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大全 > 教学总结 > 教师总结

教师提升工程工作总结4篇

发布时间:2022-11-27 21:18:02 查看人数:58

教师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第1篇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杭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规划》和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培训项目的学习。现就两年来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名校”,1999年两校合并,成为萧山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本部现有教学班38个,下辖山后、峡山、民丰三所分校。共有专任教师131名,是一所办学规模大、办学条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发展期的农村学校。近两三年内学校青年教师大量拥入造成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超过教师总数的70%,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已成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省素质提升工程,与我校的实际需求非常吻合,我们提出“学习使教师进步,活动促专业成长”的教师素质提升之路。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收到相关文件开始,学校就着手准备本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孙海尧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李建奇、教科室主任郭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学校教科室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义桥实验学校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阶段性小结。利用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政府花钱、教师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学校制订并修改了《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学校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学校学分进修制度》等一系列科研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运作有序、实施到位。关于素质提升工程,我们特别强调: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点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缺勤1次,“出勤情况”扣2分,缺勤4次则无平时成绩,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处理。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教师应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列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

(三)努力创建我校实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教师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首先我们组织老师们集中学习了《萧山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开展《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教师在本次培训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并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加以灵活的应用,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地利用好《师德与教师职业》这本教材,除了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外,还选择与教师的实际生活、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分散自学,为了保证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的质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人人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让教师们了解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常识,初步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艺术。培训期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使全体老师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将师德培训成效落实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行动上。这次师德培训,我校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培训采取了大会学习和小组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还组织教师讨论一些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主要围绕5个问题,即

(1)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精神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如何做好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

(3)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4)你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如何?

(5)你认为学校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老师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个人的实践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教师把此次学习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总结反思能力,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教学心得大家谈”活动。在会上交流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些经典做法,讲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苦与甜……通过身边的事例,阐述着她们的教育故事,使老师们深受启发,促进教师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两年中,我校的赵银芳老师被评为“萧山区首届爱心大使”,吴爱国老师被评为“萧山区百佳班主任”,葛建慧老师被评为“萧山区优秀班主任”。

《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老师们就放下了师德提升,我们每位教师将在今后的时期,更注重自己的教师形象,“道德体现于细节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积累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成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我们——人民教师,时常在注意自身对孩子对家长的影响。。

2、在开展“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中,我们担任语文学科培训的黄彩娣老师和担任数学学科培训的何伟良老师专门安排去年学期的开学教师报到的两天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学习了省特级教师海盐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邱月亮老师作的题为《提高学科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辅导讲座。

我校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培训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目标。在培训主体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主体参与者。学校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着眼于教师发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集中与分散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教师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扎实有效开展培训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材料《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的理论与操作部分,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半年多来,我们既集中组织教师学习,又进行了学科分组培训,并与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反思与修正相结合,使培训更灵活,更有效。教师参训率达100%,有的教师因为临时有事或因公外出,不能参加培训,事后也必向同教研组的老师请教,补上所培训内容。每次集中培训后,要求每位教师再认真自学教材,摘录主要内容,写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为了鼓励教师把e环境下专题研修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师自制课件比赛,并参加了区里的评比,有两个课件获区一等奖,有7人的新课程案例课例和随笔被收录在《魅力新课堂》一书中,在区 “e环境下的学科专题研修与我的教学”的征文比赛中,我校韩东兴老师的文章获得二等奖。

3、在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专题学习中,我校首先做了培训学习的动员会,从指导思想、培训意义、重要程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因为学习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在安排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学校考虑到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于是决定采用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个人自学三结合的方法。学校利安排四次集中培训,利用每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分组研讨。根据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上课时间不同,分别组织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分散学习,这样安排,保证了每人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还不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还把这两们课的学习和学校教师的有效教学学习结合起来,邀请了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老师作理论指导,开展了青年教师的“有效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教师们通过学习交流、自查反思、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培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能力、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我们老师明白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贯穿课堂内外。认识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切实将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通过学习,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向专业型的人才转变有了载体。教师不单单只是会教学,未来的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的底蕴,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展开课题研究,不断实践,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会写各类的总结和调研报告等等,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靠拢。教师要会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查找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储备,做一个真正博学多才的人。;通过这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培训,教师领略到教育的大千世界,从而明确自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掌握多种学习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时代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开创新的教育新纪元。

