商经验,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主动纳入到全旗整体招商引资工作之中,继续采取依托资源、确准项目、攀高结贵、共谋招商,把今后的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再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树立典型,认真指导,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今年,要把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列入产业化工作的专项推进内容,积极为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争取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对这一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产业化办公室要主动协调旗直有关部门以及苏木乡镇农牧经站、供销社,形成部门联动,共同为培育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献计出力。

二是推广经验,抓好试点。要认真推广我旗奶牛养殖协会、旗肉鸡专业合作社以及翁牛特旗桥头养鸡协会、宁城县八肯中神农草业合作社等试点的典型经验,让这些典型对我旗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旗要按照年初确定的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等重点产业,各项目牵头单位对所负责的重点产业项目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抓一两个试点,从试点中取得经验,在面上进行推广。

三是抓宣传和培训指导。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并就如何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发挥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作用等知识的培训。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达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机制有效、群众满意。

(四)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实行专项推进、重点突破。继续坚持和完善“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要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其中:肉羊产业、肉牛产业、草产业由农牧业局主抓;肉鸡产业、蛋鸡产业、杂粮杂豆产业、万寿菊产业由农业局主抓;奶牛产业由扶贫办主抓;肉鹅产业由农开办主抓。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责任明确,上下齐动,为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大力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2022年的专项推进工作,要把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围绕争创农畜产品品牌,组织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大力扶持塔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三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打造一批新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四是继续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等工作,保障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农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加强我旗地方标准的制定,使农畜产品在品种、生产、包装、保鲜和贮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农技服务体系要以苏木乡镇农技推广和农机化服务为基础,深化农牧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保证为农牧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技术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要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建设,提高苏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组织疫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全面做好动植物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保障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抓好主管部门自身建设,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要学懂弄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熟悉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内在联系。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向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学习,向我旗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和种养大户学习,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获得指导产业化工作的知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产业化部门指导产业化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抓住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着力抓招商”的思路,围绕我旗全力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的中心工作,紧紧盯在农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上,紧紧盯在产业化项目的新、改、扩、续建上,紧紧盯在产业化招商引资和融资渠道的拓宽上,紧紧盯在对龙头企业的政策落实调控、服务、经营成果统计上,紧紧盯在加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加工流通聚集区建设上,紧紧盯在今年中央出台的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落实上。

三是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按照旗委、旗人民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修订完善《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办法》,会同两办督查室、旗考核办及项目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以推动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四是当好参谋,做好协调。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的职能,当好旗委、政府的参谋部、协调部、项目部,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党政部门的配合,社会各界的支持。

五是抓好典型,搞好宣传。抓农牧业产业化的典型,既要抓大的,也要抓有成长力的;既要抓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生产基地等方面的典型,也要抓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典型,通过方方面面的典型经验,带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要充分利用信息简报、新闻媒体等,广泛宣传农牧业产业化典型经验,为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推进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在今后有一个较快发展。

第9篇 上半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运行情况总结范文

2006年是“十一五”期的开局之年,我旗围绕全市农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旗委、旗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布署,按旗人民政府年初工作思路、奋斗目标,上半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发展势头良好。

一、运行情况

(一)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机制好,能为农牧民提供系列服务,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目前,我旗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13个,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增加值1530万元,利润总额350万元,上缴税金150万元,带动农牧户41000户;规模以上流通型龙头企业6个,实现交易额5000万元,销售收入2795万元,利润总额140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带动农牧户7500户。

重点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阿旗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500万元,增加值180万元,利润总额40万元,实际上交税金5万元。今年3月份旗领导和农业局、招商局、粮食局负责人通过积极运作,该企业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有机农产品购销、加工合作意向,扩建有机农产品基地3万亩,其中绿豆1万亩,谷子1万亩,荞麦0.5万亩,黍子0.3万亩,玉米0.2万亩,年产量达到2350吨,产品全部由蟹岛集团组织销售,产品直接供应超市。

阿旗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现已完成销售收入320万元,增加值100万元,利润总额23万元。今年计划在阿旗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2万亩,目前已落实种植面积5000亩。

