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生态示范区县创建项目进展情况总结
推进绿色决策和绿色政府创建步伐,扩大生态环境教育普及面是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自xx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强化协调指挥,发挥上下联动机制,保障了绿色政府建设稳步实施,现就项目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绿色政府创建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00万元,实际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其中机制建立、推行生态发展与环保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投入70万元;生态绩效考评考核体系建立投入90万;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分年度投资完成情况为:xx年54万,xx年70万,xx年83万,xx年年93万,项目投资额呈逐年增长势头,有力地助推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公众对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认知率、认可率均已达95%以上,生态建设有序深入进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相关部门间的行动,将绿色政府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推进,实行半年一考评,年度一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2、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突出重点,有序组织实施。制定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方案》、《绿色政府创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体系构建等方面逐一明确。同时,细化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绿色创建政府创建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安排表,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实效。
3、建章立制,创新管理。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监督,做到依法行事,遵章办事,有章可循,制定和完善了《休宁县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休宁县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此外,健全了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创建考核考评制,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在生态创建中的协调作用,提高服务保障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经验、好做法,创新管理模式,为绿色政府创建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4、加强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重大意义的认识,着力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大教育体系,一是突出政策宣传;二是突出项目宣传;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四是围绕生态建设,集中开展宣教;五是抓成果报道,大力营造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生态意识和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始终,倾力打造绿色休宁,促进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形成了上下配合、统筹兼顾、平稳运作的工作格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三、 项目创建成效
1、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决策制度,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监督举报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长效的创建宣传教育机制,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生态建设体系不断健全。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壮大,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生态城市做美做大,实现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体系,着力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工程,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三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茶叶、蔬菜、菊花等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绿色有机食品畅销市场。
3、生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新闻舆论宣传与监督,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认知率达到95%以上。广大群众对改善环境、创造美好未来的创建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强化工作措施,创建绿色政府,打造“绿色休宁”,构建碧水青山福人家,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第2篇 2022年xx县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前段工作总结
一、广泛宣传,营造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的浓厚氛围
为在全县营造“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营造幸福家园”的宣传氛围和舆论导向,进一步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投身到“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营造幸福家园”活动中来,县乡村妇联以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发出倡议。要求全县每个家庭成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用好科技,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文明说话办事,力求环保节约,遵法守法,争当合格的五型家庭(学习型家庭、致富型家庭、美德型家庭、环保型家庭、守法型家庭)。并在电视台播放滚动字幕,号召广大妇女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献计出力。
二是举办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启动仪式。全县17个乡镇妇联主席、417个行政村妇代会主任、农村妇女骨干及县直妇委会等500多人参会。会上传达了市县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的精神以及具体的创建方式方法步骤,并要求近期内把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作为头等大事重点来抓,派专人来抓,并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细则。各乡镇妇联、村都利用广播、板报、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
三是在广场举办“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营造幸福家园”大型宣传活动。腰鼓队、秧歌队、健身操队等多支表演队伍齐聚广场进行宣传,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参观,妇女代表、企业代表、青年代表、儿童代表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6位同志代表家庭成员作了郑重的表态发言,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此次活动共在县城大街小巷悬挂宣传标语203条,横幅16条,发放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明白纸2万份,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活动真正深入人心。
