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好总结范文网
当前位置: > 总结大全 > 公司总结 > 项目总结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10:58:01 查看人数:13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

第一篇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 6550字

县2024年项目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措施加快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各项目建设业主的共同努力下,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首次超过12亿元,首次实现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支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44%的年增速,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计划完成情况

(一)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服务重点项目成效显着

今年,纳入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服务的重点项目30个,有年度投资计划的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为55314万元,推进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6个。全年开工项目24个,开工率为100%,完成投资60152万元,占计划的108.7%。铁矿项目、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支井河流域开发项目、黄土坡避让搬迁工程、野三关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县城至野三关高等级公路等6个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黄土坡避让搬迁工程争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神农溪小区已正式启动建设。

(二)全县调度项目建设增速明显

今年,纳入全县统一调度管理的项目72个,年度计划投资116520.5万元。全年开工项目68个,开工率为94.4%,完成投资117716.9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1%。在72个调度项目中纳入州级管理的项目3个,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6394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82%。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调度项目净增27个,年度投资净增31206万元,完成投资净增40719.1万元。从纳入调度管理的项目分类开工情况看,除节降耗技改、肠衣精加工、溪东灌区建设、宜巴公路改造三个项目未开工,其余项目全部开工,城建环保、国土及地灾治理、移民复建、社会发展、通讯、旅游等6类项目的开工率都达到100%,有55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由县商务局、财政局、水利局、安监局、粮食局、畜牧局、电力公司、开发区管委会等责任单位主管的工业及能源类项目16个,开工14个,开工率为87.5%,完成投资37419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8%;由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水保局、扶贫办、粮食局、烟草分公司等责任单位主管的农业类项目20个,开工19个,开工率为95%,完成投资25263.8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7%;由县环保局、城建局、水利局、等责任单位主管的城建环保类项目5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013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9.3%;由交通局、公路段、乡镇人民政府等责任单位主管的交通类项目14个,开工13个,开工率为93%,完成投资15315.25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6.6%;由县国土局、地灾治理中心等责任单位主管的移土培肥及地灾治理项目3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0368.8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2.5%;由县移民局主管的高切坡和移民复建工程2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50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1%;由县广电局、教育局、文体局、卫生局、建设局等责任单位主管的社会发展类项目7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105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6.3%;由旅游局、建设局等责任单位主管的旅游类项目3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487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由电信公司、联通公司主管的通讯类项目2个,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30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2%。

(三)全县综合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除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服务的重点项目和统一调度管理的重点项目以外,各部门还组织实施了76个综合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317.8万元,开工项目65个,开工率为85.5%,完成投资 14274.5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7.5%。

(四)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成果丰硕

今年,纳入全县重点储备并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有34个,现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或规划设计的有20个。尤其是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技集团委托资质单位全面启动了煤矸石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地质初详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图纸设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矿业设计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编制。6大颠覆性问题中,除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尚在争取外,其它问题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铁矿项目已由中技集团与山东莱钢签订了年产180万吨钢铁项目技术总承包协议书,与山东治金设计院签订了180万吨钢铁项目设计合同书。钢铁项目建议书、钢铁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年产50万吨铁精粉及炼钢试验项目初步设计、年产180万吨钢铁项目可研报告等已经编制完成。黄土坡避让搬迁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已原则同意黄土坡险区整体搬迁方案,目前正在完善规划,衔接省级配套资金落实的有关渠道,顺利启动了神农溪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野三关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已经批复总投资5404万元,其中:污水项目投资3569万元,垃圾处理项目投资1835万元,目前省发改委已经下达了第一批资金计划2830万元。大支坪垃圾处理项目正在申报建设用地预审文件。神农溪流域综合治理委托长江委正在进行规划编制,有望在明年纳入投资计划;县城至野三关高等级公路编制了项目建议书,并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 ,为挤进恩神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

(五)项目申报及资金争取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全县谋划、申报、争取、推介的各类项目达306个,截止到12月底,有资金到位的项目达119个,到位资金58958.3万元,其中,各类常规性项目77个,到位资金38806.3万元;企业投资项目22个,到位资金17203万元;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项目20个,到位资金2949万元,在全州排名第三。在项目申报争取及推介工作中,县项目办综合上级政策信息加强对项目库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梳理、优化储备项目169个,总投资135亿元,拟争取国家投资116亿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类项目4个,拟争取国家投资645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69个,拟争取国家投资20.7亿元;生态环境建设类项目10个,拟争取国家投资35亿元;医疗、教育、卫生文化类项目38个,拟争取国家投资42.5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类项目6个,拟争取国家投资39.6亿元;自主创新及结构调整类项目18个,拟争取国家投资5.4亿元;民政及社会保障类项目25个,拟争取国家投资7.5亿元。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2024年有52个项目可望取得投资计划。

(六)开发区及招商落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县委、县政府“一县双城”的经济发展布局,加快了巴东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开展。出台了《中共巴东县委巴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东工业园建设的决定》并完善了40多个配套文件,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州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6月26日省政府办公厅以鄂政办函〔2023〕45号文件批准筹建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使巴东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开发区土地储备总量达到了1107.6亩(其中国有土地205.88亩),完成了谭家村、劝农亭村300亩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报批土地270亩,累计报批土地达到630亩。完成拆迁房屋评估77户(累计134户),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39户,拆除房屋22户,20户拆迁户已开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920万元,完成步行东街50%的水稳层铺筑,丰业路、步行街的路基工程,步行东街、步行西街、丰业路、创业路的污水、雨水管涵安装完成60﹪,工业园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楼完成场平及基础工程。入园企业19家,其中转产、改制企业3家:三峡酒业公司、宝林软木公司、乾坤实业公司,新注册并投入生产的企业有3家:鸿顿金卡服饰公司、绿园环保公司、万顺矿业公司,正在进行前期建设的企业有13家:野之源食品公司、长友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时珍堂巴东药业公司、金源新型建材公司、正田包装公司、阅山硅科技公司、土家人农业开发公司、水布垭酒业公司、乾峰投资公司、福诚矿业公司、湖北成城钢铁公司、湖北成城能源公司、湖北成城矿业公司。据目前的建设进度,野之源公司、长友公司、土家人公司、阅山硅科技公司、时珍堂药业公司、金源建材公司均可在明年4月底前建成投产。

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新组建了巴东县厚德开发有限公司和巴东县招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领导班子与管委会交叉任职,相互配合,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今年纳入建设计划的12个招商落地项目除仓储物流、四星级宾馆、天然气供应、肠衣精加工4个项目以外,其余8个项目总体进展较快。其中荣盛服装有限公司的服装加工项目已于10月12日正式投产运营;从浙江镇海引进的1000只长毛兔种兔养殖项目已顺利落户,正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完善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支井河流域开发已完成企业登记注册,目前正在筹备开工前的有关工作。

二、主要工作特点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下,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开创项目工作新局面。

(一)新机制创新速度。一是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项目的新机制,打造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新速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按照“突出重点、分管对口、强化服务、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一名县级领导、带领一个牵头部门、组织一批相关单位、服务一个重点项目的领导服务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县四大家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承担难度最大的重点项目,将服务重点项目工作拿在手上抓,根据所服务重点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专班,深入调研,主持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协调督办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主动衔接招商签约项目的具体事宜,力促项目快启动、快建设,为全县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开工率首次达到100%,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8.7%。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6个重点项目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速度创我县历史新高。二是建立县直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取得全县项目投资的新业绩。县直各相关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工作积极主动,针对所负责项目的具体情况,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方案,狠抓目标落实,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县调度项目个数增长60%,开工项目个数增加28个,开工率增长5.5%,完成投资额增长52.9%。三是不断完善全县项目工作的综合管理机制,促使全县项目前期工作水平上新台阶。长期以来,项目前期工作是我县项目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软、散、乱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今年全县加强了项目前期工作综合协调力度,县项目办、发改局切实加大对政策信息的搜集与研究,全年印发《政策信息》45期,制发专题指导文件3个,加强对全县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各部门分块负责、对口牵头、相互支撑、紧密配合,切实加快了投资信息向项目储备的转化,并推动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实效。

(二)新理念促新突破。一是深化科学发展的理念,项目综合管理水平有新的进步。今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项目的综合管理,着力创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新格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全县项目工作的统筹力度,县项目办、发改局紧扣上级方针政策,加强综合调研和业务指导,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并不断加强项目督查与考评。年初县项目办根据全县项目工作综合管理机制分重点项目、调度项目、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申报争取几个方面下达年度投资及工作计划。与此同时建立了一月一统计,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调度的综合管理制度,年终对全县项目工作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评。与上年相比,项目管理的信息综合面更广、传递速度更快,工作的针对性更强、督查力度更大、成效更加明显。二是强化服务理念,优化环境有新成果。针对过去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转变作风,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两提高、两满意”创建活动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在重点项目建设领域中,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领导干部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要由过去建设业主请求支持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县直部门在服务重点项目中要由过去办不了、办不成转变为主动办、创造条件办,重点项目建设业主要由过去耗时耗力请求支持转变为一心一意抓建设、谋发展。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功能齐全、廉洁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县委、县政府组建了县行政服务中心,竭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清理归并行政审批事项,将涉及327个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的42个县直部门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45个独立窗口和5个综合服务窗口,在全州率先把电子监察系统融入电子审批全过程,实现了许可项目进入、审批权限授权、审批时效提升、全程代理服务、阳光交易规范、投诉受理督办“五个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投资者办项目路难跑、人难找的问题,受到了项目建设业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深化创新理念,推动项目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上下进一步树立抢抓项目工作的意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项目工作领导抓得早,计划衔接早,部署落实早。在去年年底县领导就对今年项目工作的开展提出初步思路,在实施项目工作绩效考评之时就对今年项目建设计划进行了衔接,年初在全县召开经济工作会之后及时组织召开了产业及项目工作会议,较之往年整整提前了几个月的时间,较早的启动赢得了全年工作上的主动;在争取中央新增投资的工作中,全县上下行动迅速,应对有力,取得全州第三的较好成绩;在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各部门还总结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举措,如县畜牧局在畜牧技术推广项目中,因地制宜创立了“1121”和林下养鸡模式,交通局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实行交叉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方法,发改局、财政局、移民局、商务局等单位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推行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超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举措等,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推动了项目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新举措建新氛围。一是县委、县政府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增强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二是全县加大对项目建设的宣传力度,县产业办、县项目办、县发改局创办了电视专栏《发展之路》,以开发报道、投资指南、一线传真三个版块深度报道全县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同时,与县新闻信息网络中心联合创建了产业及项目建设的专题网页,搭建全县项目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围绕项目建设加强了沟通、加深了理解、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形成了活力,全县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

三、主要困难及问题

(一)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今年,从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完成情况看,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农业及社会发展投资所占比重,达到31.8%,但离州委、州政府下达的5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调整投资、优化结构。