阿旗塔山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85万元,增加值130万元,利润总额14万元,上交税金2万元。今年计划投资580万元进行牛羊肉深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建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扩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扩建冷藏库300吨;购制冷设备3台套。项目建成后,可达到日屠宰牛300头、羊2000只的设备加工能力。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和土地征用,待自治区批准后实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内蒙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800万元,增加值195万元,利润总额42万元。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星宇集团合作进行杂粮杂豆深加工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建设加工厂2万平方米;建大豆颗粒粉、绿豆米、豆酱、饲料等生产线6条,建办公室及仓储房1500平方米,总投资1120万元,其中国家有关部门扶持120万元,金融机构贷款150万元,引进资金500万元,自筹35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已启动,进行土建施工阶段,已完成建设投资450万元。

新民双山瘦肉型生猪繁育场项目,该场占地30亩,目前已累计完成建筑面积583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5400平方米,饲料及加工厂房330平方米,已引进基础母猪250口,杜洛克种公猪6口,已产仔猪685口,引进饲料加工设备一套,购进饲料50万斤。2006年计划投资扩建猪舍4栋3000m²,办公室一栋500m²。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7月底前完工投入使用。

(二)基地建设情况

肉羊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245个嘎查村参与肉羊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完成投资1930万元。全旗肉羊存栏165万只。

肉牛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184个嘎查村13064户参与肉牛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850万元,肉牛存栏22.7万头。

奶牛产业:目前,奶牛产业完成投资600万元。全旗已建设奶牛养殖小区10处,专业村4个,建鲜奶收购站14处,其中现代化挤奶站4处,建托牛所1处。现存栏奶牛近8000头,其中高产奶牛3022头,日产奶总量25吨。

肉鸡产业:2006年,全旗肉鸡的发展原则是:稳定市场,突出效益,规范管理,放养示范逐步扩大规模。全旗共有7个乡镇28个村参与肉鸡养殖,其中养殖小区13处,肉鸡饲养总户数230户。现肉鸡存栏75万只,已出栏75万只。

万寿菊产业:目前,全旗在5个苏木乡镇已落实色素万寿菊栽培面积近5000亩。

(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情况

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按市场规律,稳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目前,全旗已成立了非营利性肉羊、奶牛、肉牛、肉鸡等专业合作社、协会,蔬菜种植协会、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杂粮协会等150多个,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15个,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各类经纪人2200多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继续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2006年旗人民政府根据各自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6月20-21日,由纪检委书记王广悟主持召开了专门农牧业产业化座谈会,会上,针对当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各苏木乡镇主要领导、旗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龙头企业负责人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旗人民政府下发了《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上下联动、责任明确、形成合力。

(二)制定工作目标,完善发展思路

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奋斗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期的开局之年,按照旗委、政府的工作规划,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抓基地、扩规模、强管理、增效益,不断发展壮大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和万寿菊六大优势产业。推进农畜产品向有机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坚持培育、引进并重,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06年奋斗目标是:肉羊出栏90万只,肉牛出栏9万头(其中:短期育肥出栏1万头),奶牛存栏1万头(其中:高产奶牛存栏5000头),肉鸡出栏400万只;蛋鸡饲养50万只,肉鹅出栏50万只,杂粮杂豆种植80万亩,万寿菊种植2万亩以上,农牧民通过产业化项目增收300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9500万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占总收入的70%以上。