四是举办专场文艺演出,扩大宣传覆盖面。为更广泛地动员全县的妇女姐妹们积极投身到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建设中去,自5月份以来,县妇联先后在洒河桥镇、东荒峪镇、白庙子乡、渔户寨乡及其所属生态村开展了“科学发展、从我做起”专题文艺演出,演出以快板、三句半、歌伴舞、二人转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好评。此外,新集镇妇联开展了“科学发展大家谈”活动,三屯镇妇联开展了“示范家庭到我家”知识竞赛,其它乡镇村也都陆陆续续地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广大妇女姐妹逐渐懂得了科学发展的意义,知道了如何科学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科学发展示范做贡献。
五是入户走访宣传。县妇联一班人发扬“5+2”、“白+黑”的精神,亲自深入到创建村百姓家中,面对面宣传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的形式、内容以及创建方法,并征求她们对创建工作的建议、意见,在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要求她们从搞好环境卫生做起,学好用好实用科技知识,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家庭排头兵。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的有序推进
为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工作有序进行,迁西县妇联及时制定了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实施方案,确定了“双百、双千、双万”的目标,并采取了多种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力促我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多出重点村,多出精品村,以此带动全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活动再上新台阶。
一是努力办好女能手大专班,为全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培养带头人。4月19日,我省第一个乡镇级农村女能手大专班在新集镇开班,这是县妇联继在全县范围内开办了两期农村女能手大专班后,基于新集镇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畜牧养殖渐成规模的发展形势而精心研究开设的第三个大专班。大专班共有学员57名,有妇代会主任,也有种养植大户,还有有创业意向的妇女。此次大专班开设了《畜牧养殖》、《果树栽培》等七门课程。目前,我县共有204名女能手分三期参加大专班的系统学习,学员们在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同时,大专班在社会上反响良好。一是实现了依托高校抓农村妇女工作的新突破。女能手大专班开辟了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的新境界,为广大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二是提高了妇女的创业意识,增强了致富本领。许多妇女从大专班上学到了果树嫁接知识、鸡猪牛羊养殖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并都运到了实践中。尹庄乡东刘庄村姚淑瑞通过大专班的学员交流认识了东荒峪苇子峪村养猪大户裴玉芬,并上门参观学习,回来后建了占地0.6亩的养猪场,共8个圈,养猪8头,计划建圈达16个,养猪60头,目前经营良好。三是女能手大专班学员将成为我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的带头人和典型户。大专班的学习不仅影响了学员自身,也通过学员的进步与发展带动了她的家庭和她身边一批人,她们将在我县科学发展示范家庭创建中真正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全县妇女争当新女性,展示新形象,建设新家园。
第3篇 全县创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工作总结
我县创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工作从xx年10月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包建领导高度重视,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四创新一加强”的工作措施,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特点
1、各级重视,扎实推进,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创建工作动员会后,各包建部门、各乡镇(办)党(工)委都能迅速成立创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活动组织机构,并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级联点领导、部门包村领导、乡镇(办)包抓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定期深入创建村督促检查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驻村干部能坚持驻村开展工作;多数创建村能发挥主动性,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了抓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2、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奠定创建工作基础。创建活动开展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包村干部及时分别深入创建村,开展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吃透村情,详细了解各创建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班子状况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并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总体目标,帮助各创建村理思路、定规划、明确创建目标任务,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加大力度,筹措资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包建部门、乡镇(办)在抓创建工作中,能按照“三改善两入户”的具体要求,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并组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着力改善水、电、路、村容村貌、文化阵地、闭路电视电话入户等基础设施面貌,实现了道路畅通、人畜饮水方便、村容整洁,彻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突出重点,科技兴农,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各包建部门和乡镇(办)党委按照“两配套一创新”的要求,坚持因村制宜,科技先行,产业兴村,按照一园一圈一窖一厕一池一棚的生产发展模式,加大主导产业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后续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的领域和渠道。同时,各创建村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制,形成了以咀头村“公司+协会+支部+农户”、田庄镇“果业服务队+协会+农户”、隆坊镇“公司+支部+农户”、店头镇“协会+农户”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产业发现模式,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5、强化教育,强根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各创建村按照“四加强一促进”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了以村党支部____村级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对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在农村政策、实用科技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党员群众,特别是村主要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科学办事、民主理事、依法管事的能力;通过健全完善村务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较好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破除陈规陋习,移风移俗,促进农村乡风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6、心系群众,扶贫帮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各包建部门、乡镇(办)在扎实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他们心里装着群众,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结合“党员进万家、奉献在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上门与贫困党员和农村弱势群众开展结对子帮扶,给他们捐钱捐物,解决了群众生活的燃眉之急,把党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了贫困群众心中,凝聚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创建工作的热情。