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工作总结范文及年工作思路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____建瓯市玉山镇委员会
建瓯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xx-12-15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 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 。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 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xx年度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xx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三、xx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公路网,完成与古田县联系的县际公路硬化,开通与顺阳乡联系的镇际公路。全力促成303省道改建项目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玉山对外交通条件。继续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烟基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后勤扶持项目落实和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中心村公厕、农贸市场、“三农”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收集 ——转运——处理等公共设施。
3、抓好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以发展常绿阔叶林、珍稀树种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优化生态,美化环境。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书
[微软用户1]土地整理586万元,烟基86万元.
[微软用户2]低保80.401万元,优抚21.7167万元,优待25.2282万元,医疗救助6.0311万元,慈善助学1.53万元,孤儿救助0.24万元,残疾学生救助0.11万元,造福工程基础设施补助5..5万元,合计140.757万元.
[微软用户3]粮食直补160万元,家电下乡40.3218万元
第2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3篇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我们泾河镇位于宝应县中心城镇北边,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亩,有18个应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全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等较好的优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全镇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达100万元。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村(居)委会利用各种会议及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培植典型示范,推进小康进程
从XX年以来,我镇将全面建设小康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镇18个行政村中选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的曹坝、钱庄两个作为全面小康先行村培植,经过一年创建,这两个被纳入全 县30个小康先行村培植之中,曹坝村还被扬州市纳入全市10+1小康创建示范村之中。上半年来,这两个村以创建为重点,制定了规划,建立了组织,编制了19项小康创建指标的台帐,为年终市县验收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围绕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半年全镇共新增工业企业13家,投资总额达1亿元,吸纳本地农民就业人员达500人。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西瓜、鸽业、肉鸡、机插秧和麦套稻等五个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了38个农民居住点规划,制定了八浅路一线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镇、村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五)找准建设切入点,采取“四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粮瓜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稻米基地、“金禾”西瓜、乳鸽、肉鸡、生猪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同土地复垦区开发、低产田改造、防洪保安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实施水利“长治”工程,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治理河道、治理村庄。
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民工权利维护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XX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3800万元以上。
四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推进部门挂钩扶贫等工作。
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小康先行村的示范典型,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
,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
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下步工作打算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4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简要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___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广大思想工责无旁贷。××区农村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用形势政策教育鼓舞人。200_年、200_年、200_年,中央连续出台了加强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这是中央领导集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区委在全社会掀起了大力、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热潮,连续三年全区抽调了100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文化、送温暖,真正使1号文件精神家喻户晓,农民运用政策增收致富,运用政策维护自身权益。区电视台、电台开辟了《中央1号文件在农村》、《××农村经济走势》、《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品牌》等新闻板块,报道农村形势和农村工作。在形势和政策的带动下,全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抱包荒山荒地的可喜场面,2022年全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981元,比上年增加414元,增长16.13%,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鼓舞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2、用先进典型事迹感召人。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是思想工作的一条基本。我们在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百万亩工程”中,充分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号召致富能手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周围群众定期举行各实用技术培训。二是以致富能手为核心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开凿流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增加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我区形成了九大农业支柱产业,由致富能手引领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拥有会员8600人,辐射带动农户5万多户。如“珍珠大王”李政军引领的珍珠协会,引导珍珠养殖蓬勃兴起,全区养殖面积达10万亩,涌现出了100多个典型户,其中资产过百万元的养殖户达10多户,全区珍珠养殖产值近亿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很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们注重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推介了一批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如基层党员干部的突出代表,原长岭岗乡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蒋立勋,十几年如一日,一心为公,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最后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1岁,他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全区的干部群众。部门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向蒋立勋同志学习的活动,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农民研究生谭国光“知识改变命运”的事迹,带动了在批群众学科学知识、学实用技术,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3、用文明创建活动塑造人。认真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让文明创建活动变为农民的自觉活动。评选“十性级农户”工作,既有物质文明方面的具体指标,又有精神文明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实行动态,不搞“终身制”,不做表面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热情。每年全区都要评选“十星级农户”,并在有关大会上予以隆重表彰,大力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开展常年性的创建“百里文明走廊”工作,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去年“百里文明走廊”扩大到了全区所有建制镇和国、省道沿线乡镇,镇乡总数达到了25个。全区共投入1000多万元,硬化街道8公里,建增垃圾箱300多个、垃圾填埋场15个、垃圾焚烧炉1个、停车场5个、农贸市场1个,改造街道房屋建筑5处,各镇建立了环卫队和城管队,基本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三场一箱”等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居民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百里文明走廊初步达到了走廊、畅通走廊、生态走廊、文明走廊、招商走廊的目标。