(二)前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年,全县的项目前期工作水平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项目谋划存在思想放不开、眼光不够远、力度不够大的问题,在已有的储备项目中,许多项目只编制了项目简介,未完成项目可研的编制,难以赢得项目推介、争取工作的主动。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费不足。突出表现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足,交通、工业等重大项目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所需资金额度较大,要取得项目争取工作的主动,必须超前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虽然,今年县财政对全县项目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从全县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需求来看,经费不足仍是制约前期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部分县直单位干部队伍在年龄及知识结构上出现断层现象,特别是交通、环保、畜牧等专业性较强的职能部门缺乏专业对口的项目工作人才,各部门对干部的后续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人才的流动性较差,知识的更新频率较低,影响了项目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综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对于全县产业及项目的综合、统筹力度,部门配合执行的力度还相当不够,主要体现在部分单位领导不够重视,组建的项目工作专班运行不畅,选配的项目工作人员不力,与项目工作联系不够紧密,领导与项目工作专班沟通较少,对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在项目谋划中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系统的规划,在建设管理中缺乏对项目建设业主及时的指导和服务,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全面准确的信息综合,影响了全县项目信息的综合效率,也形成了全县项目工作的不平衡。

总体来看,2024年的项目工作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2024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兴县”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为实现全县项目建设的新飞跃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 x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 8900字

一、项目背景

富平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九五”初期,饮水困难人数达6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以上。人畜饮水主要靠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贫乏,且均呈现高含盐、高含氟,高氟水、苦咸水分布面积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共涉及淡村、留古、到贤、流曲、王寮、华朱、刘集、杜村等1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40.08万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兴县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要兴富平先兴水,富平要富先富水”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九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振兴富平经济的首项基础工程,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推行项目带动战略,提出“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稳定解决、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建设这一德政、富民工程。

二、项目计划与完成情况

一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2000—2001年度,盛市下达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计划9处工程20个项目,解决6个乡镇18个行政村2.546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一、二批12个项目1.78万人,三批8个项目0.766万人。计划总投资768.92万元(一、二批532.32万元,三批236.6万元),其中国投423万元(一、二批293万元,三批130万元),地方配套345.92万元(一、二批239.32万元,三批106.6万元)。同时,下达二期计划共2个项目,解决2个乡镇2个村940人饮水困难,计划总投资28.1万元,其中国投15.5万元,地方配套12.6万元。一期三批(含二期)设计批复总投资253.76万元,其中国投138.5万元,地方配套115.26万元(含二期总投资25.85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8.75万元),解决0.86万人饮水困难。

我县饮水解困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项目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2000年4月开工,2003年11月底全面竣工。共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建设2000年4月开工,2002年6月底竣工,完成了一期2000年一、二批工程建设。共建成饮水工程5处,打配机井6眼,建管理站、配水站6处,房建1168平方米,围墙1092延米,塔池7座,加压站2座,架设高低压线路7.7公里,架设变压器5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49座,铺设管网33.85公里,移动土方4.24万立方,投工3.26万个工日,已解决4个乡镇12个村1.78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548.23万元,占计划总投资102.99%,其中国补293万元,占计划国投100%,地方配套255.23万元,占计划106.65%。

第二次建设2003年4月开工,11月底竣工。完成了2001年三批和2002年二期工程建设,共建饮水工程6处,打配机井3眼,建管理站4处,房建面积301平方米,塔池5座,加压站1座,架设高低压线路3.7公里,架设变压器2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72座,铺设管网28.87公里,围墙442延米,移动土方2.34万立方,投劳1.88万个工日。解决了5个乡镇10个行政村0.7824万人(韩村饮水776人在改水中)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258.5937万元,占批复总投资101.9%,其中国投138.5万元,占批复100%,地方配套120.0937万元,占批复104.19%(含二期总投资26.6874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9.5874万元,)。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建成的供水工程已全部投入试运营,入户率达到40%;落实了管护责任,成立了9处(含11个工程)供水管理站,其中县管工程2处,乡管工程9处,招聘管理人员20人;建成了华朱、西村、王庄、沟龙、师南等11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集中供水工程。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计委、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及盛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饮水项目列入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在项目建设前期,县政府及时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工作;县长贺韧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严忠民、水务局局长杜平任副组长,政府办、水务局、财政局、计划局、卫生局、电力局、国土资源局及项目区十四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并在县水务局下设办公室,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总工为技术总负责。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规划、年度计划,评审县批工程初步设计,监督工程资金,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组织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阶段检查验收和竣工初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县长贺韧多次深入施工一线,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办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乡镇多,资金筹集量大的情况下,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克难攻坚,落实群众自筹,协调解决征迁、占地问题和群众投工投劳,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责任。2003年4月22日,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县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进度表会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报账审批表会签、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县卫生局负责改水项目的监督管理、水质检测、改水工程进度表会签;县水务局是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主管部门(市水务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项目实施,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有关乡镇负责群众自筹的落实,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保障施工建设环境通畅。县项目办按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及时将县政府“关于2003年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下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并按照省市《细则》精神,印发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和富平县《关于下达2003年度农村饮改水项目群筹资金计划和投工投劳计划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制订了建设任务、标准、工期等具体措施,把项目建设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

(三)科学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富平县是一个贫困又缺水的农业大县,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前题和要求。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水利部《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中农村人饮困难“三个一”的标准,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建设到自然村公共给水点,有条件的村组供水到户,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学论证,对水源地水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对水质做了化验,结合富平实际提出了北部山区建水窖,川塬地区建集中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尽量采用“380岩溶水”作水源,实行水源共享,合理调配,集中连片供水的总体解决方案。按照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县项目办及时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会议,讨论项目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及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班子,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测,按照有关设计标准,精心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对主要供水设施蓄水池、加压站、水塔等的设计,严格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具体供水方案,因地制宜,坚持“水源共享,高水高供,低水低供,集中连片”的设计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齐全,突出我县饮水项目工程设计特点。按照分级审批程序,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全部通过了市、县专家组评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县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等盛市有关文件;向各成员单位和项目乡镇印发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给施工队、技术员、监理等转发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建设管理文件。从组织机构、项目管理、计划与资金管理、奖罚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易于操作的明确规定,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卡制度,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卡片内容明确了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制度,做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资金以群筹为主,国家投资为辅,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盛市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对一期一、二批项目根据工程的难易程度,进行了个别调整;一期三批(含二期井通、西河)项目按批复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投资任务。共完成投资806.8237万元,其中国投431.5万元,地方配套375.3237万元。解决了2.5624万人的饮水困难。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设立了农村饮水项目资金专户,项目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家投资资金的使用,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组织水务、计划、财政部门进行查验,汇签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审批表,由县水务局在市水务局报账支付,国投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管材、水源井、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土建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为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项目办将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并结合项目区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对自筹资金采取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赔偿、电力设施、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投工投劳等以劳折价形式记入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按受益村落实,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计划全部落实后,项目办方可安排工程施工。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工程进度,并由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监督,确保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五)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项目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包干,部门领导负责,一名技术员把关,有关单位和乡镇积极配合,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县水务局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及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及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证、设备、技术力量、业绩、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等进行严格审查,选择有资质的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施工。单项工程,项目办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机井、土建、安装施工合同13份,合同金额113.95万元;与供应商签订了管材合同4份,合同金额24.55万元。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抽调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食宿在工地,严格按设计施工;并聘请具有监理资质、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水利监理工程师2名,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在水源建设方面,对新打水源井出水量进行了抽水试验,确保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工程施工程序进行,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检,整体项目进行终检;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实行接收货验收签证;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实行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pvc管材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县政府采购中中心同意,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进行了统一邀请招标采购,在资质审查中,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营业证,生产合格许可证,选择正规企业产品。对所采购管材,认真核查出厂合格证,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签证制度,并按材料出入库进行管理。

(六)认真检查,严把项目验收关。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按照《农村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和《农村人畜饮水项目阶段性监测与评估暂行办法》,工程建设实行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签证,单项工程竣工初验签证或竣工验收签证制度。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承包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签证;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或申请,由县水务局项目办收集核对,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报县项目办验收;单项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报县水务局项目办审核,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价,由县项目办收集编制竣工资料,组织水利、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按建设规模、投资、工程量、工程效益、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竣工初验或验收。填写单项工程竣工初验鉴定书或竣工验收鉴定书。通过初验或竣工验收,所建11处工程质量总体评价为优良,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配套设施齐全,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水质符合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国补资金足额到位,地方配套按计划落实;竣工资料齐全,按村建档建卡;落实管护责任,水费征收合理,工程效益显著。目前,工程全部成立了管理站,有专人管理,制度健全,引水入户率总体已达30%,运行良好,群众十分满意。同时,盛市、县电视台、《渭南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就富平县饮水工程作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该项目工程是关心人民疾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七)加强管理,发挥工程效益。工程竣工后,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县水务局及时下达了《关于成立饮改水工程管理机构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和《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护责任书》,确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合理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县水务局委托县水管站负责全县乡村供水管理工作,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在县水务局指导下成立饮水工程管理站进行管理;一个村或几个村集中供水工程,县水务局委托乡(镇)供水站或乡(镇)水管站进行管理,供水站站长是工程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该站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维修和安全运行。项目工程建成后,成立了杨坡供水管理站负责华朱供水工程,西村供水工程并入流曲供水管理站管理,属县管工程;王庄、沟龙等9处供水工程委托所在地乡镇政府水管站管理,属乡管工程。在管理人员落实后,先后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在水源与水利工程、农村自来水、卫生防疫、水质监测、财务支收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实行供水水源水质定期通报当地政府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严格水费收缴,实行抄表到户,按表结算,接受用户监督;水费标准由供水企业根据供水成本核定,报水务局审核,经县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目前,由于工程刚刚建成,现处于试运行阶段,制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尚未确定,试运行期执行临时水价,待运行正常后,根据运行成本报请县水务局和物价局进行水价审批。工程运行正常后,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严格水费收支管理。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在不影响本工程维修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县水务局有权对饮水工程的折旧费和大修费进行工程间调配,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供水事业持续发展。

四、项目效益和影响

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充分体现了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通过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告别了以往“十里八里挑一担,全家老少喝三天”,且每家每户至少需固定一个强壮劳力挑水担水的历史。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节省的劳力或务农、或利用农闲进行劳务输出打工,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共解决了农村2.5624万人的饮水困难,按项目区每户每天拉水投劳0.3个工日,拉水天数为100天,每个工日按15元计算,年可节省劳力费288.27万元。

(二)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通过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项目区群众吃水难问题,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确保人畜饮水前提下,积极为农民发展养殖业服务,共养鸡5万只,增加收入16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2元;养羊、养猪、养牛1500头,增加收入4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2元,人均收入从1000元增加到1170元。促进了农村家禽和畜牧业的发展。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共可灌溉农田150亩,改变了旱源无水的历史,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果园林50亩;使农作物增产增收,据统计数据表明:灌溉一次的麦田,平均亩产370公斤,亩增产16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50元水费)110元左右;灌溉两次的麦田,平均亩产450公斤,亩增产24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70元水费)175元左右。