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产业开发效果明显。各创建村普遍坚持以果、牧、菜为产业开发主体,突出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一是主导产业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塬区各创建村积极推行以“四大技术”为重点的果业管理技术,两年来22个以苹果产业为主的创建村共完成果树大改形 亩,使苹果产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川道村形成以畜牧、蔬菜、三产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比较典型的有南峪口、鲁寺的畜牧养殖,河腰的蔬菜大棚,惠家河的餐饮、服务业。据统计,目前33个创建村牛存栏目 头,羊 只,猪 头,鸡 只;河腰村蔬菜示范大棚发展到 座,大弓棚 座。二是后续产业蓬勃发展。各创建村以庭院为依托,配套沼气池建设,大力发展以棚栽业和养殖为主体的后续产业,以农村旅游观光为内容的农家乐产业正在兴起,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比较典型有韩塬、结子沟、真村、回乐堡、备村、道北、马塔、麦地角等村。据统计,33个村庭院棚栽户 户,其中日光温室大棚 座,大弓棚 座,中小弓棚 座;畜牧养殖示范户 户,建成标准化圈舍 间(孔),沼气池子 眼;劳务输出 人,月收入约 余万元。三是农业产业开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以田庄镇“果业服务队+协会”、咀头村“公司+支部+协会”等产业开发模式,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群众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33个村共组建果牧菜专业协会 个,基本形成了“果牧沼”一体化和“菜牧复合型”的产业发展格局。
2、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各包村部门、乡镇(办)、创建村积极争项目和跑资金,使创建村的水、电、路、电视电话、活动阵地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有 个村共投入资金 万元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个村投入资金 万元实施了进村路黑色化,共 米; 个村投入资金 万元实施了进村路砂石化,共 米; 个村实施巷道黑色化,共 米; 个村实施了巷道砂石化,共 米; 个村实施了生产路砂石化,共 米; 个村实施村容村貌整治, 个村完成旧庄基还田工程,共 亩,投入资金 万元; 个村投入资金 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共 户,安装程控电话 部; 个村投入资金 万实施果园管网配套,共 亩。
3、党建、基层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各创建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把部门包村干部任命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规范了村两委会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按期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加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培训,使创建村各项事业发展和事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良性发展的轨道。多数创建村党员干部能抓住机遇,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群众参于创建工作的主体作用。同时各创建村通过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村容绿化、道路硬化、并结合沼气池建设,改圈改厕,美化净化了村庄院落,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开展群众性系列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据统计,各创建村两年来共召开党员干部累计 次,播放科技光盘 场次,科技培训 场次;培养积极分子 名,纳新党员 名,培养后备干部 名;重建党员活动室 个,修缮活动室 个。
三、存在问题
1、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不够,运作不规范。目前除田庄镇、隆坊镇、阿党镇、店头镇部分村专业协会组织发挥作用外,其他创建村虽有协会组织机构但不够规范,没有正常运作,形同虚设,几乎不发挥作用。
2、乡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些乡镇抓创建工作的主体作用和协调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少数创建村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个别部门包抓力度有待加强。少数部门主要领导不能腾出时间亲自过问创建工作,包村领导不能坚持定期到村研究解决问题,督促检查落实,一些驻村干部不能坚持经常驻村开展工作,乡镇对部门包村干部没有纳入镇干部管理范畴。
四、今后工作
创建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工作到目前为止告一段落,各包建部门要对两年来的包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对目前尚未结束的工作、项目或工程,包抓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帮助乡村党组织切实抓好,待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后再撤离所包村,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同时,要做好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衔接工作。今后部门包村工作由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对于上述存在问题,希望各部门能够在今后包抓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引起重视,加以纠正,并继续发扬包抓综合示范先进村党支部工作所表现出的良好精神状态,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4篇 某县创建畜牧大县工作总结
畜牧业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县畜牧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了更快的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xx年年7月12日,全省召开了创建畜牧大县电视电话会议,对创建畜牧大县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全省畜牧大县创建标准,对通过检查验收对达到大县标准的县(市)给予奖励,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创建畜牧大县标准,科学规划,合理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挖资源潜力,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2022年全县出栏生猪41.18万头,比上年增长14.90%;出栏牛4.43万头,比上年增长10.75%;出栏羊4.51万只,比上年增长17.45%;出笼家禽470.56万只,比上年增长20.17%。畜禽生产主要指标年增长幅度均超过10%。全年肉类总产量5.47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猪肉产量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89%。禽蛋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19.73%,奶类产量1332吨,比上年增长16.25%。全县肉类产品年人均占有量达到79.03千克,禽蛋产品年人均占有量达到33.87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20.2%、15.6%,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18%,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8.2%,比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农民畜牧业纯收入人平增加120元。