4、用基层文化活动熏陶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既能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陶冶农民的高尚情操,又能使封建落后的文化活动失去市场。据调查摸底,全区33个乡镇均有5支以上民间艺术队伍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集镇闹市,每年演
第5篇 环境卫生管理局202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如月、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年初,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区
环卫局的工作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实际、精心筹划、务求实效,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局自年初收到××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相关指示安排后,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始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为保障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我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总支书记及副局长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处理各项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保障有力,措施到位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认真调研,摸清现状,为决策提供依据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首先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全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掌握各项信息。从而为科学规划决策提供依据。我局为了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到农村乡镇实地调研,并通过农村干部和居民交谈,了解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调研结束后及时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组织人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制定我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建规划和工作方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明确的目标,有固定的计划,有可行的措施,有制度的规范,有显著的成绩。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政策上引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道德组织学习宣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新家村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求。除了局农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从思想上坚定新农村建设的信念,还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科技文化知识,从技术上增强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宣传的基础上,还督促检查好各项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此外,社会主义简报等形式,及时跟踪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兴起乡村组织和广大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营造良好氛围,提高了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大投入,加强帮扶力度 2、在重大节假日还看望困难党员,积极参加义正社区的党员帮扶活动。通过各种帮扶活动的开展,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负担,通过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全力参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群众感受了党和政论对他们的关怀。协助搞好农用、水利、道路、学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协助做好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育保险等制度建立,抓好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等工作,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建立和完善乡规民约,推进乡风文明工程,积极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指导帮助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协助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公开,帮助完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五、扎实推进平安村镇建设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
一年来,我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力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
第6篇 村党总支、村委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市委新农村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共同支持和配合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抓点示范、连线扩面、整体推进的思路;以村组干道的硬化、村庄美化、绿化、改水、改厕、规划新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中央20字方针和市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大力实施年初确定的各项实事工程,不断强化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使我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增强合力,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
按照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工作的部署,在此我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村民代表的支撑作用、村干部的服务作用和村级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巩固和发展门面房和厂房出租。拉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村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村级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
二、深入调查,摸清村情,制定计划,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
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根据本村实情,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和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是加强班子建设,结合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20字方针和市委“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深入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双带致富”和党员“十带头”活动,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运作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的素质。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门致富技术,重视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并按l:1的要求配备村级后备干部。
2、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面向市场,立足实际,用产业化的思路经营农业,用市场化的思维调整种养结构,用科学化的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种养殖、个体经营三大产业建设,实现全村,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确保农民增收。
3、全面推进社区文明新村建设,加大对村级基础设施的建设。年底力争争创省级卫生村达标。
4、进一步加快农民知识化工程。针对农民文化偏低、技术单一的问题,借助依托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全方位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科普培训班,今年完成500人次的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全村农民的知识水平。