(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策略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两年来,学校通过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通过随时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增订了大量的教学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每学期还要求教师撰写以上的论文,每个月撰写教学随笔,定时交教科室,对优秀论文或教学随笔向区级以上推荐发表或萧山教育电子版上发表,两年来,我校有多人在区级及以上杂志上发表文章,在电子版上发表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这极大的促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做法对教师确立学校主流意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起到引领作用,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加强校本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走出去,就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两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赴上海、宁波、杭州、绍兴、淳安、建德、温州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与会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我们积极争取承办学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使教师不走出校园也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与交流。我们聘请省语文教研员腾春友、省特级教师沈大安、杭州市小数会秘书长市教研员平国强、省特级教师徐和平等专家来校讲座、上课、辅导,为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础。

(2)开展师徒结对,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针对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师引进较多的特点,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们在“提升工程”培训中,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新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指导要求,期末进行考核,作为对指导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3)严格规范教研组计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各教研组制定好各自的计划,我校严格按计划进行,即使因为开会、放假等原因,也将推迟进行,每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记录。我们提出了基于团队协作的教学行动校本研修模式:“诊断——领悟——改进——提升”。在教学案例中诊断;在理论指领中领悟;在实践教学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校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每周有教学研讨课,我们的教学向同行开放,向家长开放。 “青年协作组”“组内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学校为各年龄层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各教师积极参与,唱好教学实践的戏,使教师在活动中迅速成长。从05学年开始,校内各学科教研课每个学期开课节数超过60节,各教研组内业务研究的氛围浓厚。我们开展全校性的示范课、展示课等,通过不断的磨课、评课,各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同时,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华芳老师还代表我省到上海执教华东地区的观摩课,孔荷红、李永潮老师获省优质课二等奖,赵银芳老师获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为青年教师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由于我校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所以教师们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在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求教师们学会反思,并应用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效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好课多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等教学研究方式,促使我们教师提高。

三、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

1、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教师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学校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优秀教师也不断涌现,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校现有萧山区级及以上名优教师21人,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校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各类业务比赛成绩显著,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飞跃。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完成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 xx年度学校专任教师区级以上获奖和发表论文共8。

3、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专业成长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讨论。学习成绩优秀固然是好学生,但学习成绩有差异也完全正常,对学生来说,用功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歧视后进生,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专业的自我成长上,我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业提升的关系理解透彻,认真扎实地去做好这件事,听课、评课、讲座、随笔、理论学习乐此不疲,0

4、0

5、06学年我们都申报校本培训,并进行扎实的校本提升工程。在今年的6月份的校本培训验收中,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规范、资料完备、实效明显,受到进修学校主管老师的好评。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日益娴熟。

我校根据“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目标,充分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创设平台,今年6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电脑,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迅速提升,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平时上课时经常制作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在xx年的区课件比赛中,我校韩红燕老师制作的课件和韩东兴、俞炳娣老师合作制作的课件均获区一等奖。

5、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自从“提升工程培训”后“更上一层楼”。获奖达到30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科技节竞赛中,我校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多人获奖。xx年,在《共建和谐家园》读书征文比赛中,我校田艳斐同学获得浙江省三等奖,另有4为学生在杭州市获奖。实施提升工程以来,我们学校先后被评为萧山区 “首届校本教研示范校”、“浙江省百年名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萧山区教育形象提升年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

以上是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恳请领导、专家就我校的提升工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培训方面的缺点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第2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从20xx年x月x日开始,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虽然是远程培训,但收获颇大。在培训中聆听了各位专家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讲座,观看了名师娴熟精湛的课堂实录视频,他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到应用,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提升了自己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 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提升

