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转眼间我任组长已有近6年了,下面由我就我组这几年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记得刚到玉祁中学的时候,我们老教研员过龙南老师就向我介绍说:玉祁化学组的实力要比锡南强(当时除了三所重点以外,锡南是第二层次的)。现在我们新上任的教研员薛青峰老师第一次到玉祁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王明局长向他介绍说玉祁高中化学组在惠山区是个实力很强的组。我知道这些成绩的肯定与我们组两位前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陈国兴老师连续几年高三所创下的成绩,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组现在一共有7人(五男两女),我感觉最深的是我们高中化学组的人虽然人不多,但都是精华,也许是理科中选择化学的人一般都认为不是很聪明,所以我们就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不露山不露水,都只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那一份工作。尤其是我组的那些男教师哪个不是工作中一把好手,在家又是一个个模范丈夫。勤奋、刻苦是我组的一个特点,也正是我们的这一特点,一直以来我们化学组在历年的高考中,可以说为玉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陈国兴主任连续几年的高考成绩有目共睹,我今年也是第四次带高三,今年不好说,但前面三次我所带的班的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我组这几年始终没有出现过青黄不接断层现象,老带新工作开展得很好,老的毫无保留地带,新的谦虚勤奋地学,现在我们的吴伟新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完全可以胜任高三教学,我们可以说每个年级都有把关老师,高中三个环节没有一个薄弱。这一点学校领导也是可以对我们放心的。
在教科研方面,我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见长,“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我们始终来记这一点,我们组的课题研究就是“实验探究模式”,希望运用实验来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我们组彭辉老师还写了关于自制实验仪器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化学协会中心刊物《化学教育》上,我们每年的高二化学实验会考都得到上级的肯定。现在我们的陈波等年青老师又在多媒体上开辟新天地,让一些在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实验(如一些有毒实验和微观世界的实验等),都设计成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也养成学化学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自编随堂配套习题上,我组也是启动比较早的,我们在上学期期初就制定了教研组计划,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试题库,不再用现成的成本参考书,准备三年完善。现在经过一年高一年级四位老师的辛苦努力,高一年级的习题库已基本成型,接下来我们准备是高二和高三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次设计习题,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我们也是一丝不苟得在执行学校的要求,我们每年学期初都会详细的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总要安排组员根据不同课型开讨论课,希望在各种课型上都有突破。备课组活动主要讨论的是每一节课知识点的最佳切入点,以期每一节都让学生有所得,希望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我们也在探索怎样把化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也尽量做到寓教于乐,(我们陈国兴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可是有名的,)我们希望让学生对我们这门课发自内心的喜欢,从学生对我们化学老师的满意程度和近两年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上看,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这几年中,我组的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完善自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实验探究》在无锡市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两等奖,今年又有两篇已被省级刊物录用,即将刊出。彭辉老师去年获得镇先进。吴伟新老师去年获得区嘉奖,还在今年的惠山区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两等奖,所写论文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陈波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也在区获奖。陈国兴老师去年被评为惠山区首批教学能手。彭辉老师今年考取了南师大在职研究生。
虽然我们现在的成绩有些微不足道,但我们组有一个很大的财富,那就是我们都很年轻,相信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我们组也私下和真正的研究生彭辉老师讲好,在理论方面请他将来多指导。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组现在正雄鹰展翅,相信我们,我们会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2篇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1
本学期化学教研组以省四星级高中标准变革了全组老师的思维模式,在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全面学南通”的工作部署,以教科室的工作计划为活动抓手,充分调动了本组老师在教科研上的积极性和投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带领全体化学老师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和升级课等每项活动。具体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方面:
带领全组老师深入学习了“基础教育全面学南通”的工作部署,深化理解了教育局“学讲计划”有关理论,,进一步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都能够去积极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内容,使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小高考圆满完成任务,高考物理化学班所有学生都达到选测要求;
二、集体备课活动的准备和组织方面:
我们教研组能够将集体备课活动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螺旋式磨课”、“同课异构”和“说课、听课、评课一条龙活动”,在活动中,全员都能认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尤其是在高一备课组开展的“云教学”活动中,全组人员全员参与,积极使用pad进行教学活动,并且主动厘清思想,转变观念,保证了每节pad课的实效性、保证把学讲落到实处;
三、大力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方面:
响应教科室的号召,认真组织了全组老师每月认真参加教师的读书征文活动、读书论坛活动和读书感悟展评活动,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
四、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活动的参加方面:
全组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取了各位学校聘请的各位教学名家、名师和专家的讲座和报告,踊跃参与交流,积极汲取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五、相关的教师论坛活动的组织方面:
在这学期的教育论坛上,尤其是“学南通”教育教学论坛,全组老师积极发掘与教育教学相关,大家都热衷和关心的辩题,认真参与思考辩论,集思广益,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六、建立教师的电子业务档案的方面:
能够配合学校教科室,跟踪教师的成长轨迹,分层辅导教师并制定自身专业的规划,尽可能鼓励年青教师参与“青年优秀骨干教师”“青年名教师”的评选,其他老师参与“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评选,重视个人的业务发展。
七、攥写教师论文和参与课题方面:
全体教师努力撰写论文,在各种教科研核心刊物中投稿,或者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教师论文大赛。在我校为了记录二中的发展变化、二中人的精彩教育教学生活,筹创徐州二中校刊《大成》上,我们化学组的全体成员也进行了参与和投稿。
八、每个备课组都能够认真研究所用教材,根据不同的要求及时在网上编制本组的实验教学计划;每位老师都能够根据课表安排以及所带的班级,提前进行实验预约,保证了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按时、顺利的进行;
九、积极参加了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教研活动,而且认真落实教研员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
十、认真完成了期中考试的命题及评卷工作,认真完成了期末试卷的集体评卷工作。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2
本学期度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一学期来,我们化学组在组内全体老师的齐心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方面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2.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做到基本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尤其是每次中差生辅导的进度、内容、时间、备课人都是有计划、有落实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 加强作业管理。全组教师尽量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加强实验教学,按要求完成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各任课教师把改进设计的方案收集整理以便下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二、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1.坚持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利用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钻研教材、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实践中共同成长。
2.加强新课程研究和教学理念更新,学习新学科基本要求已迫在眉睫,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了大量有关理论,观摩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掌握新课程的教法。为顺利开展新课程垫定了基础。
三、立足公开课教学研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化学组共 组织了两次公开教学研讨,分别是顾一舟老师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刘林青老师的《卤素单质的性质》,组内老师分别就这两节课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课题的引入,到问题的问法,再到板书的设计等,组内教师都能热情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拿出来传授、交流,帮助这两位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为两位年青教师的顺利开课保驾护航。。
四、利用课题引领,促进组内教师共同成长
化学组内现有区级项目课题两个,一是《高考新政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二是《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结合这两个课题,组内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有顾一舟老师的《珠宝中的化学》和《手持传感器在化学中的应用》,孙德芳老师的《千变万化玩转化学》,许祥龙老师和刘林青老师的《动手学化学》,经过大家的共同协作,校本课程的编写已进入修改阶段,这学期继续带领组内老师共同开发既能结合课本教材、又有所创新突破的实验,争取在年内完成该项目。
《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项目课题20xx年开始实施,对原有的化学实验室进行重新改建和整合,以适应高考新政下的走班教学。
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是有着巨大帮助的作用,基于有这样的认识,全组教师都积极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讲座学到了许多制作课件的知识,特别是这学期我们组认真学习了希沃授课助手这个教学软件,在刘林青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感受到在大触摸屏上,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填空,分类,概念比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而且各种学习活动还可以相互竞争,妙趣纷呈。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pad或者手机,联接触摸屏电脑的wifi热点对学生在触摸屏上的学习过程进行互动指导,即时反馈纠正。组内两节公开课也利用了这一教学软件,受到了学生很好的反响。
六. 认真研究《教学基本要求》,完善校本学案
本学期高一在原来校本学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导学案编写水平的途径,从问题的设置到习题的选配,都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在上课时能够基于“导学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二年级刚进入走班模式,组内老师也是积极思考,编制了适应等级班教学的校本学案,实验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3
本学期,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科组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备课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教研活动情况
1.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备课组活动。本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在每周四上午第三节开展备课组活动,除特殊情况,基本保证每周一次活动。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主讲,就教材处理、习题安排、学生学情等进行探讨,使备课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基本得到统一。
2.加强教师间的教学研讨。除备课组活动,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就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相互学习。
3.公开课完成情况。本学期共有三位教师上了公开课,分别是刘诗然、汪杰的汇报课和曾锦平的开放日推荐课。每次公开课前都由主讲教师在组内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组内教师提出意见后再由主讲教师修改完善。尤其是曾锦平老师的推荐课,更是经过了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最后正式上课等环节,开放日教学效果好,受到了外校同行的好评。
4.青年教师培养情况。本组有由职中调入的刘诗然和应届毕业生汪杰两位新教师,其中汪杰老师为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导师:曾锦平)。为帮助两位新教师尽快适应北中教学,我们通过备课组活动、专题研讨等方式助其尽快熟悉教材,通过听课、评课助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周练、周测、期中考试命题等方式提高其解题命题能力。一学期来,两位教师进步很快,刘诗然老师所教班成绩在平行班居前列,汪杰老师所教班成绩在平行班居中等水平。在学生教学评价活动中她们均获得90分以上的高分。