2022年,全县建成高效养殖小区44个,其中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场)22个(生猪小区12个,蛋鸡小区2个,肉牛小区4个,肉羊小区4个),完成计划的110%,其中新建省级养猪小区(场)6个,新发展150标准化化养殖大户46户,建成投产的150标准化猪舍116栋,完成计划的223%。建成1235标准化羊舍60栋,秸秆养牛标准化牛舍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正在改造建设中。
二、我县畜牧业发展特点、发展前景和总体规划
我县是个山区县,畜牧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具备有利条件。当前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老板、企业家、干部和农民跻身规模化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发展越来越迅速,并成农村经济的新生力量,产业发展活力越来越强,养殖业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逐步成为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县资源分布情况和区位特点,按照山区养牛羊、平畈养猪、城郊养鸡、河畔库区养水禽的生产布局,形成了三里-城关-河口优质三元猪生产带,五岳山、_____山、娘娘顶、仙居顶四大山系杂交牛、波杂山羊生产带和山丘林地养鸡小区、猪-沼-渔(稻)养殖小区。
计划到2022年,全县建成高效养殖小区80个,其中省级养殖小区15个,市级养殖小区30个,发展养殖大户8000户。全县牲猪出栏60万头、肉牛出栏10万头、肉羊出栏20万只,肉禽出笼800万只,家禽存笼400万只。到2022年,建成高效养殖小区200个,其中省级以上养殖小区(场)30个,市级以上养猪小区(场)200个,发展养殖大户12500户,全县牲猪出栏达到80万头、肉牛出栏20万头、肉羊出栏30万只,肉禽出笼xx万只,家禽存笼1000万只。
三、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创建畜牧大县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畜牧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畜牧兽医、财政、发改、统计、土地、保险、农发行、农行、信用社、交通、扶贫、环保、农业、公安、工商、林业、电力、商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畜牧大县创建的发展规划、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畜牧兽医局,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了配合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各乡镇积极行动,努力争创畜牧大乡(镇)并做到“四有”即有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有实施方案、有工作措施、有考核办法,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创建畜牧大县提高了保证。
(二)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业
以生猪养殖业为重点,大力实施123养猪工程。即1个乡镇至少发展1个万头养猪小区(场)、2个千头养猪小区(场),1个村至少发展3个百头养猪大户(或1个150养猪大户)。对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小区(场、大户)实行“先建后奖、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凡是新建的万头以上养猪小区(场),经检查验收合格奖励100万元。新建的千头以上养猪小区(场),给予适当补助。新建的“150”标准化养猪大户,给予适当奖励,对引进波尔山羊种羊户给予补贴,对标准化鸡场给予奖补。政策支持有利推动了我县规模养殖的发展,2022年,全县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场)20个,其中新建省级养猪小区(场)4个,新建各类养殖大户1000多个,建成投产的150标准化猪舍116栋。“1235”标准化养羊示范户10户。规模化养殖饲养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40%以上。
(三)健全畜牧业产业化合作体系
引导和支持养殖专业户(场)、物资供应企业、营销经纪人和加工企业组建各种养殖行业专业合作社或协会,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各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网络全县所有养殖专业户(场)和60%以上的养殖农户。通过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协会)的运转经营,拉动了畜牧业发展。加快了畜禽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畜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了城关、夏店、宣化仔猪交易市场,河口、新城、城关、宣化等乡镇肉牛交易市场,兴建了县级禽蛋批发专业市场。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我们通过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开拓投资渠道,争取国家财政贷款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加大自筹资金支持力度,为我县畜牧大县创建提供资金保障。今年投入板块和大县建设资金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余万元,增幅达30%以上,其中本级财政投入5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20万元,增幅达40%以上。
(五)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扩大了生猪良种扩繁殖群,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种猪5000头以上。扩建了仙居顶波尔山羊种羊繁殖基地,年产种羊1000只。加大牲畜品改力度,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1个县级种公猪站、17个乡镇牲猪改良站、12个乡镇牛冻配改良罐点,全县猪、牛人工授精改良率分别达到85%和40%。
(六)加强畜牧技术推广
大力推广150养猪、1235养羊、165养牛等标准化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猪—沼—渔(稻、果、菜)、林地养鸡、稻田养鸭、种草养畜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农民工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增补培训专业,改善培训条件,扩大培训对象范围,累计培训农民工和养殖能手xx多人次。鼓励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本领。科技人员对养殖大户(场)实行“一对一”挂靠服务,既实现了科技人员价值又增加了规模户的收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七)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坚持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与长年防疫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地方流行病的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达到了100%,计划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达到了规定标准。加强免疫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加大产地检疫力度,无论是规模化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畜禽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都达到了100%。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始终保持100%的检疫率。