三、筹集资金,抓好落实是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多、标准高,需要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很大,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进度和质量,我村党总支、村委会正确面对新形势,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用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好地理的优势,巩固和发展门面房和厂房出租。积极改造破旧厂房,目前拥有门面房和厂房出租共370多间,纯收入达200多万元,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在这基础上,加强全村实事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为村民办实事,今年投入156万元用于全村实事工程。其中用于村道维修27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万平方米;用于创建卫生村投入76万元;取缔露天粪缸270只、新建24座大小公厕、新增修建垃圾箱226只;用于安置拆迁小区三通投入53万元;32户拆迁户到明年6月底,将全部拆除安置到小区。届时,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小区展现在永和村内。
四、构建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是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中心点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年来,注重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工作政策,认真妥善调处农村因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各项工作;
1、面对矛盾纠纷增多,治安问题增多,安全隐患增多现象,首先加强治安防范、强化队伍建设,发挥治保调解组织和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强日常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提高调解水平,提高调解队伍素质,提高调解工作效率,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中;其次,我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对村级联防队力量建设,四月份,调整充实联防队伍,我村现有专兼职联防工作人员7人,每天晚上安排义务巡逻在全村各居住区周围轮流开展巡逻,确保一方平安。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针对本村外来流动人口多,积极完善流动人口登记管理服务运行机制,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每周不少于一晚的清查工作,严格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制度和长效管理制度,今年来,我村集体或村民出租房屋无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3、深入开展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村民的法制意识大大提高,法律法制知识增强,逐步形成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全年无重大闹事出现,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使本村辖区内未发现刑事案件。
4、实施八大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和无收入无保障人员完善了农保、土保养老保险、低保等制度,做到人人有保障。完善了农村的大额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村覆盖率达100%。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一年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中部分村民要求建房难以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村级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六、明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决心在2022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上级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村的具体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的领导,取长补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我村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镇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7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结
1、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工作保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
2、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是大学生新的就业之路,而农村是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为新农村建设创出佳绩。
3、在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的环境下,考察xx省xx县大学生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来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思路。
4、走访当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感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xx县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 实践开展
1、实践时间:2022年7月27日——2022年7月31日
2、实践地点:xx省四平市xx县(主要为xx县下属的xx乡)
3、实践实际行程排:
7月27日:
出发前,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由团长黄立夫带队,由安全负责人王婷婷进行了安全教育。经过近6小时的火车及长途汽车的车程,我们由沈阳安全抵达实践接受地——xx四平xx县xx乡兴宏村。并与接受单位兴宏村村委会取得了联系,继而进行了食宿问题的安排与之后实践行程的计划。
7月28日:
团队一行前往xx乡木耳繁育基地、环保养猪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农村自主创业情况。对是否有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以及创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
7月29日:
对实践地的村民生活情况,学龄儿童教育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以来,村民生活的改善情况,以及目前状况。
7月30日:
对实践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畜牧业养殖情况,耕地分配情况等进行调查。
7月31日:
于xx乡兴宏村村委考察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落实情况。除此之外,在xx县县城进行东北大学招生宣传工作。
三、 成果汇报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xx乡于2022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
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
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
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
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1、用人得当,领导先行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5、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6、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7、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xx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8、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xx县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1”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2、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xx乡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3、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xx县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xx乡7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施家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
4、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5、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政策建议
1、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2、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3、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4、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5、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四、 实践总结
