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大学生商业保险行业实习总结
第一个阶段:熟悉公司运作,管理流程和合同条款
天和是于2002年成立的保险经纪机构,公司董事长和产寿险部总经理都是保险营销精英出身,目前在上海有一家分公司。产险方面以与中石化合作为基础不断拓展新业务,寿险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主逐步推广企业年金,客户有北京市卷烟厂等一些大型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人事结构简单,内勤人员每个人既负责承保也负责客服,各自按客户划分工作范围和职责。秘书,出纳,人事由助理一肩挑。外勤人员负责业务联系,底薪加提成,激励机制简单易行。我选择天和实习,因为它小而员工分工不细,我可以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接触参与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而不会因为是实习生受到排斥。
承保,客服也好,外勤业务洽谈也好,都需要了解险种和合同条款。所以我首先是学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条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各个公司的合同条款相差无几,都是直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确定费用保险项目和费用保险层次,只是需要被保险共同分担的部分可以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让保险人分摊一部分,这样能够再次降低被保险人的费用负担。比如说,保险公司可报销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完全与基本医疗一致,都是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为准(详情可参考具体合同)。保险人只需根据客户想要报销的比例来厘算费率。所以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那么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只能靠客户关系和售后服务取胜。
第二个阶段:承保和客服
在熟悉了险种和合同条款之后,接下来我的实习工作就是承保与客服。因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团体险,而且参加了基本医疗的在职和退休职工都能参与(有些将被保险扩展到职工子女),所以没有核保,没有体检,保险经纪公司需要做的就是统计被保险人的性别,年龄和人数,根据企业保障程度需要和保险公司协商起草保险合同条款。协商合同内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经纪公司代表客户,在合同里应尽量考虑到客户利益,尽量争取更有利的承保条件,所以必须字斟句酌。比如说新增被保险人的条件,离职被保险人的退费,索赔的期限,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项目。事实证明,每一条每一款双方都要沟通许多个来回,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我们在磨合中逐渐熟悉了专业术语,学会了思虑周全。
当然工作往往是交叉的和相互渗透的,在和保险公司就新的协议进行协商的同时,客服是不断穿插其中的。尽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即理赔是定期进行的,但由于理赔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争议和被保险人困惑的地方,所以经常需要中介机构与双方进行沟通。我的实习周记里就提到过一个典型的案例,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就某一种药品是否属于报销范围意见不一致,而且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意见是有理有据的。结果我们通过多方咨询和查找政策规定,最后才给了客户满意的答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限是一年(类同于财产保险),客户稍有不满意转而投向其他公司的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些事例让我明白,实际工作要求我们不仅熟悉合同条款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还必须随时了解与产品相关的政策与规定,比如说随时把握可报销药品目录的变动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调整情况以及医疗改革试点的相关规定等等。
第三个阶段:电话约见,客户拜访
逐渐熟悉了承保,客服的工作职责和范畴之后,我就开始企盼做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电话约见与客户拜访。表达了个人意向之后,齐总非常赞赏我的勇气和自我挑战精神,他鼓励我并且给了我一些建议。平素给学生上课一直停留在讲理论的层面上,真正自己去身体力行还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刚开始问题多多:打电话之前把许多情形都想到了,可是电话一拨通,忘词了,比头一次上讲台还紧张;电话通了,人家一听保险经纪公司,啪,挂掉了;找到人力资源处的人,也了解到客户正在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别人说竞争企业太多,筛选都选不过来,等明年吧,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事后发现自己有几个方面做得不到位:一是对合同条款还是不熟悉,所以有点心虚,才会忘词;二是不懂得迂回曲折,保险两个字人家忌讳,咱可以尽量不提,只提客户感兴趣的医疗费用报销的事;三是企业竞争太多,选都选不过来,我们何不直接告诉它,漏掉了这个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齐总建议,现在基本能够实现突破重重阻碍获得人力资源处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企业基本情况,有没有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有意向等等一些基本信息。
电话联络之后,成功地约见了许多此客户。拜访客户是一门大学问,最初我只能通过一次约见大概地给客户介绍企业补充医疗是什么,介绍我公司,交流的时间很短,给我感觉效果不理想。但是齐总建议我别气馁,团险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关系到全体员工的福利的政策是需要多方面讨论的,有了第一次接触,就不愁有下一次。关键是通过定期的联系和沟通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客户时常了解你的存在,时间长了对你这个人认可了信任了,以后的事好办了。二是随时把握客户的动向,别错过机会。齐总说他曾经和一个客户保持过三年多的联系,有一天突然客户给他电话要他提供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用我的方式筛选并整理了一些客户信息,离开的时候留在了公司,这一点公司领导非常赞赏。