围绕全市提出的“肉、乳、菜、草”四大主导产业,全旗重点推进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六大重点产业发展。扶持培育塔山食品、西郊肉业、草原兴发阿旗肉食品厂、蒙天粮油、天柱农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飞创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协调好蒙牛乳业、草原兴发等大企业集团在我旗的发展,使我旗重点产业均有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构建“肉、乳、草、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基地,“肉”产业即肉牛、肉羊、禽类养殖业。首先大力推进肉羊、肉牛产业发展。肉羊产业在农区乡镇坚持以小区、专业村、专业户形式推广,转变饲养方式,实行模式化饲养,以肉毛或毛肉兼用的大尾羊、无角多赛特、德美等优质种羊与细毛羊、小尾寒羊杂交,通过改良,提高效益。牧区苏木镇在坤都镇以北牧区苏木镇继续坚持以蒙古大尾羊自繁自育为主,重点抓好劣质公羊清群和种公羊调剂工作。赛罕塔拉以南牧区苏木镇重点推广无角多赛特、德美、萨福克等优质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肉牛产业坚持牧繁农育和自繁自育以及与奶牛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幅射作用,推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牛产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模式化饲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我旗肉牛产业逐步建成自治区最大的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巩固提高禽类养殖业发展,重点发展肉鸡、蛋鸡、肉鹅产业,在交通便捷并具有一定饲养条件的苏木乡镇发展禽类养殖业;积极稳妥推进奶牛养殖的“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遵循“群众自愿、布局集中、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形成以303国道、省际通道、交通便利的苏木乡镇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带,稳步推进奶牛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草”产业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保障。大力推进优质饲草种植,通过青贮、微贮、加工转化提高饲草利用效益。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农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转化利用,引进培育草业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养殖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即杂粮杂豆和色素万寿菊为主特色种植业。坚持龙头带动,根据根据需求,进一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基地农牧户的关系,规范定单合同,逐步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快速稳步发展。

(三)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赤峰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确定我旗重点发展的产业,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农牧户、专业大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规范化的种养殖企业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六大重点产业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小而全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方向转变,今年,将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切实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加大胚胎转移和人工授精的推广力度,实现肉羊、肉牛、奶牛的良种化;加大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巩固绿色产品地区的地位;加强田、水、林、电、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形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畜产品稳定、均衡生产的产业化基地。

(四)完善利益联结方式,积极引导农村牧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引导农牧民以土地、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化经营,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得利润;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农畜产品基地,采取建立风险金、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减少农牧户的经营风险。继续推广“订单”农牧业,规范各种“订单”合同,通过合同明确企业和农牧户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用经济合同规范各方的利益关系。

鼓励农牧民自主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逐步发展为具有法人性质的中介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各种行业和产业协会,政府机构赋予协会一定管理职能,增强其权威性和对行业内经营者的约束力,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和农牧户的合法权益。各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单位重点抓好1-2个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典型,做好引导、培训、发展工作,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成为真正为牧民服务的组织。

(五)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需求,旗委组织部考核办、两办督查室等项目牵头单位加强了对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力度。旗委干部实绩考核领导小组把产业化工作列入较高的考核分数,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旗政府制定了《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本着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则,采取平时动态考核、季度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办法,设立产业化专业奖项,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任免、年度评优以及所获奖项挂钩,制定激励机制,以推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健康发展,6月初,旗两办督查室、畜牧局、扶贫办、产业办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对我旗各苏木乡镇产业化重点工作进行了半年督查。

(六)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促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

旗委、旗人民政府在年初旗委扩大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会上确定了全旗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强龙头、壮基地、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努力提高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春节过后,旗委书记、旗长、分管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旗委副书记、副旗长,带领旗招商局、农牧业局、农业局、粮食局等单位,就百万只牛羊深加工项目、百万亩杂粮杂豆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及基地建设项目,同北京、上海等客商洽谈,并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有机杂粮杂豆产加销项目。与辽宁工源集团合作开发玉米酒精加工项目意向,百万只肉牛羊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力带动这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旗去年引进的连天公司马铃薯生产销售产业化项目,今年该公司将投入资金1.5亿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以上,大力推进该产业的发展,并逐步达到就地生产加工。旗委、旗人民政府坚持培育、引进资金,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不断提高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存在问题

从目前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实力较弱,拉动力不强,制约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旗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如肉羊肉牛产业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我旗十几家小的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品档次低,带动效果不明显。禽类养殖受禽流感影响,发展缓慢。万寿菊产业由于企业欠种植户花款和技术人员工资等发展受很大影响。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和农牧户之间还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与农牧户不能充分协商,龙头企业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农牧户则被动接受。龙头企业与农牧户还没有树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协调发展的意识。各类专业经济协会等组织不健全,农牧户与龙头企业、市场连接不紧密,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不到位。