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与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本想着重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无奈,实践地比较匮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典型案例。在新农村建设初具成果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下,我们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关键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思考,赋予了建议。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我们相信,新农村建设当中缺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带动,应该不是个案,而应相当普遍。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下,在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的条件下,我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够加入到“思想下乡”、“科技下乡”、“创业下乡”的洪流中去。帮助村民打破保守思想,运用现代科技,走科学致富道路,并能在广大大学生的带领下,共同创业,一起致富。
第8篇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9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西南边陲山区,辖18个村民小组,408户,1502人,党员38名。水田1164亩,旱土378亩,水面134亩,林地2231亩,果园30亩。2022年人平纯收入2098元,历年税费上缴尾欠2.1万元,累计负债3.5万元。全村改灶126户,改栏130户,改厕310户,改水385户,水泥路入户70户,楼房改造率82,劳动力输出450人。年牲猪出栏1380头。全村共有私家汽车8辆,电话普及率6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50。村支两委现有成员4名,班子齐全,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22年全村无民事、刑事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年度绩效考核列全乡第四。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2年总体规划是:
1、硬化1.5公里村级主干道路,铺好乡政府至村部2公里沙路,6月底竣工。
2、兴建xx村村级汽车站一座。年底至明年初完工。
3、搞好10—40户沼气池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年底全面铺开。
4、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增加造血功能,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
5、积极宣传发动,将有线电视迁入农户家中,力争实现户户通有线。
6、规范建立村部,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
7、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三、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1、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悬挂横幅2条,张贴标语45条,建立宣传栏1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理事会议27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2、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村支两委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规范村级政务管理入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9人组成的“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积极参与、监督、公开和决策该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务和财务。四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几个方面的措施,使全村干部各个层面的干部和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第10篇 2022年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工作总结范文及年工作思路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中共建瓯市玉山镇委员会
建瓯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xx-12-15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 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 。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 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xx年度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xx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第11篇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结
____年以来,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及金华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根据《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以村庄整治为抓手,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注重特色,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年初,我市即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由市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明确目标,出台政策。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示范整治工程实施意见》、《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方案》、《特色农业以奖代补实施意见》等八个配套文件,力争到____年,全市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__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____元,力争实现_万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__%左右,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__个以上,完成全市村庄的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达到___%,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__%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的文明和谐共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落实措施,加大投入。一是以“五抓”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五抓”即以强工兴农为抓手,发展新产业;以劳动力培训为抓手,培育新农民;以村庄整治为抓手,建设新社区;以文化大市建设为抓手,营造新风尚;以村级民主管理为抓手,构建新机制,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在市财政比较困难,今年投入“三农”资金比去年新增____万元,达到___亿元。。
(四)认真部署,抓好落实。
一是召开动员大会。省、金华市农村工作会议后,我市市委、市政府即决定专题召开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此次会议,我市市委常委全体到会,各镇乡(街道)的党委书记,镇乡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及,镇乡(街道)分管农业副镇乡长、副主任,农办主任,市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农口各局中层以上干部,省、金华市派驻__农村工作指导员,以及全市___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我市近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会议主题鲜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_、举办中心组学习。_月__日,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我市举办了第二期中心组学习,听取金华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胡新民所作的新农村建设专题辅导报告会,并就《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全市各级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_、大力举办来料加工培训班。由市妇联具体负责,我市对全市___个行政村开展了来料加工培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截止_月份已累计发放加工费_千多万元,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___名,有效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_、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由市农办(城乡一体办)负责,于今年五月初举办了两期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今年村庄整治村和计划培育的全面小康示范村、省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项目村的党支部书记。重点就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法规和今年村庄整治的业务工作等内容进行培训,并组织现场参观。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整治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引导发展农家乐休闲游。依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旅游新亮点。我市在旅游资源方面有独特优势,芝堰农家游、马涧杨梅观光、诸葛古村游等都已初具规模。如我市黄店镇芝堰村是我市明清建筑最大集聚群,但一直没有得以开发。今年_月__日金华乡村游开游仪式即在我市黄店镇芝堰村举行之后,该村每日游人不断,五一期间更是创立游客新高,仅门票收入就达_万余元,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二、下步打算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下步我市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及金华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具体工作目标与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稳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一)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着力转移农民。通过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同时,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鼓励劳务输出。