第四个阶段:业务洽谈和产品宣导
非常幸运,我每次争取跟随领导参与业务洽谈,产品宣导的机会都能如愿以偿。到年底了,许多的保单到期需要续保了。续保协商比促成新的业务要简单,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话,促成客户与我们推荐的另一家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简单点也就是换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至于为什么,后来了解到大多数情况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佣金,与理论有差距。但存在就是合理,这是目前中介的生存法则);二是建议客户扩展保险责任,比如附加投保团体意外险,将职工子女及家属纳入保障范围等等。
虽然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但是企业年金也是推广的重点,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并向客户宣导由我主要负责(领导了解我过去在企业年金方面的积累而做的决策)。对我而言,这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容易的是方案做出来了,让我做产品推介没有问题,毕竟我是专业讲师,困难的是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必须根据企业的人口结构,职称结构,企业激励机制等各项因素来测算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失公平有具有激励效率的目的。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航天研究院做了个这样的大课题,根据他的指导,我尝试着以北京市卷烟厂做为客户对象,进行一个粗浅的设计。可惜的是实习时间太短,这项工作没有完成就搁浅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实习,我有个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2、保险行业专业人才还很紧缺,保险中介机构经营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虽然公司小,不能做典型分析,然而公司上下二三十号人一个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没有,同事中有多次参加经纪人考试都没有通过的,这样的事实能够说明专业人才确实紧缺。不断诱导客户更换保险公司仅仅为了更高的佣金而不是让客户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有背于经纪人的经营原则。而事实上这样操作的何止这一家,如同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一样,这是行业潜规则。所以说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的道路漫漫长之远兮。
第2篇 2022大学生保险行业实习总结
第一个阶段:熟悉公司运作,管理流程和合同条款
xx是于20XX年成立的保险经纪机构,公司董事长和产寿险部总经理都是保险营销精英出身,目前在上海有一家分公司。产险方面以与中石化合作为基础不断拓展新业务,寿险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主逐步推广企业年金,客户有北京市卷烟厂等一些大型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人事结构简单,内勤人员每个人既负责承保也负责客服,各自按客户划分工作范围和职责。秘书,出纳,人事由助理一肩挑。外勤人员负责业务联系,底薪加提成,激励机制简单易行。我选择天和实习,因为它小而员工分工不细,我可以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接触参与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而不会因为是实习生受到排斥。
承保,客服也好,外勤业务洽谈也好,都需要了解险种和合同条款。所以我首先是学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条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各个公司的合同条款相差无几,都是直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确定费用保险项目和费用保险层次,只是需要被保险共同分担的部分可以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让保险人分摊一部分,这样能够再次降低被保险人的费用负担。比如说,保险公司可报销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完全与基本医疗一致,都是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为准(详情可参考具体合同)。保险人只需根据客户想要报销的比例来厘算费率。所以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那么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只能靠客户关系和售后服务取胜。
第二个阶段:承保和客服
在熟悉了险种和合同条款之后,接下来我的实习工作就是承保与客服。因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团体险,而且参加了基本医疗的在职和退休职工都能参与(有些将被保险扩展到职工子女),所以没有核保,没有体检,保险经纪公司需要做的就是统计被保险人的性别,年龄和人数,根据企业保障程度需要和保险公司协商起草保险合同条款。协商合同内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经纪公司代表客户,在合同里应尽量考虑到客户利益,尽量争取更有利的承保条件,所以必须字斟句酌。比如说新增被保险人的条件,离职被保险人的退费,索赔的期限,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项目。事实证明,每一条每一款双方都要沟通许多个来回,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我们在磨合中逐渐熟悉了专业术语,学会了思虑周全。