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一)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精讲,多练,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精心备课,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根据新教材的不足和高考考纲,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扩展,尤其是第三、第四章元素化合物部分。
2.加强训练和测试。通过作业、练习册、周练来强化训练,并加大检查、批改力度,督促学生完成,力求节节过关。同时通过单元测验、周末测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另外,在习题选择方面,采取分层的方式,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习题。在测试时,增设附加题,要求实验班学生必须完成,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加强探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尽可能的将教材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教材基础上使其更具有探究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存在问题
1.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本学期化学课的课时受到较大影响,加上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有针对性放慢节奏,对教学进度影响很大,未能完成必修1教学内容,留下两节内容到下学期再完成。
2.教师任班级较多,教学任务重,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4.班与班之间差异过大。平行班发展不平衡,平均分差距过大。
(三)竞赛辅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
竞赛班在期中考试后已经开课,以教练周邦瑞老师为主,备课组长曾锦平老师为辅进行辅导,由于二人在不同年级,同为班主任、党员,常因百分赛,会议等而无法上课,教学进度受到很大影响。
研究性学习选题工作已经完成,由于学生所学化学知识有限,大部分课题尚未开展研究,有待寒假及其下学期开展此项工作。
三、今后对策
1.继续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继续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做好每周一练的工作。
3.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尤其是实验班)。
4.搞好竞赛辅导工作,确保每周能上好两节课,并有针对性指导部分尖子生自学高二、高三甚至大学的教材。
5.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个别较有创意、研究前景的课题重点指导,争取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3篇 高中化学教研组总结
下学期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本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班子、教务处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组内全体同志的齐心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常规工作
依学校和教务处的安排,在本学期内,对本教研组成员成功进行了教学一课一坛活动,教学教学心得、反思的整理,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推出蔡志敏、钟永老师的课堂教学;赵建刚、丁成闯老师的教学论坛,效果突出。
遵照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要求,每双周定期在高一办公室召开化学教研组工作会议,检查和督促各备课组及组上所有教师的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加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了解;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依据教务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备课组内的创新课堂讲课活动,积极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
二、加强理论学习,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湟中县 “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2013年《考纲》,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讲课、评课议课活动。
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内的听评课活动,然后推出吕东雷老师参加全校“栋梁杯”课堂教学模式讲课大赛决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高三备课组结合高考调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组基本上掌握了“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初步证明该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能力与学业成绩有一定效果。
三、注重教科研教学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本组研究热情高。化学教研组关注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在反思中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使自己不断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模式是:教师依据教材,按照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几个环节讲解实验,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并划出实验手册里需注意的操作重点,分组实验,得到教材想要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1、整个实验由教师主讲,由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面要求的实验方法,遇到新型的方法就会出现混乱;2、实验器材由教师安装、调试,学生的任务只是“做”。只懂得机械的重复教材的步骤,不懂得器材的基本组装操作,不懂得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器材问题,不懂得选用新的仪器器材等。
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离开教师,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化学教材主要是两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学生先通过验证性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操作技能,进而才能较好的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则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学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教学成果,这些都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教法的研讨,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继续深化课题研究,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更好的承担起全校的化学教学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荣誉为荣,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