(四)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饮水解困是当前农村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的改善,也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其核心就是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我县项目区饮水解困工程的具体实施,改变了农村的基础建设,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我们水利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谋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促进了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实施,建成了一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是饮水解困工程的典范工程、样板工程。落实了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成立了管理站,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理顺了产权关系,明确了管理责任,实行定岗定员、目标考核、效益挂钩责任制,并解决了人员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农村饮水事业发展乃至整个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项目评价

我县饮水解困项目建设按照盛市下达的项目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项目计划和效益计划。所建工程均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正常后,受到群众赞扬。我们认为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国家决定实施饮水解困项目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解决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紧迫、最实际的工作。实践证明,中央决策是正确的和英明的。

(二)饮水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人民群众彻底摆脱饮水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减少了疾病发生,节约了药费开支,解放了劳动力,并以此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组织保证是关键。由于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贫穷落后地区,饮水工程实施难度大,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职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分开向社会承诺。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机构层次高,权威性强,才能使这一富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四)饮水工程实行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的供水形式,才能使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多年来从供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我县实际的一条经验。我县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充分利用丰富地区水资源,进行水源总体工程建设按长远规划一次到位,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供水工程效益。

(五)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饮水工程管理以管护责任书形式,落实了管护责任,明确了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有利于群众受益,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了建后工程管理,防止了已经解困的群众重新返困。

(六)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就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贫困地区的饮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问题,而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行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精神,努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第三篇 县项目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1900字

县项目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财源”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深入推进项目年”工作目标,以开展“工业创新年”为载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抓项目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为确保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县先后下达了青委发〔200_〕3号和7号文件,明确各乡镇、部门项目工作内容,并按照市目标调整要求,又下达了青委发[200_]106号文件,及时调整项目工作目标。同时,坚持重点项目领导包抓,部门主抓工作制度。对每个项目都排出了形象进度,分解细化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到各项目责任单位。县领导经常深入重点项目一线检查、指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建设。

(二)强化指导,加强培训。我县于4月5日邀请省发改委和省工程咨询院编制来我县,对相关部门就项目的编制、工程管理和农村金融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了项目编制的针对性和工程实施的监管性。为提高我县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质量,又于12月25日,召开了09年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培训会。

(三)加强管理,强力推进。一是加强项目信息报表收集力度,按照月有通报、半年有小结、年有总结的要求,全年共出刊《项目工作通报》12期,上报项目工作信息信息2、三产工作简报1和经济运行分析。二是制定了党政领导和部门联系项目制度、成长型企业培育制度、八大特色工业园联系制度等,形成一套全县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工作全面细致的考核体系。三是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重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跟踪服务工作。

(四)勤跑肯跑,抓好争取。积极到省、市发改委、财政厅(局)了解国债和财政资金的具体投向,围绕上级政策,精心规划、筛选、论证、包装、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项目22个,争取各类资金3966多万元,有力带动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

(五)精心筛选,搞好储备。精心筛选和储备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建立了重大项目储备库,为全县经济的长足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二、各项指标主要完成情况

全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52.01%,完成市调整目标任务的103%。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新开工和续建68项,完成投资8.53亿元,同比增长51.78%,完成调整目标任务的106.6%。其中:工业技改投入6.1亿元,同比增长55.94%。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和续建37项。

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久源实业的技改5万吨/年酒精生产线等4个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2731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1.65亿元的165.5%。

市级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四星级宾馆”已完成投入152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01.3%;“用九生态园”完成投入130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30%。

市定三年翻番企业完成情况:丹甫制冷的100万台压缩机生产线等1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854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4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受要素制约严重。部分项目受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的制纸,影响了部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2、对全县经济具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偏少。

3、前期费用缺乏,导致部分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进展缓慢。

四、2024年项目投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落实工作责任。把明年项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部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投入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项目投资工作作为各乡(镇)、部门的中心工作来抓。继续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力争形成更多投资量,加强项目用地和融资协调,确保项目落地。对航电工程、修兰线扩建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要切实加强跟踪落实,促使项目加快建设。同时,要加大对丹甫压缩机生产线等3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和四星级宾馆等3个市级重点三产项目的督查力度。

(三)抓好项目策划,提高招商引资效果。工业上围绕我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从产业链延伸上,积极包装策划项目。一产上围绕“椪柑”、“竹编”、“一村一品”和三村建设谋划项目。三产上围绕“东坡初恋地”、“中国竹艺之乡”进行包装策划项目。

(四)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强同省、市的衔接,重点从社会事业建设、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同时,加大部门对上争取工作的指导力度和督查力度。

(五)为企业、项目服好务。进一步缓解瓶颈制约,在用地、融资、能源方面加强协调服务,继续深化软环境建设,落实“首办责任制”。

(六)加强项目督查。采取现场督查、项目通报等形式进行督查,推进项目实施。对重点项目中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采取逐一督查,强力推进项目落实

第四篇 县卫生项目办公室2023年工作总结 3800字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卫生ⅷ项目办公室XX年工作总结

XX年,我县卫生ⅷ项目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项目办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____、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县委、政府《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XX年项目活动计划的安排,以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为主线,以保证特困人群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实施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重点卫生干预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项目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贯彻落实新的农村卫生政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为认真贯彻____、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县委、政府于XX年10月出台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秀山委发〔XX〕46号),明确了乡镇卫生机构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由县财政实行差额预算。为确保乡镇卫生院转体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了乡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人员的清理认定工作,与县人事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乡镇卫生院有人员处理及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对乡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合同制人员进行了聘任上岗考试考核工作,46人按要求办理退休手续,176人通过考试考核,作为县级财政差额预算的卫生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的改革,稳定了乡镇卫生队伍,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快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实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发展得到加强

一是根据《重庆市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改革任用领导人员制度,实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中心乡卫生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人,职工全员聘用的管理措施。二是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高乡镇卫生队伍素质。按照县编委下达的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结合我县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人员补充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来补充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逐步缓解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的状况。三是严把卫生人员准入关。按照我县乡镇卫生人员补充计划,经报请县委、政府同意补充60人。为规范卫生部门进人渠道,优化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重庆市人事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新增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卫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聘用办法的规定》,对新进人员一律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实施之中。

(三)狠抓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特困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

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本项目设计要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根据项目指导原则和市项目办的统一部署,严格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重新确定医疗救助对象10240户26892人,占总农业人口的 5 %,确保了真正贫困的人群享受医疗救助。加大了医疗救助的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各乡镇卫生院将医疗救助内容公开上墙,对医疗救助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公布,增加了医疗救助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今年,有30 个乡的医疗救助对象利用医疗救助金,占总乡镇的93.8 %,有医疗救助对象681人次持证就医,其中:住院515 人次,计免、孕保33人,门诊133人次,共发生医疗总费用30.14 万元,项目补偿14.8万元,为群众减免医药费17.9万元。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利用率为2.53 %,比去年提高1.04 %。拟定了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做好了卫生ⅷ项目特困人口医疗救助与民政部门实施的农村医疗救助接轨的前期工作。

(四)突出工作重点,卫生服务提供系统逐步改善

1、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开始启动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功能,我们在涌洞乡开展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成功的基础,拟定《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方案》,经县政府15次常委会审议同意,从XX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明确了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乡村医生实行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补助。并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调整村卫生室,由原来的426个调整为214个,组织村卫生人员参加了执业注册培训、考试,210人考试合格,115人免试,落实村卫生室业务用房8600平方米,其中由乡村投资建设1500平方米,乡村医生私房7100平方米,为明年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打下了基础。《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方案》的出台得到了重庆市项目办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重庆市基层卫生信息刊发。

2、卫生服务质量评价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国外贷款办公室,市项目办的统一安排,继续在龙池镇中心卫生院、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工作,两个乡卫生院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按照《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自查自评,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制定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评价指标提供了参考。

3、临床诊疗服务行为日趋规范

继续实施项目颁布的《基本用药目录》、《临床诊疗规范》和《转诊制度》。各乡镇卫生院将基本用药目录规范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基本用药目录以内的药品使用达90%以上。严格按照《临床诊疗规范》为群众进行诊治,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实行由村到乡、乡到县的三级转诊制度,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有27个乡镇卫生院,182个村卫生室实施基本用药目录,24个乡镇卫生院使用标准临床诊疗规范,27个乡镇符合院内感染控制要求。

4、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实施

根据新的农村卫生政策,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依法行使卫生管理和监督职责,从今年8月起,对长期经营亏损、管理不善的梅江镇中心卫生院实行能人领办的管理方式。

5、乡镇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了乡镇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选送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能力和服务质量。据统计,今年选送35 人外出进修。其中到市级进修13 人,到县级进修22 人,县级举办培训班18 期,培训乡镇卫生人员1138人次,各乡镇召开例会209次,培训乡村卫生人员3628人次。

6、在中和镇、清溪场镇开展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建设

(五)重点卫生干预效果明显

按照项目第二阶段重点卫生干预指导原则,我县选择了计划免疫、生殖健

康和新生儿保健、高血压预防和学校肠道驱虫四个方面的内容。为做好以上工作,我们以加强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乡镇防保人员业务素质为切入点,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保证了整个重点卫生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计划免疫、妇幼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为91.43 %,比去年上升0.44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1.9 %,比XX年提高19.52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1.56 %,比去年上升2.4%,新法接生率为86.71%,比去年上升0.17%,住院分娩率48.01 %,比去年上升4.4%。高血压预防和学校肠道寄生虫控制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完成了试点乡试点村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全年免费为91800 名35岁以上的就诊病人测量了血压,对5324名高血压病人实行了建卡管理。免费对全县7.5万名6—12岁学生进行了集体驱虫,学生寄生虫感染率由驱虫前的95.62 %下降至21.62 %。

(六)强化信息管理,信息的指导作用逐步发挥

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信息队伍的建设和信息室的建立工作。根据乡镇卫生院信息人员素质状况,重新调整、充实了一批年轻、业务能力强的信息人员,举办乡镇信息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乡镇信息人员70人次,建立和完善了乡镇信息台帐和信息室,建立率达100%。开展了卫生ⅷ项目监督评价工作,对XX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指导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加强项目土建工程、设备的管理,制定了土建维护计划和设备管理制度,对_光机、b超、心电图等大型设备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八)加强项目管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将项目工作与日常卫生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方法,实行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的管理措施。二是保持项目办工作人员的稳定,充实县级项目专家2人,保证专家技术指导作用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制定了《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接受县审计局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均无挪用、滥用现象。四是组织开展了2次较大规模的综合督导,县级项目官员、专家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督导86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卫生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不高。

(二)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紧缺、设备简陋,虽通过项目实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三)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十分拮据,虽然从民政、扶贫等方面争取到了一定配套资金,但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仍然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四)特困人群经济困难,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较低。

(五)普通乡卫生院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XX年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做好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发展,补充乡镇卫生人员。

(二)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三)理顺村卫生组织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卫生服务的整体能力。

(四)以加强乡、村卫生人员培训为重点,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五)努力实施重点卫生干预,提高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六)积极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

(七)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促进项目实施。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 县项目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1850字