当然工作往往是交叉的和相互渗透的,在和保险公司就新的协议进行协商的同时,客服是不断穿插其中的。尽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即理赔是定期进行的,但由于理赔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争议和被保险人困惑的地方,所以经常需要中介机构与双方进行沟通。我的实习周记里就提到过一个典型的案例,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就某一种药品是否属于报销范围意见不一致,而且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意见是有理有据的。结果我们通过多方咨询和查找政策规定,最后才给了客户满意的答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限是一年(类同于财产保险),客户稍有不满意转而投向其他公司的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些事例让我明白,实际工作要求我们不仅熟悉合同条款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还必须随时了解与产品相关的政策与规定,比如说随时把握可报销药品目录的变动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调整情况以及医疗改革试点的相关规定等等。
第三个阶段:电话约见,客户拜访
逐渐熟悉了承保,客服的工作职责和范畴之后,我就开始企盼做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电话约见与客户拜访。表达了个人意向之后,齐总非常赞赏我的勇气和自我挑战精神,他鼓励我并且给了我一些建议。平素给学生上课一直停留在讲理论的层面上,真正自己去身体力行还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刚开始问题多多:打电话之前把许多情形都想到了,可是电话一拨通,忘词了,比头一次上讲台还紧张;电话通了,人家一听保险经纪公司,啪,挂掉了;找到人力资源处的人,也了解到客户正在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别人说竞争企业太多,筛选都选不过来,等明年吧,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事后发现自己有几个方面做得不到位:一是对合同条款还是不熟悉,所以有点心虚,才会忘词;二是不懂得迂回曲折,保险两个字人家忌讳,咱可以尽量不提,只提客户感兴趣的医疗费用报销的事;三是企业竞争太多,选都选不过来,我们何不直接告诉它,漏掉了这个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齐总建议,现在基本能够实现突破重重阻碍获得人力资源处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企业基本情况,有没有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有意向等等一些基本信息。
电话联络之后,成功地约见了许多此客户。拜访客户是一门大学问,最初我只能通过一次约见大概地给客户介绍企业补充医疗是什么,介绍我公司,交流的时间很短,给我感觉效果不理想。但是齐总建议我别气馁,团险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关系到全体员工的福利的政策是需要多方面讨论的,有了第一次接触,就不愁有下一次。关键是通过定期的联系和沟通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客户时常了解你的存在,时间长了对你这个人认可了信任了,以后的事好办了。二是随时把握客户的动向,别错过机会。齐总说他曾经和一个客户保持过三年多的联系,有一天突然客户给他电话要他提供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用我的方式筛选并整理了一些客户信息,离开的时候留在了公司,这一点公司领导非常赞赏。
第四个阶段:业务洽谈和产品宣导
非常幸运,我每次争取跟随领导参与业务洽谈,产品宣导的机会都能如愿以偿。到年底了,许多的保单到期需要续保了。续保协商比促成新的业务要简单,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话,促成客户与我们推荐的另一家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简单点也就是换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至于为什么,后来了解到大多数情况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佣金,与理论有差距。但存在就是合理,这是目前中介的生存法则);二是建议客户扩展保险责任,比如附加投保团体意外险,将职工子女及家属纳入保障范围等等。
虽然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但是企业年金也是推广的重点,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并向客户宣导由我主要负责(领导了解我过去在企业年金方面的积累而做的决策)。对我而言,这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容易的是方案做出来了,让我做产品推介没有问题,毕竟我是专业讲师,困难的是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必须根据企业的人口结构,职称结构,企业激励机制等各项因素来测算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失公平有具有激励效率的目的。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航天研究院做了个这样的大课题,根据他的指导,我尝试着以北京市卷烟厂做为客户对象,进行一个粗浅的设计。可惜的是实习时间太短,这项工作没有完成就搁浅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实习,我有个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1、我院的2+1的教学模式是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通过我本身的经验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结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具体的工作是真实的战场,来不得半点纸上谈兵和空泛的理论,只有顶岗实习,参与实战演练,才能在真枪实弹中锻炼出勇敢,机智的战斗英雄,才能培养出有胆识,有头脑的实干家。将二年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具体的实践中,那么我们的学生才是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2、保险行业专业人才还很紧缺,保险中介机构经营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虽然公司小,不能做典型分析,然而公司上下二三十号人一个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没有,同事中有多次参加经纪人考试都没有通过的,这样的事实能够说明专业人才确实紧缺。不断诱导客户更换保险公司仅仅为了更高的佣金而不是让客户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有背于经纪人的经营原则。而事实上这样操作的何止这一家,如同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一样,这是行业潜规则。所以说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的道路漫漫长之远兮。