(三)资金投入不足,信贷利率高是影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旗的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少,且近几年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能用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产业化需求贷款资金1.2亿元,信用社2006年预计提供产业化贷款4500万元,尚有7500万元缺口;贷款周期短,利率高,增加了产业化项目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益,群众从总体上算帐不合算,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

(四)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还保持着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牲畜饲养周期过长,不适应市场变化,模式化饲养水平比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五)农牧业产业化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区建设上,各有关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扶持产业化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继续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牧业经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首先,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来筹措农牧业产业化建设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私营、外商一齐上,同时,要以各种方式推出农牧业产业化招商项目,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投入到我旗,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尽快做大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市场主体准入若干意见的通知》、《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园区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等文件精神,落实对龙头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以促进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第三,要提高深加工能力,我旗大部分农畜产品加工都处于初级加工阶段,2006年要在产业产品深加工上要有突破;同时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创名牌活动,在已有品牌商标的基础上,如:塔山食品的“赤山”牌精品牛羊肉(绿色品牌)、蒙天粮油“蒙天”牌绿豆、“蒙田”牌小米、荞麦等绿色、有机食品,各龙头企业要积极努力,创造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品牌效益。要再创出多种名牌产品,以品牌拓展市场,靠品牌提高竞争力。另外,要积极主动督促新、改、扩、续建项目,按期开工,如期完工,投入生产,占领市场。

二是围绕政策落实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要经常深入重点龙头企业,及时将上级有关产业化的政策规定向企业传达,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督查落实。同时创造条件或利用已有条件将国内外市场变化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指导企业在经济管理和项目建设中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对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向旗委和旗人民政府反映,同时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并在重点项目贷款贴息,企业改革重组,在向有关部门推荐项目,争取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和服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旗产业办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调度分析,主要分析和解决产业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安排和部署的意见或建议。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要完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储备。要按照主导产业、投资规模分门别类地建立起能推荐到自治区级的、市级的和本旗县区的大、中、小三级项目储备库,做到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市、旗统计联网和项目库联网,形成上下贯通的项目库建设机制。

二是加强对重点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在认真做好项目推荐的同时,加强对已签协议和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继续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中韩合资天柱农产品加工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专项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按期投产。对于2005年使用产业化专项资金建设的白城子乡肉羊改良繁育项目,要联合有关部门做好跟踪检查,强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协调做好后续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总结招商经验,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主动纳入到全旗整体招商引资工作之中,继续采取依托资源、确准项目、攀高结贵、共谋招商,把今后的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再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树立典型,认真指导,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今年,要把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列入产业化工作的专项推进内容,积极为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争取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对这一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产业化办公室要主动协调旗直有关部门以及苏木乡镇农牧经站、供销社,形成部门联动,共同为培育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献计出力。

二是推广经验,抓好试点。要认真推广我旗奶牛养殖协会、旗肉鸡专业合作社以及翁牛特旗桥头养鸡协会、宁城县八肯中神农草业合作社等试点的典型经验,让这些典型对我旗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旗要按照年初确定的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等重点产业,各项目牵头单位对所负责的重点产业项目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抓一两个试点,从试点中取得经验,在面上进行推广。

三是抓宣传和培训指导。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并就如何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发挥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作用等知识的培训。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达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机制有效、群众满意。

(四)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实行专项推进、重点突破。继续坚持和完善“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要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其中:肉羊产业、肉牛产业、草产业由农牧业局主抓;肉鸡产业、蛋鸡产业、杂粮杂豆产业、万寿菊产业由农业局主抓;奶牛产业由扶贫办主抓;肉鹅产业由农开办主抓。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责任明确,上下齐动,为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大力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2006年的专项推进工作,要把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围绕争创农畜产品品牌,组织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大力扶持塔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三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打造一批新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四是继续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等工作,保障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农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加强我旗地方标准的制定,使农畜产品在品种、生产、包装、保鲜和贮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农技服务体系要以苏木乡镇农技推广和农机化服务为基础,深化农牧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保证为农牧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技术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要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建设,提高苏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组织疫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全面做好动植物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保障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抓好主管部门自身建设,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要学懂弄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熟悉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内在联系。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向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学习,向我旗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和种养大户学习,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获得指导产业化工作的知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产业化部门指导产业化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抓住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着力抓招商”的思路,围绕我旗全力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的中心工作,紧紧盯在农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上,紧紧盯在产业化项目的新、改、扩、续建上,紧紧盯在产业化招商引资和融资渠道的拓宽上,紧紧盯在对龙头企业的政策落实调控、服务、经营成果统计上,紧紧盯在加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加工流通聚集区建设上,紧紧盯在今年中央出台的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落实上。