今年,我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财源”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深入推进项目年”工作目标,以开展“工业创新年”为载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抓项目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为确保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县先后下达了青委发〔200_〕3号和7号文件,明确各乡镇、部门项目工作内容,并按照市目标调整要求,又下达了青委发[200_]106号文件,及时调整项目工作目标。同时,坚持重点项目领导包抓,部门主抓工作制度。对每个项目都排出了形象进度,分解细化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到各项目责任单位。县领导经常深入重点项目一线检查、指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建设。

(二)强化指导,加强培训。我县于4月5日邀请省发改委和省工程咨询院编制来我县,对相关部门就项目的编制、工程管理和农村金融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了项目编制的针对性和工程实施的监管性。为提高我县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质量,又于12月25日,召开了09年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培训会。

(三)加强管理,强力推进。一是加强项目信息报表收集力度,按照月有通报、半年有小结、年有总结的要求,全年共出刊《项目工作通报》12期,上报项目工作信息信息2、三产工作简报1和经济运行分析。二是制定了党政领导和部门联系项目制度、成长型企业培育制度、八大特色工业园联系制度等,形成一套全县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工作全面细致的考核体系。三是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重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跟踪服务工作。

(四)勤跑肯跑,抓好争取。积极到省、市发改委、财政厅(局)了解国债和财政资金的具体投向,围绕上级政策,精心规划、筛选、论证、包装、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项目22个,争取各类资金3966多万元,有力带动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

(五)精心筛选,搞好储备。精心筛选和储备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建立了重大项目储备库,为全县经济的长足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二、各项指标主要完成情况

全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52.01%,完成市调整目标任务的103%。其中:工业生产性项目新开工和续建68项,完成投资8.53亿元,同比增长51.78%,完成调整目标任务的106.6%。其中:工业技改投入6.1亿元,同比增长55.94%。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和续建37项。

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久源实业的技改5万吨/年酒精生产线等4个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2731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1.65亿元的165.5%。

市级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四宾馆”已完成投入152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01.3%;“用九生态园”完成投入130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30%。

市定三年翻番企业完成情况:丹甫制冷的100万台压缩机生产线等1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854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4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受要素制约严重。部分项目受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的制纸,影响了部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2、对全县经济具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偏少。

3、前期费用缺乏,导致部分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进展缓慢。

四、2024年项目投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落实工作责任。把明年项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部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投入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项目投资工作作为各乡(镇)、部门的中心工作来抓。继续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力度,力争形成更多投资量,加强项目用地和融资协调,确保项目落地。对航电工程、修兰线扩建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要切实加强跟踪落实,促使项目加快建设。同时,要加大对丹甫压缩机生产线等3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和四宾馆等3个市级重点三产项目的督查力度。

(三)抓好项目策划,提高招商引资效果。工业上围绕我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从产业链延伸上,积极包装策划项目。一产上围绕“椪柑”、“竹编”、“一村一品”和三村建设谋划项目。三产上围绕“东坡初恋地”、“中国竹艺之乡”进行包装策划项目。

(四)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强同省、市的衔接,重点从社会事业建设、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同时,加大部门对上争取工作的指导力度和督查力度。

(五)为企业、项目服好务。进一步缓解瓶颈制约,在用地、融资、能源方面加强协调服务,继续深化软环境建设,落实“首办责任制”。

(六)加强项目督查。采取现场督查、项目通报等形式进行督查,推进项目实施。对重点项目中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采取逐一督查,强力推进项目落实

第六篇 县农村改水项目工作总结 9300字

工 作 总 结

一、 项目背景

__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九五” 初期,饮水困难人数达6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以上。人畜饮水主要靠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贫乏,且均呈现高含盐、高含氟,高氟水、苦咸水分布占总面积的50%以上,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兴县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要兴__先兴水,__要富先富水”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九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振兴__经济的首项基础工程,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从XX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推行项目带动战略,提出“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稳定解决、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建设这一德政、富民工程。

二、项目计划与完成情况

氟病区改水项目省、市下达我县XX年度项目计划共18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303.5万元,其中国投838.6万元,地方配套464.9万元。设计批复总投资1196.76万元,其中国投845.6万元,地方配套351.16万元。解决淡村、宫里、留古等11个乡镇19个行政村 3.9001万人的饮水困难。

我县氟病区改水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下达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项目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XX年4月开工,XX年11月底竣工。完成总投资1244.8959万元,占批复总投资的104.02%,其中国投845.6万元,占批复的100 %,地方配套399.2959万元,占批复的113. 71 %。共建成防氟改水工程15处,打配机井14眼,建管理站10处,房建面积1898.75平方米,围墙1584延米,塔池11座,加压站3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14.4公里,安装变压器10台,铺设管网241.31公里,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226座,移动土方18.96万立方米,投劳7.38万个工日,解决了3.9777(含韩村饮水776人)万人的饮水问题。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建成的供水工程已全部投入试运营,入户率达到30%以上;落实了管护责任,成立了10处(含15个工程)供水管理站,其中县管工程4处,乡管工程11处,招聘管理人员20多人;建成了东刘、西盘、韩村、大众、原里等十几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集中供水工程。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计委、水利部、卫生部《地方性氟砷病防治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改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防氟改水项目列入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在项目建设前期,县政府及时将“__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__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工作;县长贺韧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严忠民、水务局局长杜平任副组长,政府办、水务局、财政局、计划局、卫生局、电力局、国土资源局及项目区十四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并在县水务局下设办公室,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总工为技术总负责。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规划、年度计划,评审县批工程初步设计,监督工程资金,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组织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阶段检查验收和竣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县长贺韧多次深入施工一线,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办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乡镇多,资金筹集量大的情况下,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克难攻坚,落实群众自筹,协调解决征迁、占地问题和群众投工投劳,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责任。XX年4月22日,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县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进度表会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报账审批表会签、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县卫生局负责改水项目的监督管理、水质检测、改水工程进度表会签;县水务局是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主管部门(市水务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项目实施,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有关乡镇负责群众自筹的落实,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保障施工建设环境通畅。县项目办按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及时将县政府“关于XX年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下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并按照省市《细则》精神,印发了《__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和__县《关于下达XX年度农村饮改水项目群筹资金计划和投工投劳计划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制订了建设任务、标准、工期等具体措施,把项目建设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

(三)科学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__县是一个贫困又缺水的农业大县,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前题和要求。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水利部《地方性氟砷病防治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中农村人饮困难“三个一”的标准,采用集中连片

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建设到自然村公共给水点,有条件的村组供水到户,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学论证,对水源地水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对水质做了化验,结合__实际提出了北部山区建水窖,川塬地区建集中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尽量采用“380岩溶水”作水源,实行水源共享,合理调配,集中连片供水的总体解决方案。按照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县项目办及时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会议,讨论项目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及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班子,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测,按照有关设计标准,精心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对主要供水设施蓄水池、加压站、水塔等的设计,严格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具体供水方案,因地制宜,坚持“水源共享,高水高供,低水低供,集中连片”的设计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齐全,突出我县改水项目工程设计特点。按照分级审批程序,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全部通过了市、县专家组评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县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等省、市有关文件;向各成员单位和项目乡镇印发了《__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给施工队、技术员、监理等转发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建设管理文件。从组织机构、项目管理、计划与资金管理、奖罚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易于操作的明确规定,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卡制度,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卡片内容明确了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制度,做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县氟病区改水项目资金以群筹为主,国家投资为辅,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省、市下达项目投资计划,按批复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投资任务。完成总投资1244.8959万元,其中国投845.6万元,地方配套399.2959万元。解决了3.9777万人的饮水困难。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设立了农村改水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家投资资金的使用,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主要用于工程管材、水源井、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土建主体工程建设;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组织水务、计划、财政、卫生部门进行查验,汇签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审批表,由县水务局在市水务局报账支付。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为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项目办将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并结合项目区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对自筹资金采取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赔偿、电力设施、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投工投劳等以劳折价形式记入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按受益村落实,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计划全部落实后,项目办方可安排工程施工。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工程进度,并由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监督,确保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五)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项目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包干,部门领导负责,一名技术员把关,有关单位和乡镇积极配合,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县水务局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及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及时成立了“__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证、设备、技术力量、业绩、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等进行严格审查,选择有资质的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施工。单项工程,项目办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机井、土建、安装施工合同42份,合同金额516.84万元;与供应商签订了管材、部分水泵合同13份,合同金额328.76万元。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抽调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食宿在工地,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在水源建设方面,对新打水源井出水量进行了抽水试验,确保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同时配合市、县防疫站对水源井水质进行了采样化验,出据的水质检验报告单全部符合防氟改水标准,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工程施工程序进行,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检,整体项目进行终检;同时大胆合理尝试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赵坡改水工程利用“380岩溶水”作为水源,水温42℃左右,输水主管道采用柔性伸缩短管连接。实践证明,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输水管道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还聘请了具有监理资质、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水利监理工程师2名,进行工程质量监理。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实行接收货验收签证;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实行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pvc管材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县政府采购中中心同意,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进行了统一邀请招标采购,在资质审查中,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营业证,生产合格许可证,选择正规企业产品。对所采购管材,认真核查出厂合格证,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签证制度,并按材料出入库进行管理。

(六)认真检查,严把项目验收关。农村氟病区改水项目,按照《氟砷病区改水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工程建设实行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签证,单项工程竣工初验签证或竣工验收签证制度。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承包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

填写分部分项工程签证;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或申请,由县水务局项目办收集核对,填写单位工程验收签定书,报县项目办验收;单项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报县水务局项目办审核。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价,由县项目办收集编制竣工资料,组织水利、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按建设规模、投资、工程量、工程效益、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竣工初验或验收。填写单项工程竣工初验鉴定书或竣工验收签证书。通过初验或竣工验收,所建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配套设施齐全,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国补资金足额到位,地方配套按计划落实;竣工资料齐全,按村建档建卡;落实管护责任,水费征收合理,工程效益显著,均达到良好以上标准。目前,全部工程成立了管理站,有专人管理,制度健全,引水入户率总体已达30%,运行良好,群众十分满意。同时,省、市、县电视台、《渭南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就富平县改水工程作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该项目工程是关心人民疾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七)加强管理,发挥工程效益。改水项目工程竣工后,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县水务局及时下达了《关于成立饮改水工程管理机构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和《__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护责任书》,确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合理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县水务局委托县水管站负责全县乡村供水管理工作,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在县水务局指导下成立饮改水工程管理站进行管理;一个村或几个村集中供水工程,县水务局委托乡(镇)供水站(或乡(镇)水管站进行管理,供水站站长是工程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该站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维修和安全运行,工程建成后,赵坡供水工程并入杨坡供水管理站,北耕供水工程并入流曲供水管理站管理,大众、原里改水工程并入三寨供水管理站,属县管工程;西盘、淡村、东刘等11处供水工程委托所在地乡镇政府水管站管理,属乡管工程。在管理人员落实后,先后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在水源与水利工程、农村自来水、卫生防疫、水质监测、财务支收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实行供水水源水质定期通报当地政府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严格水费收缴,实行抄表到户,按表结算,接受用户监督;水费标准由供水企业根据供水成本核定,报水务局审核,经县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目前,由于工程刚刚建成,现处于试运行阶段,制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尚未确定,试运行期执行临时水价,待运行正常后,根据运行成本报请县水务局和物价局进行水价审批。工程运行正常后,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严格水费收支管理。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在不影响本工程维修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县水务局有权对改水工程的折旧费和大修费进行工程间调配,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供水事业持续发展。