加强了京珠高速和宣化店两公路检疫站堵疫手段,力争过往载畜车辆验证消毒率达100%。加大行业管理与执法力度,维护好动物防疫工作秩序,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分期分批实施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配备防疫检疫必需仪器设备,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免疫监测体系和检疫监督体系。提高乡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要求,认真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农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对万头猪场和“150”标准化养猪户给予了奖补,对万头以上猪场给予资金进行标准化改扩建,政策的支持加快了我县建设畜牧大县步伐。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县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在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和社会广泛参与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不够,虽然多渠道的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但自筹资金不足,制约了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希望国家和省市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照顾,不断地加快推动我县畜牧业发展进程。
第5篇 煤矿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为了加强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县”和“示范矿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验收组,全面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亭南煤矿创建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和创建国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县的通知》,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会议,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确保了质量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亭南煤矿也相应的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办字[2022]号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结合我县及亭南煤矿的实际,制定了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县”和“示范矿井”创建标准和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了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级达标。按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规定以及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和加强煤矿水害防治、顶板管理、防灭火、煤尘防治、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火工品安全管理、放顶煤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使煤矿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
(一)、加强督促检查。县煤炭工业局每月至少两次对亭南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深入井下逐系统、逐工作面现场检查和认真查阅各种资料,查找出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煤矿限期整改,确保了井下井上始终保持动态达标。今年共检查21次,下井人次,查出隐患66条,目前,查出的隐患全部做到了整改内容、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应急预案“五落实”,整改率达到了100%。
(二)、狠抓瓦斯治理。针对亭南煤矿107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的实际,我县把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当作解决瓦斯问题的一项重点来抓,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省市监察、监管部门的指令,要求亭南煤矿停止生产进行瓦斯治理;二是聘请专家研究制定了瓦斯治理方案;三是实施通风系统改造,优化通风系统,进一步增强了风排瓦斯能力;四是在107工作面回风巷外侧打一条灌浆巷,抽排采煤工作面隅角;五是在107工作面各联络巷施工高抽巷,以加大采空区瓦斯抽排能力;六是建成了地面瓦斯抽采站,用两套大功率瓦斯抽放泵,分别抽采采空区瓦斯和煤层瓦斯,做到了矿井及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消除了瓦斯隐患。目前,投资1.15亿元的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抽放正常,效果良好。
(三)、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驻矿安全监督员“听诊器、监视器、传感器、遥控器、扩音器”的作用,认真履行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驻矿监督员坚持24小时驻矿,深入采掘一线,协助煤矿随时解决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监督煤矿安全生产。
(四)、加强安全培训。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基础和关键。为此,我局在注重全员培训工作的同时,把新工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当作重点来抓。截止目前,已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3期,培训人员79名,主要负责人1期;特殊工种培训班2期,培训286名;班组长培训班1期,培训69名;新工人培训12期,培训人员660名,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通过培训,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大投入,提升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水平,我局要求亭南煤矿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科技兴矿战略,不断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采煤方面,一是针对107工作面面长180米,矿压显现较明显的情况,为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引进了zf7500-18/35型放顶煤液压支架;二是引进kj216矿压观测系统软件,加强了工作面周期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三是成套引进了超前液压支架以代替顺槽单体液压支柱,提升工作面安全水平;四是根据矿井瓦斯偏高、综合治理难度较大情况,准备对二盘区工作面改变采煤方法,由原先的综合机械化顶煤采煤法改为大采高采煤法。掘进方面,一是在107工作面施工高瓦斯抽放巷,通过高抽巷加大对工作面后部采空区瓦斯抽放力度,保证了107工作面安全生产;二是进行软岩底鼓治理技术研究,对西翼轨道大巷和东翼轨道巷底鼓段实施了治理;三是提高综掘机械化装备水平,准备引进试验掘锚一体化。“一通三防”方面,一是优化抽放钻孔设计,引进千米钻孔施工大直径长距离钻孔,提高了瓦斯抽放效果;二是投资1.15亿元建立地面瓦斯抽采及综合利用系统,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现在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运输方面,一是投入大量资金对矿井主要轨道大巷进行了改造,全部更换为30kg轨道,提高轨道质量,确保了安全运输;二是在西翼轨道大巷投入两辆人车运行,改善了职工工作条件。截至目前,亭南煤业公司用于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资金达到了万元。
四、严格标准,强化考核
第6篇 生态示范区县创建项目进展情况总结范文
