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县全面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积极策应全市“三山一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三年大决战”实施步伐,我们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形成部门协调合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措施
(一)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完善旅游管理部门行政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申请设立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加强旅游质量综合管控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保障全县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酝酿成立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二是转变旅游管理部门行政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旅游行政管理权限,推进旅游管理部门向服务型机关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加快旅游市场化进程。适时成立县旅游行业协会,强化旅游协会行业服务职能和行业自律功能,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依托县旅游发展总公司,探索建立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和景区、酒店、旅行社、交通运输、旅游商品等企业参股入股,以资本为纽带,统筹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县旅游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并促进其融入市旅游投资股份集团公司。推进旅游全领域开放,制定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吸引大型企业或旅游产业集团和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经营旅游景区、旅游产业园、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权、经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支持集体与个人以物权入股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融资授信的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项目实施贷款优惠,开展中小额旅游按揭贷款业务。
(三)推进旅游经营机制改革。策应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创新旅游扶贫机制为核心,准确把握原中央苏区政策扶持机遇,大力促进融入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在白沙、水南及库区沿岸乡镇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屏障区“三区一体”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加快构建全县旅游扶贫村镇、景区、产业体系。探索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新模式。对接融入全市“三山一江”旅游战略,规划实施全县旅游景区景点联票制度,实行统一市场营销、客源组织、售票管理,促进景区经营市场化。探索景区景点通过合资、独资、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出让景区经营权,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经营模式。
(四)推进旅游营销机制创新。一方面,推进智慧旅游强化营销合作。建设旅游网、微信、微博等旅游电子商务载体,打造网络查询、门票预售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远程营销平台,实现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模式的转型。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加强与“三山一江”县市(区)尤其是、、县等周边县区的协作,开展“抱团式”联合营销,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环中心城区旅游经济圈。加强与康辉、中旅、中青旅等龙头旅行社和自驾游协会的营销合作,在景区品牌推广、旅游活动策划、客源组织输送等方面实现双赢。另一方面,设计精品线路开拓客源市场。整合全县“红绿古”旅游资源,精心包装设计旅游线路。着力推出井冈山下庐陵文化游、历史文化名村游、库区水上休闲游、伟人故里红色景区游等专题线路。在积极开发周边县市区客源市场的基础上,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国内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拓展目标客源市场,扩大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效应。
(五)推进旅游行业管理机制创新。加快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旅游统计工作,建立准确详实的旅游数据库档案。制定并完善旅行社、导游、景区(点)、农家乐、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单位等行业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积极引导开展3星级以上星级宾馆以及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评定工作。加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旅游、公安、交通、工商、文化、卫生、环保、质监等部门联动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涉旅企业的监督管理,促进旅游企业诚信合法经营,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防止各类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完善旅游咨询投诉平台,加强对游客服务质量的全程监管。
二、改革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设置旅游管理机构,统筹整合涉旅部门,适时成立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单一的行业管理转变为综合协调管理,形成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高效运作机制,构建旅游产业发展大平台。
(二)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院校等的合作,依托井冈山经贸学校开设旅游专业课程,办好旅游职业教育,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培育本地优秀导游、讲解员,组织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实践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快优秀旅游人才培养步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对接融入全市“三山一江”旅游发展战略,以库区资源为依托、山水文化为积淀、有序开发为原则、创建4A景区为目标,坚持红、绿、古结合,做大做强景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吉文化”旅游胜地、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力争到XXXX年,旅游接待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5亿元,实现三年翻番。
(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做大做强库区水上项目。启动库区游客集散中心和生态汽车旅馆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启动、、广场项目的包装与推介招商。规划库区岸线景点布局,开辟库区水上画艇、游艇等水上游乐项目,形成一条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二是做精做细燕坊古村景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成村4A景区的创建任务。按照历史文化型古村落及生态园林型规划,围绕燕坊古宅牌坊、雕刻楹联、古韵民俗的特点,重点实施二十栋大院修复、商旅古道建设工程,打造出燕坊古村建筑与文化遗迹相连的独特景观。
三是做优做美旅游区。按照“宜游、宜赏、宜居”要求,对进行保护性开发。全方位整治“乱建、乱葬、乱采、乱伐”现象,完成云隐禅寺藏经阁、荷花池、镇山宝塔等工程建设,做好漂流线、瀑布观景点、森林游乐园的项目规划设计,进一步提高旅游品位。
(二)加大宣传,积极拓展客源市场。
一是抓好电视报纸等媒体常规宣传。继续在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旅游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力塑造“吉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二是抓好网络宣传。在中国旅游网、旅游网、旅游网、旅游网等网络媒体上,通过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博客、论坛、微信等形式及时发布旅游资讯、旅游线路等信息。
(三)优化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抓好旅游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活动,规范旅游经营行为。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宾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旅游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确保旅游安全零事故。
二是加大旅游队伍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业务培训,举办导游员技能大赛和服务人员岗位大比武等活动,以赛促学,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紧紧抓住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省、市支持旅游大发展契机,用足用好旅游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全方位支持,推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