四、项目效益和影响

我县农村氟病区改水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充分体现了氟病区改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氟病区改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告别了以往“十里八里挑一担,全家老少喝三天”,且每家每户至少需固定一个强壮劳力挑水担水的历史。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节省的劳力或务农、或利用农闲进行劳务输出打工,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共解决了农村3.9777 万人的饮水困难,按项目区每户每天拉水投劳0.3个工日,拉水天数为100天,每个工日按15元计算,年可节省劳力费447.49万元。东刘改水工程解决了1980人的饮水困难,入户率90%,按项目区每户每天拉水投劳0.3个工日,拉水天数为100天,每个工日按15元计算,年可节省劳力费22.28万元。节省的劳力主要从事造纸等手工制造业,增加收入65万元。人均收入从1400元增加到1600元。

(二)减少了疾病,确保了群众的身心健康。通过氟病区改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饮用上了符合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优质、安全、卫生水,告别了以往饮用含氟量高、不卫生水的历史,大大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确保了群众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尤其是保护了农村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已建成的15处供水工程,39777人告别了吃高氟水、不卫生水的历史;每人医药费年均按30元计算,年节约医药费119.33万元。

(三)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通过防氟改水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项目区群众吃水难问题,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确保人畜饮水前提下,积极为农民发展养殖业服务,共养鸡6万只,增加收入19.2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8元;养羊、养猪、养牛1500头,增加收入4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2元,人均收入从1000元增加到1170元。促进了农村家禽和畜牧业的发展。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共可灌溉农田150亩,改变了旱源无水的历史,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果园林50亩;使农作物增产增收,据统计数据表明:灌溉一次的麦田,平均亩产370公斤,亩增产16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50元水费)11

0元左右;灌溉两次的麦田,平均亩产450公斤,亩增产24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70元水费)175元左右。

(四)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氟病区改水是当前农村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解决农村饮用高氟水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的改善,也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农村落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就是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我县项目区防氟改水工程的具体实施,改变了农村基础建设,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我们水利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谋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促进了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我县农村防氟改水工程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实施,建成了一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是防氟改水工程的典范工程、样板工程。落实了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成立了管理站,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理顺了产权关系,明确了管理责任,实行定岗定员、目标考核、效益挂钩责任制,并解决了人员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发展乃至整个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项目评价

我县氟病区改水项目工程建设按照省市下达的项目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项目计划和效益计划。所建工程均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正常后,受到群众赞扬。我们认为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国家决定实施氟病区改水项目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解决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紧迫、最实际的工作。实践证明,中央决策是正确的和英明的。

(二)氟病区改水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人民群众彻底摆脱饮水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减少了疾病发生,节约了药费开支,解放了劳动力,并以此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组织保证是关键。由于农村改水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贫穷落后地区,改水工程实施难度大,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职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分开向社会承诺。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机构层次高,权威性强,才能使这一富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四)改水工程实行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的供水形式,才能使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县多年来,从供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我县实际的一条经验。我县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充分利用丰富地区水资源,进行水源总体工程建设按长远规划一次到位,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供水工程效益。

(五)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改水工程管理以管护责任书形式,落实了管护责任,明确了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有利于群众受益,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了建后工程管理,防止了已经解困的群众重新返困。

(六)解决氟病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就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贫困地区的饮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问题,而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行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精神,努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后续活动

“九五”初,全县饮水困难62.58万人,通过实施“甘露工程”、“人饮解困”、“防氟改水”等项目,已解决了45.13万人的饮水问题,剩余17.45万人。近年来,因水源干涸新增资源性缺水人口1.14万人,其中涉及沿山一带7个乡镇22个村0.54万人和石川河沿岸5个乡镇15个村0.6万人;因原建防氟改水的水窖工程老化失修,致使部分川塬地区9个乡镇25村2.76万人重返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共计新增饮水困难3.9万人。目前我县实际上还有21.35万人(苦咸水12.9万人,氟水3.2万人,缺水5.25万人)的饮水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力度,促进农村改水任务早日完成,为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供饮水安全保障。

由于我县浅层水资源贫乏,且含氟量、总含盐量高,而县内的“380岩溶水”资源的开采利用投资量太大;对于项目而言,投资标准则相对偏低,在实施水源工程建设中,投资缺口较大,给建设单位和项目工程背上了沉重包袱。恳请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上给予优惠和支持。

二○○四年四月

第七篇 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 8950字

富平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

工 作 总 结

一、 项目背景

富平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

6、全国的1/12。“__” 初期,饮水困难人数达6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以上。人畜饮水主要靠浅层地下水,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贫乏,且均呈现高含盐、高含氟,高氟水、苦咸水分布面积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共涉及淡村、留古、到贤、流曲、王寮、华朱、刘集、杜村等1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40.08万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兴县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要兴富平先兴水,富平要富先富水”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__”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水利事业作为振兴富平经济的首项基础工程,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从XX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推行项目带动战略,提出“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和“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稳定解决、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力建设这一德政、富民工程。

二、项目计划与完成情况

一期农村饮水解困项目,XX—XX年度,省、市下达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计划9处工程20个项目,解决6个乡镇18个行政村2.546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

一、二批12个项目1.78万人,三批8个项目0.766万人。计划总投资768.92万元

一、二批532.32万元,三批236.6万元),其中国投423万元

一、二批293万元,三批130万元),地方配套345.92万元

一、二批239.32万元,三批106.6万元)。同时,下达二期计划共2个项目,解决2个乡镇2个村940人饮水困难,计划总投资28.1万元,其中国投15.5万元,地方配套12.6万元。一期三批(含二期)设计批复总投资253.76万元,其中国投138.5万元,地方配套115.26万元(含二期总投资25.85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8.75万元),解决0.86万人饮水困难。

我县饮水解困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设计批复,参照项目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于XX年4月开工,XX年11月底全面竣工。共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建设XX年4月开工,XX年6月底竣工,完成了一期XX年

一、二批工程建设。共建成饮水工程5处,打配机井6眼,建管理站、配水站6处,房建1168平方米,围墙1092延米,塔池7座,加压站2座,架设高低压线路7.7公里,架设变压器5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49座,铺设管网33.85公里,移动土方4.24万立方,投工3.26万个工日,已解决4个乡镇12个村1.78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548.23万元,占计划总投资102.99%,其中国补293万元,占计划国投100%,地方配套255.23万元,占计划106.65%。

第二次建设XX年4月开工,11月底竣工。完成了XX年三批和XX年二期工程建设,共建饮水工程6处,打配机井3眼,建管理站4处,房建面积301平方米,塔池5座,加压站1座,架设高低压线路3.7公里,架设变压器2台,建闸阀井、水表井等附属建筑物72座,铺设管网28.87公里,围墙442延米,移动土方2.34万立方,投劳1.88万个工日。解决了5个乡镇10个行政村0.7824万人(韩村饮水776人在改水中)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258.5937万元,占批复总投资101.9%,其中国投138.5万元,占批复100%,地方配套120.0937万元,占批复104.19%(含二期总投资26.6874万元,国投17.1万元,地方配套9.5874万元,)。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建成的供水工程已全部投入试运营,入户率达到40%;落实了管护责任,成立了9处(含11个工程)供水管理站,其中县管工程2处,乡管工程9处,招聘管理人员20人;建成了华朱、西村、王庄、沟龙、师南等11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集中供水工程。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计委、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饮水项目工作的领导,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将饮水项目列入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在项目建设前期,县政府及时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理工作;县长贺韧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严忠民、水务局局长杜平任副组长,政府办、水务局、财政局、计划局、卫生局、电力局、国土资源局及项目区十四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并在县水务局下设办公室,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总工为技术总负责。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项目规划、年度计划,评审县批工程初步设计,监督工程资金,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组织管材招标、竣工资料汇编、阶段检查验收和竣工初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县长贺韧多次深入施工一线,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县水务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及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办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乡镇多,资金筹集量大的情况下,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克难攻坚,落实群众自筹,协调解决征迁、占地问题和群众投工投劳,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责任。XX年4月22日,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县经济发展局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进度表会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报账审批表会签、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县卫生局负责改水项目的监督管理、水质检测、改水工程进度表会签;县水务局是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主管部门(市水务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项目实施,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有关乡镇负责群众自筹的落实,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保障施工建设环境通畅。县项目办按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及时将县政府“关于XX年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下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乡镇,并按照省市《细则》精神,印发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和富平县《关于下达XX年度农村饮改水项目群筹资金计划和投工投劳计划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制订了建设任务、标准、工期等具体措施,把项目建设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

(三)科学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富平县是一个贫困又缺水的农业大县,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工程建设的前题和要求。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水利部《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中农村人饮困难“三个一”的标准,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建设到自然村公共给水点,有条件的村组供水到户,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来我县进行实地踏勘,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学论证,对水源地水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对水质做了化验,结合富平实际提出了北部山区建水窖,川塬地区建集中供水工程,有条件的尽量采用“380岩溶水”作水源,实行水源共享,合理调配,集中连片供水的总体解决方案。按照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县项目办及时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会议,讨论项目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及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班子,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测,按照有关设计标准,精心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对主要供水设施蓄水池、加压站、水塔等的设计,严格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具体供水方案,因地制宜,坚持“水源共享,高水高供,低水低供,集中连片”的设计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齐全,突出我县饮水项目工程设计特点。按照分级审批程序,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全部通过了市、县专家组评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县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等省、市有关文件;向各成员单位和项目乡镇印发了《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方案》,给施工队、技术员、监理等转发了《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建设管理文件。从组织机构、项目管理、计划与资金管理、奖罚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易于操作的明确规定,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卡制度,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卡片内容明确了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制度,做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县饮水解困项目资金以群筹为主,国家投资为辅,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省、市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对一期

一、二批项目根据工程的难易程度,进行了个别调整;一期三批(含二期井通、西河)项目按批复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投资任务。共完成投资806.8237万元,其中国投431.5万元,地方配套375.3237万元。解决了2.5624万人的饮水困难。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设立了农村饮水项目资金专户,项目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家投资资金的使用,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办组织水务、计划、财政部门进行查验,汇签工程进度表,资金报账审批表,由县水务局在市水务局报账支付,国投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管材、水源井、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土建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为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县项目办将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并结合项目区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对自筹资金采取群众集资,工程占地、青苗赔偿、电力设施、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投工投劳等以劳折价形式记入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按受益村落实,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计划全部落实后,项目办方可安排工程施工。国投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工程进度,并由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监督,确保了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五)严格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对项目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包干,部门领导负责,一名技术员把关,有关单位和乡镇积极配合,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参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县水务局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及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及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证、设备、技术力量、业绩、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等进行严格审查,选择有资质的县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施工。单项工程,项目办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机井、土建、安装施工合同13份,合同金额113.95万元;与供应商签订了管材合同4份,合同金额24.55万元。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抽调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食宿在工地,严格按设计施工;并聘请具有监理资质、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水利监理工程师2名,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在水源建设方面,对新打水源井出水量进行了抽水试验,确保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工程施工程序进行,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检,整体项目进行终检;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实行接收货验收签证;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实行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pvc管材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县政府采购中中心同意,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进行了统一邀请招标采购,在资质审查中,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营业证,生产合格许可证,选择正规企业产品。对所采购管材,认真核查出厂合格证,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签证制度,并按材料出入库进行管理。