三是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按照旗委、旗人民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修订完善《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办法》,会同两办督查室、旗考核办及项目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以推动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四是当好参谋,做好协调。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的职能,当好旗委、政府的参谋部、协调部、项目部,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党政部门的配合,社会各界的支持。

五是抓好典型,搞好宣传。抓农牧业产业化的典型,既要抓大的,也要抓有成长力的;既要抓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生产基地等方面的典型,也要抓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典型,通过方方面面的典型经验,带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要充分利用信息简报、新闻媒体等,广泛宣传农牧业产业化典型经验,为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推进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在今后有一个较快发展。

第10篇 市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xx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___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3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2%。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7.7公斤,较半膜亩增产167.4公斤,增幅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122.4公斤,较半膜亩增产414.8公斤,增幅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667.8公斤,增幅达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1243亩,完成任务的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4万亩,完成任务的108.3%,总产种薯2579.2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0.07万亩,完成任务的95%,总产种薯1.7亿公斤;推广脱毒种薯24.1万亩,完成任务的120.5%。建贮藏库11座,贮藏容量1.2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6县(区)的25个乡(镇),任务9万亩,实施9.86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各示范区增产效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208.4万公斤,包衣率达到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化,良种率达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286.4万亩,地膜覆盖168.4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8.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85%以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343.6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xx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412个,开展试验272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36万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11万亩,生产精细菜5000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12万亩,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10个、1325亩,推广面积2.27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5处,引进新品种接穗32.5万枝,高接换优7万株、人工授粉17万亩;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茶园2736亩;桑园综合管理2.5万亩,新建养蚕大棚46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累计达到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户。新建和续建市场67个(新建38个,续建29个),总投资6.2亿元,已完成投资2.91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个,累计达到925个(专业合作社450个),会员6.4万人,带动农户数18.6万户。据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450元。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14个,扶持资金430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2223万元,其中畜牧业528万元,中药材1082万元,苹果298万元,蔬菜95万元,龙头企业220万元。(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69个,累计达到1291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701户,累计达到26918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26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32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12.06万吨,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31.7%。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85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推广良种畜禽307.48万头只,种植牧草27.29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304.84万只,牛5680头,羊2208只,猪1.27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事前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落实防疫经费111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2674.85万头(只、匹、次),禽流感免疫密度为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100%,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9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7.4%。及时有效地处置了1月下旬两当县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认真做好草原火灾、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市级应急预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大了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防火工作,确保了我市无重大灾情发生。