推进绿色决策和绿色政府创建步伐,扩大生态环境教育普及面是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自xx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强化协调指挥,发挥上下联动机制,保障了绿色政府建设稳步实施,现就项目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绿色政府创建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00万元,实际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其中机制建立、推行生态发展与环保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投入70万元;生态绩效考评考核体系建立投入90万;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分年度投资完成情况为:xx年54万,xx年70万,xx年83万,xx年年93万,项目投资额呈逐年增长势头,有力地助推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公众对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认知率、认可率均已达95%以上,生态建设有序深入进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相关部门间的行动,将绿色政府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推进,实行半年一考评,年度一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2、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突出重点,有序组织实施。制定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方案》、《绿色政府创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体系构建等方面逐一明确。同时,细化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绿色创建政府创建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安排表,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实效。
3、建章立制,创新管理。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监督,做到依法行事,遵章办事,有章可循,制定和完善了《休宁县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休宁县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此外,健全了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创建考核考评制,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在生态创建中的协调作用,提高服务保障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经验、好做法,创新管理模式,为绿色政府创建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4、加强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重大意义的认识,着力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大教育体系,一是突出政策宣传;二是突出项目宣传;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四是围绕生态建设,集中开展宣教;五是抓成果报道,大力营造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生态意识和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始终,倾力打造绿色休宁,促进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形成了上下配合、统筹兼顾、平稳运作的工作格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三、 项目创建成效
1、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决策制度,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监督举报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长效的创建宣传教育机制,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生态建设体系不断健全。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壮大,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生态城市做美做大,实现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体系,着力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工程,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三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茶叶、蔬菜、菊花等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绿色有机食品畅销市场。
3、生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新闻舆论宣传与监督,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认知率达到95%以上。广大群众对改善环境、创造美好未来的创建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强化工作措施,创建绿色政府,打造“绿色休宁”,构建碧水青山福人家,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第7篇 某县创建畜牧大县工作总结范文
畜牧业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县畜牧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了更快的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xx年年7月12日,全省召开了创建畜牧大县电视电话会议,对创建畜牧大县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全省畜牧大县创建标准,对通过检查验收对达到大县标准的县(市)给予奖励,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创建畜牧大县标准,科学规划,合理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挖资源潜力,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41.18万头,比上年增长14.90%;出栏牛4.43万头,比上年增长10.75%;出栏羊4.51万只,比上年增长17.45%;出笼家禽470.56万只,比上年增长20.17%。畜禽生产主要指标年增长幅度均超过10%。全年肉类总产量5.47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猪肉产量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89%。禽蛋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19.73%,奶类产量1332吨,比上年增长16.25%。全县肉类产品年人均占有量达到79.03千克,禽蛋产品年人均占有量达到33.87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20.2%、15.6%,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18%,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8.2%,比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农民畜牧业纯收入人平增加120元。
2009年,全县建成高效养殖小区44个,其中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场)22个(生猪小区12个,蛋鸡小区2个,肉牛小区4个,肉羊小区4个),完成计划的110%,其中新建省级养猪小区(场)6个,新发展150标准化化养殖大户46户,建成投产的150标准化猪舍116栋,完成计划的223%。建成1235标准化羊舍60栋,秸秆养牛标准化牛舍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正在改造建设中。
二、我县畜牧业发展特点、发展前景和总体规划
