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有限公司系统部门的指导下,工程质量部门在工程质量监督、群众性QC小组活动、质量创优、新开工项目策划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将通过总结和数据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和改进。
一、质量目标全面完成,工程质量基本受控。
1、通过《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过程的绩效监测和测量程序》等程序的运行,今年1—11月份竣工单位工程21项,均保证了一次交验合格,达到了年初制定的一次交验合格率100%的目标。
2、公司今年在《顾客满意的监测与控制程序》基础上,出台了一个《顾客满意度评比奖励办法》,在运行《顾客满意的监测与控制程序》的同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奖优罚劣,促使各项目向业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1—11月份顾客满意度平均为91.8,其中质量为91.65,进度为90.16,服务为92.98,安全环保为91.83,达到年初制定的不小于85分的目标。
3、通过实施《某某公司计量器具补充管理办法》,促使各项目和管理计量器具的设备公司严格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运行计量器具管理体系,克服了以前计量器具归属单位,使用单位送检责任不清,管理混乱弊病,使计量器具送检合格率达到年初制定的100%的要求。
4、公司通过运行《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利用群众性QC小组活动消除质量通病,改进工艺流程,通过镜面砼、回转窑筒体焊接技术攻关活动,钢筋直螺纹连接、预应力猫索方格梁边坡支护现场管理等一系列QC活动,实施《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使工程实体质量稳步提高,降低质量故障,今年公司上报质量故障损失不到5000元,达到年初制定质量故障损失不超过2/万的质量目标。
5、积极推广新技术,公司上下有计划地开展创优工作,在去年取得7项市级2项省级优质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取得某某铝厂220KV配电装置及硅整流所工程、电解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工程两项部级优质工程和某某车场、某某电厂三项市级优质工程,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一部优,二市优的创优计划。
6、通过有限公司对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管理和推进,目前公司上下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策划工作是搞好项目管理的重要前提,鉴于此,今年公司在制定年初质量目标的时候,把工程项目前期策划覆盖率100%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今年公司通过领导牵头,机关各部门与项目管理班子共同对广西某铝厂,江苏某钢厂等项目全面细致地进行了工程前期策划,策划小组还进驻现场协助项目完成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其较重要的效果是使项目的资源配置科学合理,通过前期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运行,使公司今年内在建工程的顾客满意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某某某项目后续任务的承接比第一个合同翻了几番,真正做到了以现场保市场的经营管理策略,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7. 完成了年初计划的质量大检查和过程监视任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了9个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表并督促实施整改措施。
8. 严格按质量内审计划要求,对公司机关、各常设机构所有在建工程项目部进行了例行审核。并对内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审核开出的51项不符合项督促改进完毕。
二、存在的不足或需进行改进之处:
1.质量管理新上岗人员较多的业务不熟练,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改进过程绩效,有的甚至不能正确填写报表。
2.质量体系运行有盲区,个别项目部由于质量管理工作不正常,已经出现了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
3.部分项目部还存在计量器具配置不够和检定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4.不合格品不能按规定进行处置,大部分项目部全年都没有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其主要原因是认识还有误区,不能把不合格品处置作为改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5.沟通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项目部不能按要求上报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三、20xx年的工作打算:
1.明年工作的主导思想是管理质量工作的关键过程,管理今年存在不足的管理过程。通过抓各类报表的报送消除沟通上的差距,通过不定期的过程监视和质量季度大检查狠抓计量器具和不合格品的处置。2006年确定的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仍然为100%。
2.根据在手工程项目的状况,合理确定创优目标,并按创优计划实施,2006年由于没有符合创部级优质条件的工程,将重点争取安装公司某项目、某某项目的市级优良工程。
3.通过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程序的运行,确保产品质量,保证其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2006年确定的质量故障损失率仍然为2/万以下。
4.从年初就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规划QC活动课题,有计划地开展QC小组活动,以推进新技术应用、消除质量通病。
5.作为体系运行牵头部门,指导和帮助各业务系统抓好质量体系运行工作,2006年内审将采取滚动审核的形式,内审覆盖率仍然为100%,审核将关注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过程,与各个系统一起全力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6.接受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监督部的领导,服务基层,加强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以提高系统的办事能力和效率。