(六)认真检查,严把项目验收关。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按照《农村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和《农村人畜饮水项目阶段性监测与评估暂行办法》,工程建设实行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签证,单项工程竣工初验签证或竣工验收签证制度。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承包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签证;单位工程(或交工)验收,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或申请,由县水务局项目办收集核对,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报县项目办验收;单项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报县水务局项目办审核,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价,由县项目办收集编制竣工资料,组织水利、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按建设规模、投资、工程量、工程效益、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竣工初验或验收。填写单项工程竣工初验鉴定书或竣工验收鉴定书。通过初验或竣工验收,所建11处工程质量总体评价为优良,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配套设施齐全,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水质符合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国补资金足额到位,地方配套按计划落实;竣工资料齐全,按村建档建卡;落实管护责任,水费征收合理,工程效益显著。目前,工程全部成立了管理站,有专人管理,制度健全,引水入户率总体已达30%,运行良好,群众十分满意。同时,省、市、县电视台、《渭南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就富平县饮水工程作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体现了该项目工程是关心人民疾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七)加强管理,发挥工程效益。工程竣工后,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县水务局及时下达了《关于成立饮改水工程管理机构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和《富平县农村饮改水项目管护责任书》,确定了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合理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县水务局委托县水管站负责全县乡村供水管理工作,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在县水务局指导下成立饮水工程管理站进行管理;一个村或几个村集中供水工程,县水务局委托乡(镇)供水站或乡(镇)水管站进行管理,供水站站长是工程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该站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维修和安全运行。项目工程建成后,成立了杨坡供水管理站负责华朱供水工程,西村供水工程并入流曲供水管理站管理,属县管工程;王庄、沟龙等9处供水工程委托所在地乡镇政府水管站管理,属乡管工程。在管理人员落实后,先后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在水源与水利工程、农村自来水、卫生防疫、水质监测、财务支收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实行供水水源水质定期通报当地政府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严格水费收缴,实行抄表到户,按表结算,接受用户监督;水费标准由供水企业根据供水成本核定,报水务局审核,经县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目前,由于工程刚刚建成,现处于试运行阶段,制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尚未确定,试运行期执行临时水价,待运行正常后,根据运行成本报请县水务局和物价局进行水价审批。工程运行正常后,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严格水费收支管理。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在不影响本工程维修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县水务局有权对饮水工程的折旧费和大修费进行工程间调配,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供水事业持续发展。

四、项目效益和影响

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充分体现了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通过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群众告别了以往“十里八里挑一担,全家老少喝三天”,且每家每户至少需固定一个强壮劳力挑水担水的历史。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节省的劳力或务农、或利用农闲进行劳务输出打工,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共解决了农村2.5624万人的饮水困难,按项目区每户每天拉水投劳0.3个工日,拉水天数为100天,每个工日按15元计算,年可节省劳力费288.27万元。

(二)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通过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项目区群众吃水难问题,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确保人畜饮水前提下,积极为农民发展养殖业服务,共养鸡5万只,增加收入16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2元;养羊、养猪、养牛1500头,增加收入45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2元,人均收入从1000元增加到1170元。促进了农村家禽和畜牧业的发展。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共可灌溉农田150亩,改变了旱源无水的历史,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果园林50亩;使农作物增产增收,据统计数据表明:灌溉一次的麦田,平均亩产370公斤,亩增产16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50元水费)110元左右;灌溉两次的麦田,平均亩产450公斤,亩增产240公斤,可增加收入(剔除每亩70元水费)175元左右。

(四)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饮水解困是当前农村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的改善,也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其核心就是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我县项目区饮水解困工程的具体实施,改变了农村的基础建设,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是我们水利部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谋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促进了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我县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实施,建成了一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是饮水解困工程的典范工程、样板工程。落实了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成立了管理站,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理顺了产权关系,明确了管理责任,实行定岗定员、目标考核、效益挂钩责任制,并解决了人员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农村饮水事业发展乃至整个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项目评价

我县饮水解困项目建设按照省、市下达的项目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了项目计划和效益计划。所建工程均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正常后,受到群众赞扬。我们认为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国家决定实施饮水解困项目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解决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紧迫、最实际的工作。实践证明,中央决策是正确的和英明的。

(二)饮水工程的实施,让项目区人民群众彻底摆脱饮水难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减少了疾病发生,节约了药费开支,解放了劳动力,并以此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组织保证是关键。由于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贫穷落后地区,饮水工程实施难度大,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职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分开向社会承诺。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机构层次高,权威性强,才能使这一富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四)饮水工程实行水源共享,集中连片的供水形式,才能使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多年来从供水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我县实际的一条经验。我县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充分利用丰富地区水资源,进行水源总体工程建设按长远规划一次到位,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供水工程效益。

(五)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饮水工程管理以管护责任书形式,落实了管护责任,明确了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有利于群众受益,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了建后工程管理,防止了已经解困的群众重新返困。

(六)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就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贫困地区的饮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问题,而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与时俱

进,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行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精神,努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后续活动

第八篇 生态示范区县创建项目进展情况总结 1650字

推进绿色决策和绿色政府创建步伐,扩大生态环境教育普及面是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自__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强化协调指挥,发挥上下联动机制,保障了绿色政府建设稳步实施,现就项目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绿色政府创建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00万元,实际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其中机制建立、推行生态发展与环保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投入70万元;生态绩效考评考核体系建立投入90万;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分年度投资完成情况为:__年54万,__年70万,__年83万,__年年93万,项目投资额呈逐年增长势头,有力地助推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公众对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认知率、认可率均已达95%以上,生态建设有序深入进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相关部门间的行动,将绿色政府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推进,实行半年一考评,年度一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2、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突出重点,有序组织实施。制定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方案》、《绿色政府创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体系构建等方面逐一明确。同时,细化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绿色创建政府创建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安排表,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实效。

3、建章立制,创新管理。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监督,做到依法行事,遵章办事,有章可循,制定和完善了《休宁县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休宁县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此外,健全了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创建考核考评制,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在生态创建中的协调作用,提高服务保障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经验、好做法,创新管理模式,为绿色政府创建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4、加强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重大意义的认识,着力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大教育体系,一是突出政策宣传;二是突出项目宣传;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四是围绕生态建设,集中开展宣教;五是抓成果报道,大力营造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生态意识和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始终,倾力打造绿色休宁,促进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形成了上下配合、统筹兼顾、平稳运作的工作格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三、 项目创建成效

1、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决策制度,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监督举报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长效的创建宣传教育机制,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生态建设体系不断健全。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壮大,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生态城市做美做大,实现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体系,着力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工程,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三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茶叶、蔬菜、菊花等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绿色有机食品畅销市场。

3、生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新闻舆论宣传与监督,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认知率达到95%以上。广大群众对改善环境、创造美好未来的创建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强化工作措施,创建绿色政府,打造“绿色休宁”,构建碧水青山福人家,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第九篇 在全县重点项目检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7650字

一、全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形势

今年,我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投资额看,据初步统计,各类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208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近95%,是前年的三倍多,几乎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从经济效益上看,这些项目可以拉动全县gdp增长近1000万左右,应该说非常可观;从社会效益来看,拉动了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据统计,仅旅游业就提供了大约1300多个就业岗位,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总的看,今年的项目开发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范围广。一产、二产、三产都有项目,三次产业都在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在全面提升。在农业项目方面,“五业”发展非常快;工业项目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额度和建设项目都比较多。不二蛋白公司扩产投资近7000万元,大豆加工能力由3万吨提高到7.5万吨。鲜丰小区建设速度比较快,小油田打井的数量也比较多。特别是我们成功地举办了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好。除旅游业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突破。新建了两个广场,对商贸小区、平安街进行了改造,重建改造了县民族体育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达7000多万元。同时,还投资改造了农村的几条公路。二是数量多。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已经完成了69个项目中的24个,其它项目正在运作过程当中。从项目规模上看,超千万元的有几个,超百万元的也不在少数。三是新项目多。在69个项目中有少数几个是续建的,涉及技术改造的也很少,多数都是新开工的。有些产业的发展路子正确,前景非常乐观。无论对增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还是增加财源,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四是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有的地方氛围比较浓,大家想的、谈的、做的,都围绕着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都在琢磨怎么搞项目,这一点非常可喜。五是认识比较统一。全县上下都把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检查只看了十几个乡镇场,还有一些没看,但没看并不是不好,看的也不一定是最好。据我了解,有的乡镇场和部门抓的也很好,很有成效。县工商联的招商引资工作就非常突出,特别是王长山同志,中心意识非常强,做了很多工作。几户在前郭境内开发、在外地注册的石油开发公司,经过他的积极努力,已经有两三户转到了我县开发区注册。此外,几个重点项目开发办公室和财政、计划等部门也为项目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所有这些都说明,全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可以说全县经济工作形势很好。农业获得大丰收,但由于价格因素,农民增收的幅度不是很高,按照下降后农产品的价格标准推测,今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有希望达到2800元。全县财政收入可望突破2.8亿元,达到3个亿,如果能实现3个亿,财政增幅将近20%,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2001年我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仍然是第二,但缩小了与排名第一的延吉的距离,只差1.53分,拉大了与排名第三的敦化的距离,高出了6分。如果大家努力,今年保持第二位没有问题,也有可能向第一迈进。

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一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得到了全县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同,特别是对“三个三”战略形成了统一共识。二是上下认识一致,团结协作,特别是县级五个班子合力攻坚,共同围绕经济发展开展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研究问题。三是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扎实努力。这些项目的完成,财政投入很少,大多是靠大家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来运作的。今年我们通过解放思想,盘活资产,完成了体育场重建改造等重点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还不能骄傲。从整体上看,我县的经济形势仍然是喜中有忧,必须正确对待,清醒冷静地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生产性项目和工业项目比较少,能够给财政提供税收的项目比较少,基础性项目和生态项目相对多一些,项目开发周期长,显效慢。其次是大项目少。目前还没有超亿元的项目,经济增长速度慢。虽然与自己比有了一些发展,但是和发达地区比,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不是很快。特别是工业发展速度还比较慢。今年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11.8%左右,按这个速度,和自己比还是有进步,但是按照全口径财政收入的要求应该超过这个标准。在第三产业项目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建设滞后,特别是金融、人才、劳务等要素市场建设滞后。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抓了很多项目,在增量上做了很多文章,但在存量盘活上做的还不够。特别是有些停产企业,还没有恢复生产。从全市项目检查的情况看,外县的特点是新上项目少,盘活老企业多。如果我们在盘活老企业上达到其他县(区)的水平,就会再前进一大步。

