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大全 > 教学总结 > 期末总结

地理上期末总结6篇

发布时间:2023-04-04 19:36:06 查看人数:15

地理上期末总结

第1篇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2篇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3篇 八年级的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

八年级的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4篇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5篇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第6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的纬线圈,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度范围为0°~90°,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经度范围是0°~180°,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20°w和160°e将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断经度所在半球(小于20°的无论什么符号,与20°w比较,小于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大于160°的与160°e比较,大于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

6.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用经纬网

7、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纬线和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以0°经线为界左西经右东经;

(2) 无0纬线和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8.地球绕地轴不停旋转 ,叫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9.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和五带。

10.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称春分日,3、4、5三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称为夏至日,6、7、8三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称为秋分日,9、10、11三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称为冬至日,12、1、2三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11.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五带特点: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

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3.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实地距离。

比例尺类型:线段型、数字型、文字型

比例尺大小判断: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小围大尺详内容,大围小尺略内容”

14. 通常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方向;指向标的箭头始终指向北;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

1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6.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地形图,不难读,看好走势和标注,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鞍部位于山顶间,陡崖重叠等高线。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

2.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按大面积大小划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大印北。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3.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

欧洲和非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4.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6.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表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例如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日本、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

7.据测量,亚洲与非洲之间,红海几千万年以后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2、天气符号:p5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力风向等

风向: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

风力: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

的可能性越大。

4、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气温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个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

3.气温日(年)变化: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4.一天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5、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6、气温曲线图读取:①读出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②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③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④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7、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步。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数值越大,气温越高;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少

8、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三、降水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条件: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将水的季节变化。

4、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量相等。

5、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珠穆朗玛峰南坡);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气候

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

2、气候类型的分布

纬度因素影响: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海陆因素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

5、影响气候的分布的因素:地形因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纬度位置: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一、世界人口

1、总数:65亿,2022年3月

2、增长: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增长迅速。

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5、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人口的疏密程度即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集中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气候湿润、农、工业最早、最快地区。

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北美洲(这里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四大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6、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教育、医疗等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合理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7、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a乡村人口增长快造成劳动力过剩;b.城乡差别大:城市有较

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人口迁移主要形式: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迁移 。

8、划分人种的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9、人种的分布: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美国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英语-范围最广 西班牙语-拉丁美洲

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和其前殖民地

西班牙语: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原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3、世界的宗教: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宗教 发源地 分布 建筑物及经书

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教堂、《圣经》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清真寺、《古兰经》

佛教 古印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庙宇、《藏经》

4、中国的回教和清真教属于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一支(藏族、蒙古族、满族等信仰)

三、聚落

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叫做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组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聚落的类型: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3、①乡村聚落有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等不同类型。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

4、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5、聚落形成与发展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适宜耕作;③地形平坦;④交通便利;⑤自然资源丰富等。

6、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严寒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干燥,冬冷夏热利用厚厚的黄土层,冬暖夏凉。

傣族竹楼(高架屋)潮湿,炎热多雨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干燥,风沙大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减少热量的传入和沙漠的热风。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寒冷地区--墙厚窗小;炎热干旱-屋顶平(平顶屋)、窗小厚墙

6、聚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中国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皖南的西递、宏村、福建客家的土楼等。

8、聚落发展与保护: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应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数量: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丹麦)

3、面积大小:记住面积居世界前6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记住国家轮廓图、分布。

4、人口多少: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其中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亚洲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6个国家

5、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6、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7、国界: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限。它是国家各自行使主权的范围。(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跨两大洲的国家及所跨大洲:俄罗斯(亚欧)、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

8、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中国)。

9、占世界人口84%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20%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人口占16%,国民生产总值却占80%。

10、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11、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历受殖民侵略。

12、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北半球,以“北”代指;而南半球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以“南”代指。“南北对话”: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的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3、联合国--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

14、联合国的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5、联合国: 5 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了解六大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安全理事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组织

地理上期末总结6篇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地理上范文

  •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总结4篇
  •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总结4篇86人关注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 ...[更多]

  • 地理上期末总结6篇
  • 地理上期末总结6篇15人关注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