市政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搞好“大干180天”,夺取工程进度、质量各项指标圆满完成的活动,加快施工作业现场的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工程管理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潜能,根据公司“关于召开大干‘大干180天’动员大会的通知”活动的要求,结合公司项目工程管理的实际,从工程系统管理角度,谈一些工作总结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上半年里,我公司工程管理工作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工程系统人员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有序。可以看出,在工程系统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领导统一安排,协调指挥,工程管理系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减弱,相反有了较大的提高,较好的满足了现场项目管理和服务,满足了业主、监理和有限公司内部工程管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总结了以前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抓文件、资料、信息沟通单的过程控制,以期达到先想后做,先计划后实施的目的。
2、着力推行前期策划工作,将前期策划与新开工程的筹备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策划过程中的集思广益,预测风险,提醒项目经理和项目部,以期在实施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化险为夷。
3、及时准确的做好与上下级沟通工作,将工程管理工作逐步向正规化,程序化推进,以期不断地提升公司的工程管理水平。
4、借这次“大干180天”的东风,工程管理部要全力为项目服务,当好参谋。希望各项目部除认真组织、合理投入、精心管理外,要一鼓作气,把工程管理工作狠抓一把,上一个台阶,不能停留在大干只是投入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上,忽视工程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要防止出差错,出废品。
5、实事求应该是我们的工作作风,抓大干不要忘记了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要克服工作不踏实、浮躁,抓大放小的工作作风。工程管理系统工作抓不彻底,各种管理制度和办法执行力度不强,上下级沟通不及时的现象,是工程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施工的有关施工技术文件,如前期策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不能及时上报和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审批工作,不能完全按照程序文件汇编的要求形成完整的施工技术文件体系和管理要求,普遍欠缺脚手架、深基坑、大模板、临时用电作业设计等专项施工方案;计量器具的检定没有严格按照有限公司计量器具管理细则中规定的检定周期执行;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没有随施工进度及时组织验评,也不能按时报送报表及交竣工资料;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普遍不能对质量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处置;干工程虎头蛇尾,开工工作有人做,收尾工作无人抓,人员流动后,工作不交接、无人接替或互不清楚,造成交竣工无总结,结算少资料等等,要在这次大干高潮中注意,避免发生。当然这些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还是系统管理人员缺乏,缺少上下一盘棋的观念,各行其是的传统作风造成的。工程管理部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努力提醒各位同仁,加强沟通,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全力整合系统资源,在系统中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工程管理系统人员逐步养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6、在大干高潮中,工程管理系统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注意技术工作的管理合法性,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程序,加强制度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对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领会。
7、质量就是生命,产品代表人品。干工程与做人联系起来,要达到“求精求效”的双重境界,不是喊几句口号能解决了的,需要我们“先做人后做事”,不加强管理是难为“两全”的。这是对每个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和考验。大干180天,不仅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工期最短化、质量最优化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检验我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展示我们的施工能力,在公司范围内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热潮,振奋每个员工的精神。
8、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实在的讲,有些开始松劲了,这么些年来,体系运行虽在循序渐进的提高,但真正要达成共识,自觉运行,还有一个过程。要加强学习,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现在年青的人多了,没学习;老的人要退了,也不学习,确实赶不上管理发展的需要。在“大干180天”的东风吹拂下,作为工程管理系统的牵头部门,再次呼吁各位同仁,要带头抓好和推动“三位一体”体系运行的工作,要统一认识,实现体系运行的最高境界:即在确保守法经营和顾客满意的前提下,超越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的特点,实施品牌战略,突显企业特色,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绩效,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的工作任重且道远,“大干180天”后我们将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然而还得继续大干。要让公司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还需要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需要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工程管理部将与你们一道,协力同心,共图发展。
市政管理工作总结
一、 生产技术方面
1、 外来文件管理情况