第3篇 大学生保险行业个人实习总结
一、系统培训使我对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对树立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进入公司前我就听闻:“保险不是人做的”,“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等话。给了我一点压力,进入公司的前两周,公司对我们这些新人进行了一次封闭式的系统培训,首先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一个公司再到认识整个行业,这是我由生来接受过最系统的培训,我觉得“培训”这是公司给我的福利。无论做任何一个行业,担任任何一角色。首先树立自我对公司,对产品、对行业的自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敌人就是自我,如果自己对公司、对产品没信心,底气不足,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我们又如何去说服客户呢?其次再到对产品、业务流程、销售技能等基础知识的培训。这次培训虽说很短暂,但它刺激着我的神经,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知道保险是可从事终身的事业。
二、银行网点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及沟通技巧不断增长,公共关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单单培训和演练还是不够的,某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特训完后我跟师父到网点前线现场实践,一边是团队长继续培训及同事们的相互模拟演练、相互探讨,一边是自己对资料的反复琢磨。一周多下来,觉得自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销售技巧,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销售任务时。团队长给我分配了一个农行网点,通过实践几周,我的销售技能上了一个台阶,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工作中我还需要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本公司,还要跟别的机构例如银行等机构的职员做好沟通,只有这样工作效率才高,工作起来才会顺心应手,相信这也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
三、不断的自我总结提高了我的自我学习能力,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
每天去网点工作,遇到任何问题解决不了的,公司都要求我们把问题记下来,小组解决不了,会议上各小组再一起解决。我们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作用,如果自己进行分析,往往是一种定向思维,所考虑到的只是一个面,甚至只是一点而已,很难考虑周全,然而展开小组讨论,就可弥补这个不足,大家从多角度地看问题,结论也就更加全面、合理、准确。通过讨论,能使我们立对纠错,提高个体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思考、分析、评价、表决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了锻炼,同时,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弥补自身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业绩分享的时,再把成功者的经验记下来,互相交流学习。公司的这种要求让我体会到了员工团队的专业、高效、凝聚力。轮流的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正因如此我发觉我成长的很快。
虽说我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我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一是工作中有时自信心不足,有放弃的念头。时而出现低级错误;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没有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三是对一些业务知识特别是银行、金融、证券知识不够熟悉。四是社会阅历相对来说较少,跟客户聊不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最后由衷的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__人寿保险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第4篇 大学生在商业保险行业实习的实习总结
大学生在商业保险行业实习的实习总结
第一个阶段:熟悉公司运作,管理流程和合同条款
天和是于2002年成立的保险经纪机构,公司董事长和产寿险部总经理都是保险营销精英出身,目前在上海有一家分公司。产险方面以与中石化合作为基础不断拓展新业务,寿险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主逐步推广企业年金,客户有北京市卷烟厂等一些大型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人事结构简单,内勤人员每个人既负责承保也负责客服,各自按客户划分工作范围和职责。秘书,出纳,人事由助理一肩挑。外勤人员负责业务联系,底薪加提成,激励机制简单易行。我选择天和实习,因为它小而员工分工不细,我可以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接触参与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而不会因为是实习生受到排斥。