二是我们所依赖的中省直企业形势都不是很乐观。吉林油田前郭区块近几年的形势不是很好。2000年原油产量是116.38万吨,2001年产量111.1万吨,下降了5万吨;今年产量计划是108万吨,比去年下降2万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产值上看,2000年是16.5亿元,2001是15.8亿元,2002年是15.4亿元,也在逐年递减。从税费缴纳情况来看,2000年提供2.5亿元,2001年提供1.5亿元,今年有希望达到1.6亿元,形势并不乐观。前郭区块是一个老井区,打新油井只能维持每年递减的数量,产量不会有增加。但从油田的发展计划上看,也有一个好消息。据了解,油田准备开发两个亿吨级和两个5000万吨级的区块,其中一个5000万吨级的区块在前郭;百万吨级的区块要找四块,其中有一块也在前郭,但面积不大。这样今后几年有可能每年增加原油产量10万吨左右。我们依赖的第二个大企业就是长山电厂,形势也不乐观。今年机组没有全开工,限制发电。设计发电能力是75万千瓦,今年1-9月份发电仅25.5万千瓦,是其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去年发电36.4万千瓦,缴纳税金296万元,今年有可能达到290万元左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厂给我们提供的税收不会很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限产,另一个是规模小,成本高。我们依赖的第三个企业就是长山化厂。化厂去年基本没有生产,今年下半年恢复生产,油改煤后效益也不是很好,加之化厂享受的税收政策等因素,可提供的税收不多。总的看,我们所依赖的三家中省直大企业,只有油田有希望能增加点产量,但也不是很多,这就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压力,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才能扭转这个局面。

三是后备项目不足,特别是工业项目比较少。我们确定的69个项目中有的切实可行,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农业、三产的项目比较多,工业项目比较少,特别是比较大的工业项目少。

四是企业改革进展比较慢,企业闲置资产比较多。有的企业国有资产正在流失,这也是我们非常忧虑的问题。现在的工业企业、二轻企业、商业企业、物资企业等,过去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有的没有改完,有的还不彻底,目前仍处于关停状态的比较多,有希望活的很少。有些企业资产闲置浪费,活也活不起来,改也改不下去,造成很大的流失。最主要的是这些企业欠银行贷款比较多,现在如果再不抓紧改,过几年都给银行也不够。现在看改就是赢,不改,资产就会白白流失掉。

五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很浓厚的项目开发氛围。这种氛围目前只是初步形成,还不够浓。这说明县委确定的指导思想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县委的工作部署。有些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进展迟缓。有的同志无动于衷,处于混日子的状态,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如果不抓紧的话,很容易散下去。

二、下一步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

关于下一步和明年全县经济工作总的思路,仍然是必须坚持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为经济工作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全力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一)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的重要意义。

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就是要通过这个载体来突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最终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要把2003年作为全县的“项目和招商年”,以项目和招商来统领整个经济工作。项目和招商工作是整个经济工作的纲,用这个“纲”来带动其它“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是落实“三个三”战略的突破口。县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三个三”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以什么为突破口来实现这个目标?经过实践总结,还是应该用项目和招商作为统领。同时,“三个三”中要破解的三个难题,必须有项目做载体,其成果也必须用项目来体现。

第二,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综合措施。省市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已经并将提出很多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措施来落实中央和盛市提出的各项任务,避免忽左忽右,时紧时松,以不变应万变。省八次党代会以后,省委召开了两次比较大型的会议。一次是落实农民增收计划会议,任务是推进“三农裂变”;另一次是前不久召开的城市化工作会议,任务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发展,减少农村比重,增大城市比重,最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三农裂变”还是推进城市化进程,核心载体都是项目,没有项目“三农”没法“裂变”,没有项目城市化也实现不了。年初市党代会提出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正在全力以赴抓落实,6月份召开了工业座谈会,之后市委搞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大力抓好项目促进工业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3条发展措施,前几天全市进行了工业项目大检查。市委的部署和抓法是完全正确的,是从松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速松原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从前郭实际情况看,落实市委要求必须通过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来实现。

第三,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是迎接十六大召开、落实十六大精神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江____“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得到充分体现。要代表先进生产力,核心就是要发展,发展就必须依靠项目;要代表先进文化,也要以项目为载体产生的物质作为基础;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只有通过项目来促进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的焦点问题是农民怎样增收。在座谈中大家都谈到了,光靠土地很难增收,只有靠产业化、集约化,靠抓项目,才能更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再一个焦点就是城镇的就业问题。各级党委重视是一个方面,但不能就失业抓就业,而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怎样发展?只有靠项目的增加提供就业岗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社会治安,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社会治安不好、风气不正的问题客观存在,但有很多原因,其中的根本问题还是由于经济落后造成的。以上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实施“项目和招商年”计划加以解决。

(二)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原则。

要在继续坚持“季节抓常规,常年抓项目”的基础上,做到“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工业”。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把项目开发与推进“三农裂变”和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把项目开发与三次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把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没有项目很难招商,招不来商项目也很难发展。四是把抓大项目与抓小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希望发展大项目,但小项目也不能放过。特别是对乡镇而言,有些小项目还是比较有效的,可以朝着小项目、大群体的方向发展。五是把项目开发与解决就业及保持稳定等社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年中央召开了再就业工作会议,就业问题的根源还是项目开发,如果抓成几个大项目或是一批小项目,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攻方向。

项目开发工作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围绕资源上加工项目,按照市场需求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主要是把农畜产品、石油开采、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四个方面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围绕中省直企业上配套项目。昨天参加了市委、市政府与油田两个企业联合召开的共同发展座谈会,会上市政府和油田签属了共同发展的框架协议。主要是在石油开发、石油合资合作、油田的配套产品三大方面形成了一些意向性原则和意见。今后要从油田的配套产品中拿出三分之一作为松原地方企业配套的份额。油田每年大约外购物资大约30亿元左右,三分之一就是10亿元左右,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很多文章。由于人缘、地缘的关系,前郭的有利条件多一些。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好这个问题,各个乡镇和有关部门在这方面要做一些具体工作。三是围绕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上一些高科技项目。目前,从我们的发展趋势看,没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项目,这是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尽管现阶段还是以初级加工项目为主,长远看还是要上一些科研项目。四是围绕市场需求上外向型项目,这方面还要做大量工作。

三、下一步全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

这方面俊岩已经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我完全同意。会后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提交全委会和人代会通过,作为明年项目开发的基矗明年的全县项目投资要超过5亿元以上,这是总体目标。具体要在五类项目上有突破。

(一)农业项目。总的要求是用工业化思维大力发展农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外部表现就是“公司加农户”,或者是“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结合。现在产业化要抓的核心就是公司“龙头”,落脚点还是抓项目。明年整个农业工作重点就是搞产业化经营,从全县看仍然重点突出抓“五业”。对于每个乡镇和部门来说,都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各自的产业化项目。到底怎么搞?不能就项目搞项目。要围绕农民增收来搞产业化项目,不要觉得搞农业产业化有多神秘复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完善,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北部乡镇如果对瓜菜业发展进行很好地总结,搞产业化经营,那就是很好的产业化项目。可以说北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化格局,但是我们还没有用工业化的思维进行很好的理顺。比如发展辣椒种植问题,首先村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搞一个适应辣椒业发展的协会或者公司,干部做也可以,经纪人做也可以,形成产业化经营,这个产业就可以做大。

(二)工业项目。一是不二蛋白公司扩产项目,投资可能达到1亿元以上,这个项目建成后,将会对拉动前郭乃至松原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石油开发项目。目前难度很大,油田的政策正在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也要做,而且要有大的动作。县石油开发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进一步明确,不能仅着眼于养活300多人,停留在职工能开支、能养老的水平上,必须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研究大发展。“十五”期间打井要完成150眼以上,明年应该达到50眼以上。现在看就是敢不敢干,怎么干的问题。我们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有资源,有政策,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个项目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各家银行都看好,只要干,融资不成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石油开发公司应该尽快抓紧实施,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石油开发上,要有魄力,有决心,搞一个大手笔。三是建筑建材项目。目前我县的建筑建材项目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在鲜丰小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当前的重点是研究油母页岩大开发计划。我县油母页岩储量为50万立方米,2024年全国大中城市不再使用红砖等建材,未来油母页岩的市场前景一定会很好。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把这个项目做大。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的项目包装、宣传工作还不够,不会包装,不很会宣传。通过前一个阶段项目开发运行情况看,有很多项目都是别人利用我们的资源,经过一系列的包装、宣传后进行招商,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四是激活老企业,盘活闲置资产。我县的一些老企业有的设备较先进,加工能力也较大。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启动资金,缺少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资产进行招商,让这些资产活起来,要把老企业激活工作作为明年项目开发的一个重点任务抓好抓实。

(三)旅游餐饮项目。旅游业在我县起步较晚,但今年的发展势头很好。明年旅游项目开发重点放在旅游路、王爷府商业区、成吉思汗纪念馆、水上娱乐设施等项目建设上。同时,要继续办好旅游节,以旅游活动为载体把旅游业发展起来。要把举办旅游节同宣传前郭旅游资源、促进前郭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努力增加商业运作的色彩。我县的餐饮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必须把它做大做强。“郭尔罗斯宾馆”的品牌效应本身就是一个无形资产,要以郭尔罗斯宾馆为龙头,向餐饮集团发展。

(四)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路建设;二是房屋开发。道路建设包括农村道路和城镇道路,全县村村通油(砖)路任务要在两年之内完成。现在有一些乡镇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比较大,按预定时间如期完成任务应该不成问题,其他乡镇也要有一定的决心和魄力。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这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好事。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对村村通油(砖)路建设的补贴,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争取两年内实现全县村村通油(砖)路。城镇道路建设明年的主要任务是沿江路改造、民主路延伸、瓦房街和乌兰大街改造。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缺乏资金,一定要想办法积极争取资金,把路改造好,路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解决了。房屋开发工作明年的重点是住宅建设。住宅建设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建住宅小区,另一部分是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如何加强物业管理问题。

(五)社会事业项目。除了刚才俊岩讲的之外,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都应该抓一些项目,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项目开发工作做好。这不仅是经济部门一家的问题,也是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无论项目大小,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抓,逐步形成全党抓项目开发的浓厚氛围。今年县委在考核干部时,除了看常规工作之外,还应该看为全县经济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以上这些是我县明年项目开发工作的重点,全县的项目开发工作都要围绕这五方面的项目进行。会后,计划部门和项目办要抓紧进行项目编制,对每个部门、乡镇都要落实责任,各部门、各乡镇要抓紧上报项目。

四、抓好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保障措施

完成好明年的项目开发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是明年年初再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明年这次解放思想活动,在形式上要有新变化,可以先由宣传部门搜集一下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到底在哪里?哪些思想在影响我们的工作?找几个具体的例子,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展开讨论,破除思想障碍,形成共识。例如:执法执纪部门如何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非经济部门如何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讨论。要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要有所创新,要具体研究通过什么方式招商更有利于项目开发。要敢于和善于与企业家交朋友。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载体就是引进民营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和这些民营企业家交朋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消顾虑。只要有利于前郭经济发展,有利于项目开发,我们就要大胆做,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只要能把事情办成,县委、政府就会支持,群众也会支持。要搞好宣传工作。全县上下要创造一个浓厚的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氛围,由宣传部门在广播、电视上搞几个栏目,如民营企业风采录、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等,围绕项目开发大造舆论,积极宣传,打好宣传总体战。