这次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做笔记、做作业、与同行交流,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我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死板无味,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课件制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过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将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光是翻阅书本、备课写教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我会继续学习深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20xx年7月5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四川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级专项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短短几天的培训,云计算、大数据、mooc„„,不断刷新我的认知。当今世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成为人们基本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成为教育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专家们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让我获益颇多,回顾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时代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____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既给教育带来的令人激动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机会,也为教师提高能力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是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专业发展成为学校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校园网络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资金的分配,还是从培训的内容来看,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忽视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方法、技术整合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营造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所学的方法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应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方法不能仅仅是教授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获得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从传统课堂到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课堂,再到课堂中app的应用,这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因课制宜,灵活多样,策略适当,不能利用计算机投影将课本“搬家”,把传统的“人灌”变为现代的“电灌”。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呼唤教师自我更新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巨大差异。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网络环境下以教师启发、引导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主;传统教学基本上是灌输式教学,信息化条件下是交互式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注重知识、注重智力;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迁,必须应对挑战,主动进行自我更新。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与现实零距离接触;把信息化为知识,把知识化为智慧,使有限的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为此,面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教师应该是信息、思想及知识的先觉者,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最新、最前沿的先进文化信息。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逻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实践与文化的统一。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能力,永远站在学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没有科研活动,只靠背讲义,念讲义的教师是不称职的、落伍的教师。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利用信息化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开拓、创新能力。

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层次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倡导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化、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促进学校新的发展,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20xx年11月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使这个冬日尤其忙碌,每天上课之余,便置身网络学习的平台,虽阵阵寒意,而竟不觉。

一、眼界视野更高阔

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过程中,深感专家的专题讲座、名师的课题讲座,都是理论水平高、立意高远、立足课堂,既具前瞻性、又密切联系实际,使我在观念得到更新、理论得到提高、知识得到积淀的同时,眼界视野更高阔。现在感到我们的辛勤耕耘,也可能不知不觉中,就汇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洪流之中,虽然我自知做不了“可汗”,却能理解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价值意义。

二、参与互动更积极

在网络学习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网络平台功能强大,教育资源丰富,专家名师的水平高,同行之中山外有山。文章和评论,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在这里,好的讲座可反复收看,并有配套的资源下载供参考;提出的问题,有人助答;同行在关注、评论你的发言,你也自觉不自觉参与互动。虽在现实互不识,网络在线见如故,哪怕在静静的深夜,你也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手段手法更熟练

经过培训,不仅对具体的通用信息技术, word、ppt、plash等掌握加深,对用工具处理文件的技巧(比如图片、音视频处理)、素材的搜集、资源的整合、课件的编写也更熟练。当然也体会了在网络平台中伴随着经验值提升是贡献的增加,有贡献才能分享。尽管目前主要还是用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环节,对“微课程”、“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尚无能企及,但自如地利用多媒体与课程融合,教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已经算收获颇丰。

四、研修课题更具体

本次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评测一体,融入过程”, 研修成果的呈现,无论是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还是校本实践环节提交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教学反思等),都是立足学校、课程、学生,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协同、个体反思实践中完成。

五、实践运用更自觉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语言、声音、图像、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数学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以往可能更多在上公开课才调动全力运用,现在成为常态,自觉运用。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通过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信念。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开阔了交流空间

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更新了教学方法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六、增进了老师的友谊

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区(县)内区(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____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慢慢渗透了各个行业,也慢慢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慢慢方式改变,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为期一个周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教育时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体会,对教师的角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2010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匮乏,软件使用的贫瘠,也深深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重要性,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脚步,跟上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要求我们适应教育的信息化的到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的。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同时,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的新兴人才。

第3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____现代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2、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培训之前对于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相当模糊,通过培训发现原来计算机只不过是处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已。授课的关键在于帮助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方法和能力等。要想上好,上成功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能够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积极交流、认真切磋、热情帮助。

培训后的打算:

1、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为巩固并扩大培训成果,我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国培计划(201x)”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为期一个周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教育时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体会,对教师的角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2010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匮乏,软件使用的贫瘠,也深深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重要性,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脚步,跟上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要求我们适应教育的信息化的到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的。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同时,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的新兴人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各学科的整合变化来看,我作为一名实践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我校为例,这几年变化很大,最初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网络化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再到现在远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从排斥到主动应用的过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在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参加了市里的新课改培训,当时那位老师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而我却感到很陌生,同时又有一种很新颖的感觉,脑子里边反应的是“英语课居然能上的这样轻松和有创新。”从那时起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这样一节课。回来后,我就开始慢慢接触电脑,从幻灯片的制作到声音的加入;从资源的下载到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我用了3年的时间,使自己从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熟练操作与应用,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学生也喜欢上了英语课,让过去死的知识不再那么单调。