工程管理部所接受的外来文件包括: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规范、标准、施工工艺等,省市地方的有关法规和规定,公司有关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制度,国家和省标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标准图集。对国家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安全法、以及对建筑施工有关的规范、标准、施工工艺等,工程管理部除了已采购备齐以外,并对常用的规范、标准由我部发放到各项目部及部室有关技术人员,做到相关人员人手一册,并按现行使用的清单目录进行发放,今后如有新出或更新的规范、标准,工程管理部将及时发布清单给予修正。对于各单位工程的施工图纸由于业主所提供的图纸不足,所以图纸全部发至各项目部使用,公司管理工程部没有留一套图纸存底。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报告
20xx年共审批6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有关方案。我司目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均由各工地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并在公司项目施工中严格实行。并按公司有关规定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后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送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在各工地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支持下,由项目部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具体施工,以保证工程项目按公司的质量、目标、计划要求顺利完成。
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建议对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实行聘任制由公司聘任,人选要求应制定相应的条件,包括技术水平,敬业精神及执业资格等。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首先对企业负责,对项目经理负责,并相应地给予较高的经济待遇,由于激励技术负责人的积极性。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受公司各部门的指导,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进度计划和成本负责。
3、 分包评介、选择情况报告
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的选择:首先由工程项目部进行选择各种工种劳务专业队伍,在选择劳务分包方过程中,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到劳务专业队实际施工的工程进行考察,在根据各劳务专业队的人员技术素质、设备状况、社会信誉程度由项目部进行选择,批准后签定好分包合同方可使用。合同报工程管理部备案。 条款应具体体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及相应的质量奖罚制度,以保证工程项目各分项工程质量工、工期、安全检查等如期完成。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部人员中找有丰富施工经验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工程师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切合工程实际进行认真编写,不要不切实际编写,以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可操作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有关方案审批表均没有存底。
二、质量管理方面
公司通过贯标,实施完整的质量体系进行监控工程质量,是公司承接的各项工程施工质量均有所提高。贯标几年来质量管理到位,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纠正整改,预防措施得力。主要监控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并有一套进场检(验)查制度,杜绝不合格品原材料使用于工程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把分部分项及检验批质量关,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班组每天自查、项目部按施工部位检查、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月检,并对于重要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抽检)。尽管如此,公司工程管理部人员还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通知施工项目部进行整改纠正。组织的月检查中对各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下发整通知书,2008年至今已下发25份整改通知书,并限期将整改情况反馈回公司工程管理部,再对整改情况进行核验,符合要求给予放行,否则继续整改处理,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为确保各项施工质量,做到事前控制,公司制定了《施工质量条列及措施》,遵照《条列》严把施工质量关。工程主要分部分项,施工前要求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前技术安全交底,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参加。通过严格管理,预防措施得力,008年公司承接的工程及验收的工程,地基与基础及主体工程质量均符合要求,结构安全可靠,经过多次沉降观测未发现基础不均匀沉降而造成楼板墙体开裂及渗漏水现场。2008年所验收的各单位工程质量均达合格,虽未出现重大的施工质量问题但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公司工程管理部的严格管理,我司施工的工程质量基本实现了公司质量总目标的要求。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
20xx年.我司圆满完成了市建设局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该年度我司在工程共6个,公司总工室、工程管理部对**市范围内承建工程实行巡检、月检、季度检,对**市管辖范围外承建工程实行抽检和月检管理方式。实现了在建工程管理覆盖率为100%,安全文明施工合格率达100%,重大安全事故率为零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2008年度我司分别举办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培训班,组织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参加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全司管理人员的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