(四)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认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工使用率达到50%以上。我市灾后重建农业项目138个,总投资5.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总投资的67%。市直农牧业2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9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23万元,完成投资比为50%。二是积极争取农牧业重点项目。储备农业项目195个,总投资200.29亿元;上报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14.22亿元;已批复项目20个,争取资金2.2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69个,总投资7.7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亿元,占总投资的76 %。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占总投资的98.1%;扩大内需项目11个,总投资0.35亿元,已完成投资0.24亿元,占总投资的70.2%。招商引资项目6个,总投资0.52亿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沼气建设20487户,占总任务1.4万户的146%。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促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项目统计,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旬报、其它项目月报制度。签订了灾后重建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成立了督查组和审计组,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运行安全。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__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制了《__市农牧业项目管理与申报工作手册》。实行跟踪问效,多次组织督查组下乡督查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突出示范点建设,提高农业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制定标准和目标,强化督查考核,靠实工作责任,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抓示范点责任制。成立了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审核专家指导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重点建设39个市级、70个县级,共109个示范点;市局和下属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市级示范点,共包抓35个。对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14个市级示范点分别确定了市局和县区包抓领导、办点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及主办单位和农经、农机、种子、能源等协作单位,整合力量组建了各示范点的工作班子。二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人员驻村抓点。把抓特色农业示范点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从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对特派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市直农牧系统11个单位选派10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特派员小组,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示范社建设工作,实行示范社建设与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抓示范社 “六个一”工作要求。三是制订规划与标准,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示范点建设要求,组织人员按照不同类型,统一制定了4类建设标准和28项技术要点,发放到示范点建设相关单位和人员。编制了市农牧局联系的14个市级示范点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册。四是整合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市农牧单位领导包抓的35个示范点共落实项目62个、3547.53万元,其中14个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示范点落实项目33个、2930.63万元。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示范点,整合项目资金850余万元,徽县金牛公司秸秆养畜示范点落实资金270万元,武都区__乡下白杨村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落实资金173万元,三县区草原畜牧业示范点落实办点资金89.4万元。五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制定了《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对市级示范点建设情况实行月统计、季度考评、半年检查交流和年终考核制度,并将示范点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区农牧局、市直农牧各单位及各包抓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特派员晋级的依据。通过示范点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了产业链条。(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农牧系统保持和谐稳定。一是纪检、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市农牧系统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召开领导班子廉政建设准则和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意识。及时办理群众信访,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和市政府办转办答复共5件,办结4件,正在办理1件。二是主动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答复人大议案建议8 件、政协委员提案22件,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农业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信息报送量和采用率名列市直单位前列。四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推荐干部,今年市直农牧系统共推荐提拔正县级实职领导1名,副县级实职领导9名;局属5个单位24个科级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尤其是受“8.12”暴洪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任务艰巨。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相对滞后,特色产业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退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农户能力差,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不够规范,经营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路子不宽。随着灾后重建的结束,国家对__的灾后补助政策减弱,靠政策因素增收的空间大大缩小。由于自然灾害多发,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重建农民债务较重,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够,将减缓农民增收的速度。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增收渠道相对狭窄。四是县乡级机构改革进展不平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各县区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县乡兽医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农经管理体系改革等,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三、xx年农牧业工作思路和打算

xx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中药材、蔬菜、苹果、茶叶、马铃薯等5类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384万亩;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

围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xx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政策和科技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扎实抓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品质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科技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18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85%以上,种子包衣量200万公斤,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0万亩。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项目。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二)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稳步发展产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框架。在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交界高寒阴湿区域积极发展季节畜牧业,建成草原肉牛、羊生产基地;在“两江一水”沿岸和徽成盆地川坝河谷区,突出设施栽培,建立稳定的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在宕昌、文县、武都、礼县、西和为主的优势区域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按照适宜区合理覆盖的原则,适度扩大基地规模,落实科技与管理措施,在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建议当年种植中药材53万亩,总面积达到91.8万亩,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57.4万亩,新增马铃薯5万亩,总面积达到164万亩,新栽植苹果3万亩,总面积达到56.87万亩,茶叶0.2万亩,总面积达到13.68万亩。同时,要更加重视特色农业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服务,提升产业基地的质量效益。 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认定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改扩建6家。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规范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年内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继续抓好1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完成订单农业40万亩。三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和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销售大户,实现销售促增收。

(三)以规模养殖和动物防疫为重点,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各类规模养殖。工作重心转向养殖小区、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增规模养殖户xx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全市出栏牛14.95万头、羊19.41万只、猪102.94万头、鸡41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300吨。二是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全年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9万头。三是加强草产业开发。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努力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全年种植优质牧草25万亩。推广青贮氨饲料15万吨,兴办秸秆种草养畜示范点15个。四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调整防疫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向检测补免、偏远村社、流通检疫、外堵设防转移。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100%,禽流感免疫密度重点区域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四)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市级检测监管机构,建立县级机构,定期对农畜产品和饲料进行抽检,保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工作。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具体办法,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健全自检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四是加大农产品注册认证申报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定)18项,申报地理标志认证4个,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3件。(五)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一是适时召开现场会议,促进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前,组织各县区农牧局长、市直农牧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一次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观摩会。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抓好市县级示范点建设。对审核确定建设的109个市县两级特色农业示范点,要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重点建设,切实建成一批“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特色农业示范点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靠实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示范点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要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完善提高建设标准,采取综合措施创建示范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和规划,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科技措施,创新示范点建设体制机制,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和层次。促进四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整体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一定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特别是与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旅游开发和专合组织相结合建设的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经验,将点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面上,促进全市特色农业全面发展。