第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例如:我在讲授时,就将教学内容和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实施方式。我校在这方面改革很明显,首先从教师培训入手,在以前是个别培训,到现在全校性的基础性培训,并大力提倡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学生入手变化更大,以前学生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而现在每天都可以上网1个小时,因为我校开放了计算机房,开设了绿色网吧等,提倡学生健康上网,除了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给校领导、班主任和广大教师留言、提问题等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去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

总之,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对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从另一个侧面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练的应用电脑,其次是转变自己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第4篇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精选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杭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规划》和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加快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以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培训项目的学习。现就两年来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1999年两校合并,成为萧山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本部现有教学班38个,下辖山后、峡山、民丰三所分校。共有专任教师131名,是一所办学规模大、办学条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发展期的农村学校。近两三年内学校青年教师大量拥入造成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超过教师总数的70%,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已成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省素质提升工程,与我校的实际需求非常吻合,我们提出“学习使教师进步,活动促专业成长”的教师素质提升之路。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收到相关文件开始,学校就着手准备本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孙海尧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李建奇、教科室主任郭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学校教科室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每个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义桥实验学校素质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阶段性小结。利用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政府花钱、教师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学校制订并修改了《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学校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学校学分进修制度》等一系列科研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运作有序、实施到位。关于素质提升工程,我们特别强调: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听好辅导课,记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点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缺勤1次,“出勤情况”扣2分,缺勤4次则无平时成绩,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处理。

3、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应带头积极参与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教师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教师应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列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

(三)努力创建我校实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教师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首先我们组织老师们集中学习了《萧山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开展《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统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教师在本次培训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并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加以灵活的应用,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地利用好《师德与教师职业》这本教材,除了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外,还选择与教师的实际生活、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分散自学,为了保证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的质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人人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让教师们了解为人处事的基本礼仪常识,初步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艺术。培训期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使全体老师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将师德培训成效落实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行动上。这次师德培训,我校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培训采取了大会学习和小组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还组织教师讨论一些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主要围绕5个问题,即(1)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精神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如何做好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3)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4)你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如何?(5)你认为学校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老师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个人的实践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教师把此次学习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总结反思能力,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教学心得大家谈”活动。在会上交流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些经典做法,讲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苦与甜……通过身边的事例,阐述着她们的教育故事,使老师们深受启发,促进教师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两年中,我校的赵银芳老师被评为“萧山区首届爱心大使”,吴爱国老师被评为“萧山区百佳班主任”,葛建慧老师被评为“萧山区优秀班主任”。

《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老师们就放下了师德提升,我们每位教师将在今后的时期,更注重自己的教师形象,“道德体现于细节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积累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成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我们——人民教师,时常在注意自身对孩子对家长的影响。。

2、在开展“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中,我们担任语文学科培训的黄彩娣老师和担任数学学科培训的何伟良老师专门安排去年学期的开学教师报到的两天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学习了省特级教师海盐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邱月亮老师作的题为《提高学科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e环境下学科专题研修辅导讲座。

我校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培训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目标。在培训主体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主体参与者。学校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着眼于教师发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集中与分散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教师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扎实有效开展培训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材料《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专题研修》的理论与操作部分,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半年多来,我们既集中组织教师学习,又进行了学科分组培训,并与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反思与修正相结合,使培训更灵活,更有效。教师参训率达100%,有的教师因为临时有事或因公外出,不能参加培训,事后也必向同教研组的老师请教,补上所培训内容。每次集中培训后,要求每位教师再认真自学教材,摘录主要内容,写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为了鼓励教师把e环境下专题研修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师自制课件比赛,并参加了区里的评比,有两个课件获区一等奖,有7人的新课程案例课例和随笔被收录在《魅力新课堂》一书中,在区 “e环境下的学科专题研修与我的教学”的征文比赛中,我校韩东兴老师的文章获得二等奖。

