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2年11月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新课程改革已经风风雨雨的整整走过了三年,三年来的新课改是怎样走过来的,给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什么,在此进行总结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有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扎实开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年来的课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我们学校于xx年7月组建后,7月份进行了南北二区一年来课改工作的回顾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校本研训、改革评价、设备投入、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
一、理念先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二、机制保障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
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
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
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
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
三、校本研训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导,有了新的理念,课改就有了源动力,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能力是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校本研训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
第2篇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立足本校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_____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 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xx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xx年-xx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三、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
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3篇 _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
立足本校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___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 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2002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2002年-2022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三、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_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第4篇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范文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近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习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习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第5篇 _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___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2002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2002年-2022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眩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三、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6篇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近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习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习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二
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工作会议上,李永成校长作了题为《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促进课改深入开展》的典型发言。发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
为了切实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及时付诸实施、实验。现将这一工作的进展情况做以简要总结。
一.开发《发色证书》教育课程。
《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是宁安市的特色课程。我校从提高学生技术素质和创业能力出发,在“绿证”教育中突出了劳动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劳动观念,磨炼了意志品质,树立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目的。
在“绿证”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们除选学国家、省、市教材外,校绿证教育领导小组还结合本地实际自编了《甜葫芦栽培技术》《西爪栽技术》、《蛋鸡饲养管理》等教材,供学生选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学校科研组把“绿证”教育研究作为“十五”科研课题,目前正在实验研究之中。
二、开发传统项目教育课程。
我校的传统教育项目较多,并形成系列。如:清明节祭烈士墓,宣讲当地英雄事迹,并以《编怀先烈,立志成材》为内容进行演讲比赛,五四青年节举办以“发奋读书,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朗诵会;“七一”以党的伟大历程为主题进行歌咏比赛;国庆节以“巨变的祖国”为主题举办征文比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从中到了一定的知识。
三、开发特长教育课程。
我校从艺术、体育、技能三方面入手,开办了13个特长班,4个专业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学,每周三下午统一时间开课。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师、有教材、有场地、有课时、有作业。在管理上做到了有专人负责,有统一考核。这些特长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情趣,展示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特长,培养了学生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通过一个阶段的校本开发与实施,使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理念,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并能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一批新课改实施和课程建设创新型教师。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审美能力,社会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程开发使学校有了活力。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提供了开发创造课程的空间,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现代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广阔的农村资源和当地,本校的有效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化资源优势为课程优势,把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推向一个新高度。
第7篇 小学校本课程总结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因此,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及内容时,印制了教师、学生、家长调查表,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安全、健康、古诗词诵读、大阅读、大棚西瓜技术等校本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3、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转载请著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校本课程教研组及时对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第8篇 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20xx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20xx年-20xx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三、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9篇 2022年12月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新课程改革已经风风雨雨的整整走过了三年,三年来的新课改是怎样走过来的,给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什么,在此进行总结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有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扎实开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年来的课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我们学校于xx年7月组建后,7月份进行了南北二区一年来课改工作的回顾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校本研训、改革评价、设备投入、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
一、理念先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二、机制保障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
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
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
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
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
三、校本研训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导,有了新的理念,课改就有了源动力,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能力是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校本研训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
第10篇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范文
立足本校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___完小
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课改实验中的几件做法:
一、 以校为本,实施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xx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xx年-xx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教育资源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二、立足学区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
三、实现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摘果实,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老师们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
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