承保,客服也好,外勤业务洽谈也好,都需要了解险种和合同条款。所以我首先是学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合同条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各个公司的合同条款相差无几,都是直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确定费用保险项目和费用保险层次,只是需要被保险共同分担的部分可以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让保险人分摊一部分,这样能够再次降低被保险人的费用负担。比如说,保险公司可报销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完全与基本医疗一致,都是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为准(详情可参考具体合同)。保险人只需根据客户想要报销的比例来厘算费率。所以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那么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只能靠客户关系和售后服务取胜。
第二个阶段:承保和客服
在熟悉了险种和合同条款之后,接下来我的实习工作就是承保与客服。因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团体险,而且参加了基本医疗的在职和退休职工都能参与(有些将被保险扩展到职工子女),所以没有核保,没有体检,保险经纪公司需要做的就是统计被保险人的性别,年龄和人数,根据企业保障程度需要和保险公司协商起草保险合同条款。协商合同内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经纪公司代表客户,在合同里应尽量考虑到客户利益,尽量争取更有利的承保条件,所以必须字斟句酌。比如说新增被保险人的条件,离职被保险人的退费,索赔的期限,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项目。事实证明,每一条每一款双方都要沟通许多个来回,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我们在磨合中逐渐熟悉了专业术语,学会了思虑周全。
当然工作往往是交叉的和相互渗透的,在和保险公司就新的协议进行协商的`同时,客服是不断穿插其中的。尽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即理赔是定期进行的,但由于理赔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争议和被保险人困惑的地方,所以经常需要中介机构与双方进行沟通。我的实习周记里就提到过一个典型的案例,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就某一种药品是否属于报销范围意见不一致,而且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意见是有理有据的。结果我们通过多方咨询和查找政策规定,最后才给了客户满意的答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险期限是一年(类同于财产保险),客户稍有不满意转而投向其他公司的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些事例让我明白,实际工作要求我们不仅熟悉合同条款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还必须随时了解与产品相关的政策与规定,比如说随时把握可报销药品目录的变动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调整情况以及医疗改革试点的相关规定等等。
第三个阶段:电话约见,客户拜访
逐渐熟悉了承保,客服的工作职责和范畴之后,我就开始企盼做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电话约见与客户拜访。表达了个人意向之后,齐总非常赞赏我的勇气和自我挑战精神,他鼓励我并且给了我一些建议。平素给学生上课一直停留在讲理论的层面上,真正自己去身体力行还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刚开始问题多多:打电话之前把许多情形都想到了,可是电话一拨通,忘词了,比头一次上讲台还紧张;电话通了,人家一听保险经纪公司,啪,挂掉了;找到人力资源处的人,也了解到客户正在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别人说竞争企业太多,筛选都选不过来,等明年吧,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事后发现自己有几个方面做得不到位:一是对合同条款还是不熟悉,所以有点心虚,才会忘词;二是不懂得迂回曲折,保险两个字人家忌讳,咱可以尽量不提,只提客户感兴趣的医疗费用报销的事;三是企业竞争太多,选都选不过来,我们何不直接告诉它,漏掉了这个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和齐总建议,现在基本能够实现突破重重阻碍获得人力资源处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企业基本情况,有没有办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有意向等等一些基本信息。
电话联络之后,成功地约见了许多此客户。拜访客户是一门大学问,最初我只能通过一次约见大概地给客户介绍企业补充医疗是什么,介绍我公司,交流的时间很短,给我感觉效果不理想。但是齐总建议我别气馁,团险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关系到全体员工的福利的政策是需要多方面讨论的,有了第一次接触,就不愁有下一次。关键是通过定期的联系和沟通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客户时常了解你的存在,时间长了对你这个人认可了信任了,以后的事好办了。二是随时把握客户的动向,别错过机会。齐总说他曾经和一个客户保持过三年多的联系,有一天突然客户给他电话要他提供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用我的方式筛选并整理了一些客户信息,离开的时候留在了公司,这一点公司领导非常赞赏。
第四个阶段:业务洽谈和产品宣导
非常幸运,我每次争取跟随领导参与业务洽谈,产品宣导的机会都能如愿以偿。到年底了,许多的保单到期需要续保了。续保协商比促成新的业务要简单,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话,促成客户与我们推荐的另一家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简单点也就是换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至于为什么,后来了解到大多数情况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佣金,与理论有差距。但存在就是合理,这是目前中介的生存法则);二是建议客户扩展保险责任,比如附加投保团体意外险,将职工子女及家属纳入保障范围等等。
