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小学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总结
小学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1937年12月,我们记住了一段悲怆的岁月,记住了‘30万’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为了牢记历史,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12月12-13日,xx小学开展“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中,学校政教处王向前主任在本周一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全体师生“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用实际行动来捍卫祖国的尊严。要求各班利用晨会课、班队课、信息技术课组织学生收看国家公祭日的视频,让孩子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以学校的电子屏为载体,宣传“勿忘国耻、强我中华”,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让学生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同时让同学们将这段惨痛的历史铭刻在心,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同学们更懂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蓦然回首,勿忘国耻;放眼未来,强我中华。
此次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被终结的鲜活生命,使全体师生认识到牢记历史深重灾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挺起时代脊梁。
第2篇 小学纪念第3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以下是关于小学纪念第3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范文两篇,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纪念第3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范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xx市团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市学联决定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xx小学为响应上级活动号召,联系学校实际情况,分年段开展活动。中低年级主要为网上签名寄语的征集,高年级开展了主题征文活动。
1、少先队主题会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班会,孩子们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后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强大,有力量抵抗任何外敌的侵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再一次发生。
2、主题征文征集活动
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阐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理解。孩子们通过对当年战争的探寻、反思,怀念为民族正义而战的先烈,铭记国耻,不忘振兴,激励国人奋发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积极参与投稿。
3、参与国家公祭网网上签名寄语、开展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诗词楹联诵读活动
学校广泛动员青少年学生登陆国家公祭网(网址:xx),在网上参与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活动。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9周年祭,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重温了那段悲痛的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小学纪念第3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范文,尽在1566范文网。
第3篇 小学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总结范文
1937年12月,我们记住了一段悲怆的岁月,记住了‘30万’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为了牢记历史,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12月12-13日,xx小学开展“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中,学校政教处王向前主任在本周一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全体师生“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用实际行动来捍卫祖国的尊严。要求各班利用晨会课、班队课、信息技术课组织学生收看国家公祭日的视频,让孩子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以学校的电子屏为载体,宣传“勿忘国耻、强我中华”,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让学生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同时让同学们将这段惨痛的历史铭刻在心,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同学们更懂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蓦然回首,勿忘国耻;放眼未来,强我中华。
此次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被终结的鲜活生命,使全体师生认识到牢记历史深重灾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挺起时代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