(六)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以争取国家投入、招商引资和加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二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政策,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跑部进京、进厅,储备一批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已申报项目的批复立项。确保争取国家投入比上年有所增加;三要进一步加强在建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农村沼气项目,严格建设,细化服务,建管结合,注重效益,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等续建项目和养殖小区建设、旱作农业项目、良种补贴、科技推广等新建项目。四要抓好招商引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七)继续抓好农业各项改革,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督促县区全面完成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经等体制改革,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服务体系、流转市场、信息平台、仲裁机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第11篇 市农牧业2022年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xx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___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第12篇 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xx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 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 % 、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___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3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2%。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7.7公斤,较半膜亩增产167.4公斤,增幅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122.4公斤,较半膜亩增产414.8公斤,增幅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667.8公斤,增幅达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1243亩,完成任务的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4万亩,完成任务的108.3%,总产种薯2579.2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0.07万亩,完成任务的95%,总产种薯1.7亿公斤;推广脱毒种薯24.1万亩,完成任务的120.5%。建贮藏库11座,贮藏容量1.2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6县(区)的25个乡(镇),任务9万亩,实施9.86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各示范区增产效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208.4万公斤,包衣率达到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化,良种率达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286.4万亩,地膜覆盖168.4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8.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85%以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343.6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xx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412个,开展试验272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36万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11万亩,生产精细菜5000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12万亩,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10个、1325亩,推广面积2.27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5处,引进新品种接穗32.5万枝,高接换优7万株、人工授粉17万亩;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茶园2736亩;桑园综合管理2.5万亩,新建养蚕大棚46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累计达到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户。新建和续建市场67个(新建38个,续建29个),总投资6.2亿元,已完成投资2.91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个,累计达到925个(专业合作社450个),会员6.4万人,带动农户数18.6万户。据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450元。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14个,扶持资金430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2223万元,其中畜牧业528万元,中药材1082万元,苹果298万元,蔬菜95万元,龙头企业220万元。(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69个,累计达到1291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701户,累计达到26918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26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32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12.06万吨,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31.7%。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85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推广良种畜禽307.48万头只,种植牧草27.29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304.84万只,牛5680头,羊2208只,猪1.27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事前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落实防疫经费111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2674.85万头(只、匹、次),禽流感免疫密度为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100%,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9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7.4%。及时有效地处置了1月下旬两当县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认真做好草原火灾、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市级应急预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大了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防火工作,确保了我市无重大灾情发生。

(四)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认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工使用率达到50%以上。我市灾后重建农业项目138个,总投资5.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总投资的67%。市直农牧业2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9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23万元,完成投资比为50%。二是积极争取农牧业重点项目。储备农业项目195个,总投资200.29亿元;上报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14.22亿元;已批复项目20个,争取资金2.2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69个,总投资7.7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亿元,占总投资的76 %。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占总投资的98.1%;扩大内需项目11个,总投资0.35亿元,已完成投资0.24亿元,占总投资的70.2%。招商引资项目6个,总投资0.52亿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沼气建设20487户,占总任务1.4万户的146%。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促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项目统计,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旬报、其它项目月报制度。签订了灾后重建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成立了督查组和审计组,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运行安全。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__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制了《__市农牧业项目管理与申报工作手册》。实行跟踪问效,多次组织督查组下乡督查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农牧业工作总结12篇

一、运行情况(一)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机制好,能为农牧民提供系列服务,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农牧业范文

  • 农牧业工作总结12篇
  • 农牧业工作总结12篇82人关注

    一、运行情况(一)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机制好,能为农牧民提供系列服务,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的、带动面 ...[更多]

总结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