我县是个山区县,畜牧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具备有利条件。当前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老板、企业家、干部和农民跻身规模化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发展越来越迅速,并成农村经济的新生力量,产业发展活力越来越强,养殖业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逐步成为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县资源分布情况和区位特点,按照山区养牛羊、平畈养猪、城郊养鸡、河畔库区养水禽的生产布局,形成了三里-城关-河口优质三元猪生产带,五岳山、__山、娘娘顶、仙居顶四大山系杂交牛、波杂山羊生产带和山丘林地养鸡小区、猪-沼-渔(稻)养殖小区。
计划到2010年,全县建成高效养殖小区80个,其中省级养殖小区15个,市级养殖小区30个,发展养殖大户8000户。全县牲猪出栏60万头、肉牛出栏10万头、肉羊出栏20万只,肉禽出笼800万只,家禽存笼400万只。到2015年,建成高效养殖小区200个,其中省级以上养殖小区(场)30个,市级以上养猪小区(场)200个,发展养殖大户12500户,全县牲猪出栏达到80万头、肉牛出栏20万头、肉羊出栏30万只,肉禽出笼xx万只,家禽存笼1000万只。
三、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创建畜牧大县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畜牧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畜牧兽医、财政、发改、统计、土地、保险、农发行、农行、信用社、交通、扶贫、环保、农业、公安、工商、林业、电力、商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畜牧大县创建的发展规划、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畜牧兽医局,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了配合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各乡镇积极行动,努力争创畜牧大乡(镇)并做到“四有”即有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有实施方案、有工作措施、有考核办法,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创建畜牧大县提高了保证。
(二)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业
以生猪养殖业为重点,大力实施123养猪工程。即1个乡镇至少发展1个万头养猪小区(场)、2个千头养猪小区(场),1个村至少发展3个百头养猪大户(或1个150养猪大户)。对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小区(场、大户)实行“先建后奖、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凡是新建的万头以上养猪小区(场),经检查验收合格奖励100万元。新建的千头以上养猪小区(场),给予适当补助。新建的“150”标准化养猪大户,给予适当奖励,对引进波尔山羊种羊户给予补贴,对标准化鸡场给予奖补。政策支持有利推动了我县规模养殖的发展,2009年,全县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场)20个,其中新建省级养猪小区(场)4个,新建各类养殖大户1000多个,建成投产的150标准化猪舍116栋。“1235”标准化养羊示范户10户。规模化养殖饲养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40%以上。
(三)健全畜牧业产业化合作体系
引导和支持养殖专业户(场)、物资供应企业、营销经纪人和加工企业组建各种养殖行业专业合作社或协会,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各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网络全县所有养殖专业户(场)和60%以上的养殖农户。通过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协会)的运转经营,拉动了畜牧业发展。加快了畜禽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畜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了城关、夏店、宣化仔猪交易市场,河口、新城、城关、宣化等乡镇肉牛交易市场,兴建了县级禽蛋批发专业市场。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我们通过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开拓投资渠道,争取国家财政贷款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加大自筹资金支持力度,为我县畜牧大县创建提供资金保障。今年投入板块和大县建设资金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余万元,增幅达30%以上,其中本级财政投入5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20万元,增幅达40%以上。
(五)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扩大了生猪良种扩繁殖群,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种猪5000头以上。扩建了仙居顶波尔山羊种羊繁殖基地,年产种羊1000只。加大牲畜品改力度,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1个县级种公猪站、17个乡镇牲猪改良站、12个乡镇牛冻配改良罐点,全县猪、牛人工授精改良率分别达到85%和40%。
(六)加强畜牧技术推广
大力推广150养猪、1235养羊、165养牛等标准化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猪—沼—渔(稻、果、菜)、林地养鸡、稻田养鸭、种草养畜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农民工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增补培训专业,改善培训条件,扩大培训对象范围,累计培训农民工和养殖能手xx多人次。鼓励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本领。科技人员对养殖大户(场)实行“一对一”挂靠服务,既实现了科技人员价值又增加了规模户的收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七)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坚持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与长年防疫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地方流行病的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达到了100%,计划免疫病种其免疫密度达到了规定标准。加强免疫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加大产地检疫力度,无论是规模化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畜禽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都达到了100%。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始终保持100%的检疫率。加强了京珠高速和宣化店两公路检疫站堵疫手段,力争过往载畜车辆验证消毒率达100%。加大行业管理与执法力度,维护好动物防疫工作秩序,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分期分批实施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配备防疫检疫必需仪器设备,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免疫监测体系和检疫监督体系。提高乡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要求,认真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农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对万头猪场和“150”标准化养猪户给予了奖补,对万头以上猪场给予资金进行标准化改扩建,政策的支持加快了我县建设畜牧大县步伐。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县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在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和社会广泛参与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不够,虽然多渠道的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但自筹资金不足,制约了创建畜牧大县工作,希望国家和省市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照顾,不断地加快推动我县畜牧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