虽然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但是企业年金也是推广的重点,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并向客户宣导由我主要负责(领导了解我过去在企业年金方面的积累而做的决策)。对我而言,这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容易的是方案做出来了,让我做产品推介没有问题,毕竟我是专业讲师,困难的是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必须根据企业的人口结构,职称结构,企业激励机制等各项因素来测算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失公平有具有激励效率的目的。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航天研究院做了个这样的大课题,根据他的指导,我尝试着以北京市卷烟厂做为客户对象,进行一个粗浅的设计。可惜的是实习时间太短,这项工作没有完成就搁浅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实习,我有个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1、我院的2+1的教学模式是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通过我本身的经验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结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具体的工作是真实的战场,来不得半点纸上谈兵和空泛的理论,只有顶岗实习,参与实战演练,才能在真枪实弹中锻炼出勇敢,机智的战斗英雄,才能培养出有胆识,有头脑的实干家。将二年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具体的实践中,那么我们的学生才是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2、保险行业专业人才还很紧缺,保险中介机构经营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虽然公司小,不能做典型分析,然而公司上下二三十号人一个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没有,同事中有多次参加经纪人考试都没有通过的,这样的事实能够说明专业人才确实紧缺。不断诱导客户更换保险公司仅仅为了更高的佣金而不是让客户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有背于经纪人的经营原则。而事实上这样操作的何止这一家,如同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一样,这是行业潜规则。所以说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的道路漫漫长之远兮。
3、学院推行的学校教师到公司去实习的政策可以大力推广。如果不实习,我不了解就因为'儿童静宁口服液'这么一种药品,保险公司和客户会纠葛那么长时间,会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市社保局,儿童医院,保险公司,企业,保险经纪公司这么多主体牵扯进来,要查阅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xx〕11号),《关于实施本市城镇无医疗保险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办法》,《关于实施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办法》(京劳社医发〔20xx〕95号),《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商保险药品目录》,《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补充报销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名单》和《xx保险公司团体补充医疗保险(a)条款》等八个文件最后才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一切的问题以及一切问题的答案都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产生和解决。学院要大力发展培训教育,必须让老师更接近问题,有机会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培养出贴近市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优秀讲师。
大学生在商业保险行业实习的实习总结
第5篇 大学生保险行业个人实习报告总结
一、系统培训使我对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对树立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进入公司前我就听闻:“保险不是人做的”,“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等话。给了我一点压力,进入公司的前两周,公司对我们这些新人进行了一次封闭式的系统培训,首先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一个公司再到认识整个行业,这是我由生来接受过最系统的培训,我觉得“培训”这是公司给我的最大福利。无论做任何一个行业,担任任何一角色。首先树立自我对公司,对产品、对行业的自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如果自己对公司、对产品没信心,底气不足,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我们又如何去说服客户呢?其次再到对产品、业务流程、销售技能等基础知识的培训。这次培训虽说很短暂,但它刺激着我的神经,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知道保险是可从事终身的事业。
二、银行网点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及沟通技巧不断增长,公共关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单单培训和演练还是不够的,某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特训完后我跟师父到网点前线现场实践,一边是团队长继续培训及同事们的相互模拟演练、相互探讨,一边是自己对资料的反复琢磨。一周多下来,觉得自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销售技巧,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销售任务时。团队长给我分配了一个农行网点,通过实践几周,我的销售技能上了一个台阶,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工作中我还需要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本公司,还要跟别的机构例如银行等机构的职员做好沟通,只有这样工作效率才高,工作起来才会顺心应手,相信这也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
三、不断的自我总结提高了我的自我学习能力,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