第十篇 某县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总结 5650字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系统工程,近几年,国家农业部对这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足见农业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县是2023年省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根据国家农业部文件精神及省、市两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会议精神要求,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及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县几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来源及立项依据

2023年我县被省农业厅列为省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依据《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方案》,我县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组织并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地理位置

___县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11′——24°47′,东经111°55′——112°16′之间。位于南岭山脉西南麓,广东省西北隅。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__、桂三省(区)结合部。面积1265平方千米。

3、气候条件

___的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即使炎夏时,夜晚仍清爽凉快,严冬寒潮入侵的时间不长。昼夜温差较大,三、五年能见到一次下雪。热量、水分、光照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4、土壤状况

___县内地带性土壤绝大部分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占山地面积6%;红壤遍布全县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占山地面积64.4%。土壤养分含量幅度为:全氮0.29-3.25g/kg,碱解氮21-289mg/kg,有效磷0.9-188mg/kg,速效钾8-291mg/kg,有机质3.9-64g/kg,ph值3.6-6.5。水田播种面积11.35万亩、花生1.2万亩、玉米0.45万亩、薯类1.2万亩、豆类0.06万亩。

5、肥料使用状况

一直以来,农户的施肥方法还是在延续经验施肥,近些年,施肥量在逐年有所增长,但均是无目标的增施化肥。我县使用的肥料种类一般为: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或硫酸钾,也有部分农户使用复__的。

6、人口状况

___县山地面积109733公顷,耕地面积10126公顷,总人口11.53万人。

二、主要成效

(一)获得了大量技术数据。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施肥基础数据,为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研制肥料配方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1、样品采集及分析化验

为了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县科农局集中技术力量,对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做了认真的部署,并于2023年11月召开了全县7个镇的农技员动员大会,由各镇农技站负责,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按时完成土样采集任务,取土期间局派人下乡督导实际操作、运输土样并交送到土壤化验室进行养分分析。几年来跟踪调查农户施肥情况362户(2023年201户,2023年161户)。共采集土壤样品1858个(2023年1048个,2023年410个,2023年400个)。化验室安排6名专职化验室工作人员,从样品制备到每项的测定过程中都严格按照《土壤分析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国家标准样进行对照制作参比样,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已化验大量元素8748项次、中微量元素560项次、其它项目1458项次。化验植株样本180项次。2023年采集的土壤样品测定工作正在进行,预计6月份就能全部出结果。

2、田间调查数据

在对田间试验进行布点的同时,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亲自到田间地块进行现场调查施肥情况,并利用gps获得地块的地理坐标位置、海拔高度等;由镇的农业技术员协助对农户的施肥情况进行问卷式调查;由土壤化验室工作人员到气象等相关技术部门了解常年降雨量、常年有效积温及常年无霜期等。这些数据的获得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基础。

3、田间试验数据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田间试验实施方案,2023年我们在全县完成'3414'田间试验6个,2023年完成田间试验10个,预计2023年开展田间试验个,试验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小组人员全程布控,跟踪调查记载,及时收获考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此项工作,为我们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4、数据资料管理。

为了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对完成的工作内容及时进行数据资料整理:一是建立了土壤样品采集农户调查档案,并录入数据库;二是将农户施肥现状调查录入数据库;三是及时将土样测试数据整理并录入数据库;四是田间试验资料整理成册,进行归类分析。数据资料的科学管理对我县耕地地力状况的评价以及建立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

5、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我县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针对我县的主栽作物水稻,通过对土壤养分测定及'3414'+对比的田间肥效试验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我县水稻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

(二)取得了显着的效益。

1.项目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

___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5万亩,覆盖35个村、涉及农户17000多户。其中完成水稻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亩增产18公斤,总增产0.274万吨,总减不合理施肥量(纯量)225吨,总增产节支842.8万元,平均每亩增收节支63元。

2.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使__县施肥技术由半定量施肥技术向定量精准施肥技术转变,既节约投资、降低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今后我县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

3.项目取得的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作物生长发育平衡地供给养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污染,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惠及了广大农民,提升了农业部门的形象。

农户接受并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户均收益200元左右。同时全县推广配方肥4400吨,每吨为民让利100-300元,累计为民让利约88万元。项目实施中,牢固树立利农惠民宗旨,严格项目运作管理,特别是广大技术人员放下架子进村入户、巡回田间地头,经风雨忍饥渴,扎实工作,释疑解惑,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印象。

(四)提高了技术人员素质。

近年来,由于缺乏项目支持,技术人员缺少磨练机会,知识更新机会少,素质提高不快。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技术人员在取样、化验、试验、示范、填写施肥卡等环节的工作中不断磨练,素质普遍提高。

(五)配备完善了化验设施,提高了检测能力。

借助项目的实施,我县化验室建设上了台阶。使用面积达到了近200m2,经装修后分成办公室、制样室、药品室、天秤室、干样室、分析室、消煮室、滴定室、原子吸收室等多间,并按要求铺设了水电和空调。化验设备委托__市中德招标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进行了公开招标,有3家公司参加投标,最后由__缔盟公司以24.5万元中标,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定氮仪、数显消化炉、超纯水器、恒温振荡器、恒温培养箱、数显恒温油浴、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计算机、打印机等大批先进设备,基本实现了样品分析规范化、批量化和数据传输网络化,保证了土壤化验室的检测能力,并为化验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探索了一条农技推广的新模式。

以项目为依托,整合技术力量,技物有机结合,深入乡村田间,在讲授技术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信息物资服务,使技术推广更直接、更有效,深受农民欢迎。

(七)提高了干部和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保护了生态环境。

通过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盲目过量施肥观念,自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使广大部门更加关心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动全县科学施肥意识普遍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的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养分向环境的流失,对减轻面源污染压力、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强化监管与支持。

对测土配方施肥这一惠农政策项目,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

1、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快速稳定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由于该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梁积书为组长、县农业局局长杨辉、县财政局局长张___为副组长,各镇分管领导和相关局分管局长为成员的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总结调度和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___同志兼任。

2、县科技和农业局技术工作小组

农业局负责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采集分析土壤样品、田间试验、调查施肥情况、制订及发放配方建议卡、办示范点、宣传培训等工作,同时为配方肥企业提供肥料配方,搞好施肥技术指导。由于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局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小组,组长周__(高级农艺师)、主要人员有___(农艺师)、___(农艺师)、___(农艺师)、___(农艺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整个工作的方案制订、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形式多样,宣传广泛。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全县各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及农业技术员、技术骨干农民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

围绕我县主要的种植作物水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宣传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各镇村,为农户讲解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和意义,不断提高农民科学合理施肥、规范农民的施肥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科技赶集、现场会、墙体广告等多种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共举办培训班32期次,培训技术骨干165人次,培训农民24500多人次,培训营销人员28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8000多份,利用广播电视报道宣传5次,科技赶集13次,现场会12次,墙体广告(横幅)17条。通过大范围、多方位的广泛宣传,同时结合下乡,技术人员都给农民讲解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和好处,使群众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和效果,提高了科学施肥的认识,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认可这项惠农利农工程。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终的使用者、受益者都是农民,因此非常重视对技术人员、科技带头户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并结合科技入户、良种补贴等项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好乡镇技术人员、科技带头户的同时,分组进村入户巡回培训农民,施肥时节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四)强化手段,确保技术安全。

为严格执行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确保技术安全,我们重点抓了五个技术环节:一是调查及资料收集,做到全面、准确、有代表性。二是定点取样,做到科学、规范、gps定位、代表性强。三是化验监测,做到完全按照方案要求完成化验室建设,实现正常化运行,严把化验质量关。为严格控制土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参加并通过了省土肥总站对我县土壤化验室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利用国家标准土样对参比样品进行定值,在进行土样化验时,做到每一批样品都插入1-2个参比样进行质量控制,较好的控制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四是精心安排小区试验,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分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认真做好试验研究,制定施肥参数。

(五)配方制定及配方肥的加工与推广

利用田间肥料试验和土壤养分测试数据资料,结合农户施肥调查及专家经验,制定了比较适合特定区域的主要作物配方,提供给肥料加工企业和印发配方建议卡,在项目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印发了《__县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0000多份。采用大中小配方相结合,大方指导镇、中方指导村、小方指导户的模式。选择配方基本符合区域土壤和作物施用,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操作更方便,农民掌握更容易。

我县制订水稻肥大配方2个〔45%(22-8-15),38%(18-7-13)〕,共推广配方肥4400多吨,使用配方肥面积15万多亩,配方肥由'__县农宝专用肥料厂'、'广东中加肥料厂'(获认定的省级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生产,通过各镇政府、村委会到农户,确保配方肥落到实处。

(六)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及完成情况

资金到位后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建立专帐,做到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挪用;二是对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登记入帐,专人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三是加强监督,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财政报帐制),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使项目资金发挥较大效益。资金到位万元,使用资金万,资金使用率100%。具体如下:仪器设备和试剂购买万、采样测试万(取样、化验等)、田间试验万、配方制订万、示范展示万、数据库建立万、培训宣传万、配方肥补贴万、地力评价万、组织管理万元。

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存在的问题

1.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研发、技术推广、(www.1566.cn)农民三方面的大力合作,由于__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还较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比较差,阻碍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进度。

2.配方肥销售量少。农民对一种新产品的应用,有一个认识的过程,部分农民怕有风险,持有观望态度,只有通过眼见为实的效果,才会自觉使用。所以在推广配方肥时存在一些难度。

3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从试验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工作人员现只能做些简单的统计分析,缺乏从试验结果中理出其相关性的能力及经验,一些关于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认识,推动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充分认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措施,把项目组织好、实施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创新机制,确保项目高效运行。首先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推广模式,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配方肥的推广应用,推动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深入开展。二是创新企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大力支持肥料生产企业进入测土配方施肥领域。

3.落实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按阶段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产量调查、效果评价等项工作。

4.完成项目数据和相关调查表格整理、数据库完善。

5.建立配方肥推广示范片区。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与典型带动作用,分解任务,量化指标,落实责任,开展好配方肥推广工作。

6.配合技术支持单位完成地力评价工作。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十篇

县2024年项目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措施加快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各项目建设业主的共同努力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县范文

  •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精选14篇)
  •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精选14篇)76人关注

    县2022年项目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各 ...[更多]

  • 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精选3篇)
  • 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精选3篇)62人关注

    富平县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背景富平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人均 ...[更多]

  • 项目县工作总结15篇
  • 项目县工作总结15篇48人关注

    一、全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形势今年,我县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投资额看,据初步统计,各类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208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近95%,是前 ...[更多]

  •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十篇
  • 县2023年项目工作总结十篇13人关注

    县2024年项目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各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