3、在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专题学习中,我校首先做了培训学习的动员会,从指导思想、培训意义、重要程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因为学习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在安排学习时间的过程中,学校考虑到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于是决定采用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个人自学三结合的方法。学校利安排四次集中培训,利用每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分组研讨。根据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上课时间不同,分别组织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分散学习,这样安排,保证了每人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还不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还把这两们课的学习和学校教师的有效教学学习结合起来,邀请了区教研室主任徐和平老师作理论指导,开展了青年教师的“有效教学”大比武等活动。教师们通过学习交流、自查反思、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培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能力、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我们老师明白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贯穿课堂内外。认识到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切实将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限度的提升。;通过学习,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向专业型的人才转变有了载体。教师不单单只是会教学,未来的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的底蕴,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展开课题研究,不断实践,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会写各类的总结和调研报告等等,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靠拢。教师要会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会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查找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储备,做一个真正博学多才的人。;通过这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培训,教师领略到教育的大千世界,从而明确自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掌握多种学习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时代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开创新的教育新纪元。

(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策略

1、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两年来,学校通过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通过随时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增订了大量的教学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每学期还要求教师撰写以上的论文,每个月撰写教学随笔,定时交教科室,对优秀论文或教学随笔向区级以上推荐发表或萧山教育电子版上发表,两年来,我校有多人在区级及以上杂志上发表文章,在电子版上发表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这极大的促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做法对教师确立学校主流意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素质起到引领作用,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加强校本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

走出去,就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两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赴上海、宁波、杭州、绍兴、淳安、建德、温州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与会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我们积极争取承办学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使教师不走出校园也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与交流。我们聘请省语文教研员腾春友、省特级教师沈大安、杭州市小数会秘书长市教研员平国强、省特级教师徐和平等专家来校讲座、上课、辅导,为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础。

(2)开展师徒结对,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针对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师引进较多的特点,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们在“提升工程”培训中,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每名新教师由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指导要求,期末进行考核,作为对指导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的落实,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3)严格规范教研组计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各教研组制定好各自的计划,我校严格按计划进行,即使因为开会、放假等原因,也将推迟进行,每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记录。我们提出了基于团队协作的教学行动校本研修模式:“诊断——领悟——改进——提升”。在教学案例中诊断;在理论指领中领悟;在实践教学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校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每周有教学研讨课,我们的教学向同行开放,向家长开放。 “青年协作组”“组内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 “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学校为各年龄层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各教师积极参与,唱好教学实践的戏,使教师在活动中迅速成长。从05学年开始,校内各学科教研课每个学期开课节数超过60节,各教研组内业务研究的氛围浓厚。我们开展全校性的示范课、展示课等,通过不断的磨课、评课,各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同时,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华芳老师还代表我省到上海执教华东地区的观摩课,孔荷红、李永潮老师获省优质课二等奖,赵银芳老师获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为青年教师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由于我校的教研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所以教师们在收获了优秀成绩的同时,在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求教师们学会反思,并应用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效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好课多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等教学研究方式,促使我们教师提高。

三、我校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

1、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我校教师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学校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优秀教师也不断涌现,学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校现有萧山区级及以上名优教师21人,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校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各类业务比赛成绩显著,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飞跃。

2、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完成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 xx年度学校专任教师区级以上获奖和发表论文共8。

3、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专业成长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讨论。学习成绩优秀固然是好学生,但学习成绩有差异也完全正常,对学生来说,用功就是成功,坚持就是胜利。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歧视后进生,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专业的自我成长上,我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业提升的关系理解透彻,认真扎实地去做好这件事,听课、评课、讲座、随笔、理论学习乐此不疲,04、05、06学年我们都申报校本培训,并进行扎实的校本提升工程。在今年的6月份的校本培训验收中,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规范、资料完备、实效明显,受到进修学校主管老师的好评。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日益娴熟。

我校根据“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目标,充分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创设平台,今年6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电脑,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迅速提升,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平时上课时经常制作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在xx年的区课件比赛中,我校韩红燕老师制作的课件和韩东兴、俞炳娣老师合作制作的课件均获区一等奖。

5、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自从“提升工程培训”后“更上一层楼”。获奖达到300多人次,在、省级科技节竞赛中,我校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多人获奖。xx年,在《共建和谐家园》读书征文比赛中,我校田艳斐同学获得浙江省三等奖,另有4为学生在杭州市获奖。实施提升工程以来,我们学校先后被评为萧山区 “首届校本教研示范校”、“浙江省百年”、“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萧山区教育形象提升年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共建和谐家园”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

教师提升工程工作总结4篇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提升工程范文

  • 教师提升工程工作总结4篇
  • 教师提升工程工作总结4篇58人关注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