每天去网点工作,遇到任何问题解决不了的,公司都要求我们把问题记下来,小组解决不了,会议上各小组再一起解决。我们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作用,如果自己进行分析,往往是一种定向思维,所考虑到的只是一个面,甚至只是一点而已,很难考虑周全,然而展开小组讨论,就可弥补这个不足,大家从多角度地看问题,结论也就更加全面、合理、准确。通过讨论,能使我们立对纠错,提高个体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思考、分析、评价、表决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了锻炼,同时,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弥补自身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业绩分享的时,再把成功者的经验记下来,互相交流学习。公司的这种要求让我体会到了员工团队的专业、高效、凝聚力。轮流的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正因如此我发觉我成长的很快。
虽说我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我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一是工作中有时自信心不足,有放弃的念头。时而出现低级错误;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没有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三是对一些业务知识特别是银行、金融、证券知识不够熟悉。四是社会阅历相对来说较少,跟客户聊不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最后由衷的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_____人寿保险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第6篇 大学生保险行业实习总结
一、系统培训使我对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对树立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进入公司前我就听闻:“保险不是人做的”,“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等话。给了我一点压力,进入公司的前两周,公司对我们这些新人进行了一次封闭式的系统培训,首先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一个公司再到认识整个行业,这是我由生来接受过最系统的培训,我觉得“培训”这是公司给我的福利。无论做任何一个行业,担任任何一角色。首先树立自我对公司,对产品、对行业的自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敌人就是自我,如果自己对公司、对产品没信心,底气不足,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我们又如何去说服客户呢?其次再到对产品、业务流程、销售技能等基础知识的培训。这次培训虽说很短暂,但它刺激着我的神经,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知道保险是可从事终身的事业。
二、银行网点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及沟通技巧不断增长,公共关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单单培训和演练还是不够的,某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特训完后我跟师父到网点前线现场实践,一边是团队长继续培训及同事们的相互模拟演练、相互探讨,一边是自己对资料的反复琢磨。一周多下来,觉得自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销售技巧,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销售任务时。团队长给我分配了一个农行网点,通过实践几周,我的销售技能上了一个台阶,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工作中我还需要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本公司,还要跟别的机构例如银行等机构的职员做好沟通,只有这样工作效率才高,工作起来才会顺心应手,相信这也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
三、不断的自我总结提高了我的自我学习能力,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
每天去网点工作,遇到任何问题解决不了的,公司都要求我们把问题记下来,小组解决不了,会议上各小组再一起解决。我们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作用,如果自己进行分析,往往是一种定向思维,所考虑到的只是一个面,甚至只是一点而已,很难考虑周全,然而展开小组讨论,就可弥补这个不足,大家从多角度地看问题,结论也就更加全面、合理、准确。通过讨论,能使我们立对纠错,提高个体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倾听、思考、分析、评价、表决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了锻炼,同时,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弥补自身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业绩分享的时,再把成功者的经验记下来,互相交流学习。公司的这种要求让我体会到了员工团队的专业、高效、凝聚力。轮流的会议主持提高了我的胆识及演讲水平,正因如此我发觉我成长的很快。
虽说我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我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一是工作中有时自信心不足,有放弃的念头。时而出现低级错误;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没有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三是对一些业务知识特别是银行、金融、证券知识不够熟悉。四是社会阅历相对来说较少,跟客户聊不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最后由衷的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__人寿保险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