(二)做大规模特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根据市场要求,积极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完善特色农业以奖代补办法,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珍珠、杨梅、蛋鸭、养蜂、小萝卜等优势产业,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包装,培育一批品牌。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我市乡村的特色,积极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加大对“农家乐”休闲旅游的调研与引导。通过精心组织策划,部门协作,努力创建品牌,推动农家乐发展,给农民带来实惠。
(四)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科研机构+企业+基地”的推广模式,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并创造条件建立研发中心。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广“百万农民信箱工程”,重点发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村经济人和购销大户注册,争取今年发展农民信箱___万户以上。继续办好“农民之家”服务窗口和《金色田野》等信息载体,拓展农业信息应用和服务领域。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重点是集镇建设。加强中心镇建设,在中心镇积极开展集体土地使用管理改革试点,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合作条件,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开发。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下步将新建和续建女埠、梅江、游埠、赤溪、永昌、马涧等六处饮水工程,完成第二水源大峡口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制订面上改水的.奖励补助方案,实行水务一体化。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和“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积极探索黄土丘陵开发整治。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落实__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
(六)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认真落实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课本费、生活费实行补助。加快实施低收入家庭学生享受营养餐制度。加快推进中小学破旧房改造。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特派教师支教制度。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抓好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通过送电影、送戏到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进程。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要求,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服务。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以大病医疗救助为主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七)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指导服务农村工作本领。按照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的要求,成立县乡两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近期组织专门力量,就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作进一步的调研。同时,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另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继续帮扶贫困村,逐步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1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__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__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__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__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05年、2007年、2010年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覆盖全市的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九个分区规划和农村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勾画了__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第三,要坚持用统筹办法,系统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兴农之路不在农”,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新农村。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富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乡同步推进了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公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的车辆30分钟驶上高速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2%。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13篇 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思路
玉山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中共建瓯市玉山镇委员会
建瓯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XX-12-15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 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 。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 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XX年度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XX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三、XX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公路网,完成与古田县联系的县际公路硬化,开通与顺阳乡联系的镇际公路。全力促成303省道改建项目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玉山对外交通条件。继续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烟基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后勤扶持项目落实和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中心村公厕、农贸市场、“三农”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收集 ——转运——处理等公共设施。
3、抓好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以发展常绿阔叶林、珍稀树种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优化生态,美化环境。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附件: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书
[微软用户1]土地整理586万元,烟基86万元.
[微软用户2]低保80.401万元,优抚21.7167万元,优待25.2282万元,医疗救助6.0311万元,慈善助学1.53万元,孤儿救助0.24万元,残疾学生救助0.11万元,造福工程基础设施补助5..5万元,合计140.757万元.
[微软用户3]粮食直补160万元,家电下乡40.3218万元
第14篇 2022年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xxxx。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xxxx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xx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15篇 2022年上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思路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____建瓯市玉山镇委员会
建瓯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xx-12-15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立足玉山实际,强化树立生态立镇新观念,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以“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为目标,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对全镇12个行政村根据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特点对照新农村建设建制村标准,制定每个村达到初级、中级、较高级水平的时间表,指导各村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中心村的建设。现将工作汇报
一、达标村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达标村考评办法。根据《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制村标准》,制定了《玉山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玉山镇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及达标村建设考评办法》积极推进达标村建设。全镇12个村,其中上房村按中级标准考评,其它村按初级标准考评,上房、敷锡、下洋列入中心村试点建设。建立“平时跟踪督查,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落实机制,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抓发展规划的编制。全镇50%的村完成了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试点建设的三个中心村还完成村庄建设规划。三是抓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房的毛竹、长布的的翠冠梨、敷锡的甜柿、汲溪的白笋干、东山的烤烟、岭后和岭口的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各村结合特色农业生产,注册成立了笋竹、锥栗、水果、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惠津”牌水果(翠冠梨)、“白鹅”牌蔬菜两个农产品商标,推进品牌农业发展。以长布翠冠梨研究所为依托建立了1农科教培训中心与农科教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五新”工程,注册长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镇补助农民35万元,新购新型农机具397部,总量达511部。推广川优12号水稻、石头番茄等适应性强、市场欢迎的农业新品种4个。在12个村69个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覆盖耕地面积1300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当年完成三级路公路硬化9.4公里,完成投资650万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土地整理项目3239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600亩,完成投资[微软用户1] 万元,完善基本农田的路、渠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抓民生改善。新建或完善饮用水工程2处,新增卫生饮用水人口4220人,完成投资89.1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21333人参合,参合率达97%,年医疗费补偿金额达213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拥军优抚政策,全年发放保障资金累计[微软用户2] 。落实粮食直补、汽车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微软用户3] 万元。实施农村住宅造福工程,完成地质灾害点搬迁建设22户,补助资金11万元。
二、中心村建设情况。
根据《建瓯市xx年度中心村建设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及办法》要求,xx年我镇上房、敷锡、下洋三个中心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由分管领导、挂点领导、部门负责人组成规划编制指导组,下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中心村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规划、劳动就业规划的编制。聘请省测绘院、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市规划局村建站等单位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并上报市规划局村建站待批。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上房、下洋以笋竹为主,敷锡以水果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注册成立了笋竹、甜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信息服务,上房、下洋建有新农村网络农坊,敷锡建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中心村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156人举办了专场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均建立了垃圾中转清运制度和垃圾日产日清的长效保洁机制,卫生环境整治到位,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上房新村还为建房户统一规划建设杂物间,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乱堆乱放的现象。敷锡、下洋新实施土地整理、烟基建设项目600余亩,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均建设了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标准要求。广播电视通达率、电话普及率达、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上房、敷锡各有达标卫生室1个,下洋有2个。上房建有篮球场一个和农民公园,配套了安装5件以上健身路径一套,中心村均有网络农坊或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敷锡、下洋农民公园、健身场所已纳入村庄建设规划。敷锡村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四是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户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和公益事业理事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大力开展公民道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平安乡村”等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农业科技培训计划,年内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期。五是抓好新村点建设。上房两新村点已按规划在建设当中,规划202户,已建成117户(详见附件一: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明书)。敷锡新村点已完成规划,一期65户已完成一层以上,二期用地待审批。下洋新村点已完成规划,用地待审批。
三、xx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公路网,完成与古田县联系的县际公路硬化,开通与顺阳乡联系的镇际公路。全力促成303省道改建项目的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改善玉山对外交通条件。继续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烟基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后勤扶持项目落实和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中心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中心村公厕、农贸市场、“三农”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收集 ——转运——处理等公共设施。
3、抓好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以发展常绿阔叶林、珍稀树种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建设,涵养水源,优化生态,美化环境。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也存在较多的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玉山镇上房中心村新村点建设图片说书
[微软用户1]土地整理586万元,烟基86万元.
[微软用户2]低保80.401万元,优抚21.7167万元,优待25.2282万元,医疗救助6.0311万元,慈善助学1.53万元,孤儿救助0.24万元,残疾学生救助0.11万元,造福工程基础设施补助5..5万元,合计140.757万元.
[微软用户3]粮食直补160万元,家电下乡40.3218万元
作者:江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两个纲领性文件,按照“一六三二”工作总要...
自从我成为公务员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在xx年上半年,我开始了我的工作。虽然是我刚刚成为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熟悉,不过在成为公务员之前,我已经工作几年了,所以对工作没有任何的陌生感。
一、农业工作稳中有进 在全力做好“三夏”工作、秸秆禁烧、抗旱等常规性农业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精心组织实施植树造林工作。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特别是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刚才大家观看了我镇城管方面不足和问题的电视片,城管执法分局、环卫处、__社区、___社区等四个单位就近年来城管方面工作作了很好发言,___镇长代...
xxx村位于南曹乡西北部,有3个村民生产小组,3200多口人,99名党员。自xx年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终端接收站点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xxx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全面落实上级...
我镇xx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经过20多天的突击,截止4月12日,全镇共计免疫4906头,防疫率为99%以上,其中佩挂免疫耳标3903套、耕牛免疫907头、山羊1250只,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县综治办:省、市、县各级“平安创建”工作会议以来,xxx乡上下积极响应,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平安创建部署,咬定今年首先创成社会治安平安乡的目标,全力以赴,以创则必成的雄心壮志,科学筹划,深入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