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建设“两美”为目标,落实“杭改十条”,打造“最严品牌”,汇聚力量,坚定信心,着力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一年来,工作有序推进。
一、20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截止到11月30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05天,优良率61.1%(按照AQI评价),全市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72.3%,我市河流交接断面考核良好,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一)把握龙头,推进“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是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穿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局勇挑重担,承担了“治污水”这项大拇指工程,在“五水共治”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1.重落实,全面布置各项任务。制定了《杭州市“治污水(清水治污)”三年行动计划(201*-XXXX年)》和《杭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下发了《杭州市治污水201*年实施计划》,将“治污水”任务分解落实。认真贯彻全省钱塘江水治理和河长制会议精神,牵头杭州市“河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建立并运行“月报、季报、督查、例会”等工作机制,制定“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导则和河长公示牌规则,督促各地制定并下发“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目前1117条乡镇(街道)以上河道已制定“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全市已设置河长公示牌1372个。
2.抓重点,有效推进清水治污。全面开展清除“黑河、臭河、垃圾河”行动,对排查锁定的71条垃圾河、193条黑臭河,全力以赴,截止11月底垃圾河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黑臭河已治理415公里,完成年度目标长度的62.3%。实施阳光排口行动,完成城镇污水管网建设88公里,占年度任务50%。拟定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全覆盖方案,明确了201*年工作任务,开展了各地完成项目的督查,其中737个行政村已完成图纸设计614个,完成招投标461个,已开工建设197个。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企业进行督办,截至11月30日,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22家企业均已完成关停、搬迁或取缔整改。
3.浓氛围,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结合治水主题,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活动,浓厚“治水”氛围。组织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五水共治”媒体采风活动,举办全市中学生“五水共治”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在王马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参加了“五水共治全民参与志愿行动”之“小鱼治水”,“世界水日”的宣传活动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三江两岸”优势和“四边三化”成果,不断亮出杭州“治水”金名片。
(二)紧扣重点,推进大气整治
大气污染是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向污染宣战”的主战场。我局严格按照张鸿铭市长提出的“防、治、建、管、倡、保、考”七字方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1.强制度,加快防治方案出台。印发实施《201*-XXXX年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年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制定了杭州市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考核办法和目标责任制,并成功将大气整治专项考核列入201*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和区、县(市)综合考评。继续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体系,完成各地各部门子预案审核,启动3次III级应急响应,为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体系积累了经验。
2.促转型,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无燃煤区”建设,主城区纳入无燃煤区关停或改造的78台燃煤锅炉有68台已完成治理。完成了萧山和余杭区化纤、印染行业55台导热油锅炉煤改气工程。中策橡胶启动了1台锅炉的尾气深度处理试点,半山电厂1台燃煤机组已经停产备用。完成114家污染企业淘汰或停产。全市91台35吨/小时以上电力热电锅炉中有84台完成脱硝工程,全部15条水泥生产线均已完成脱硝。
3.多举措,开展各个专项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调查工作,联合浙江大学成立调查小组,赴经济技术开发区、桐庐、临安、建德等地开展制笔、印刷、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实地调研。加大高污染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根据省环保厅今年布置了5.1万辆淘汰任务,持续加大力度,年已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6545辆(其中黄标车18967辆),完成黄标公交车淘汰225辆,另有400余辆正在办理淘汰手续。持续开展主城区降尘数据每月统计发布等相关工作。
(三)立足本职,打造“最严品牌”
通过执行最严格审批、最严格监控、最严格治理、最严格执法、最严格制度,着力打造全国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让环境违法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1.磨利剑,加大违法震慑力度。为切实加强环境监管,经过连续9稿的反复讨论修改,出台了《关于杭州市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的意见》(杭生态办〔201*〕28号,简称“最严20条”),召开记者发布会进行通报,并进一步细化条文,将其纳入生态目标责任制考核,着力让“最严20条”成为高悬在环境违法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该项工作省环保厅以简报形式全省转发,并得到环保部的肯定。
2.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最严20条”精神,持续开展重污染行业企业整治执法、局领导带队开展“零点行动”、市级重点污染源监察执法以及各类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环境违法保持高压态势。截止11月底,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80个,处罚金额2803万元,共移送公安部门15个环境犯罪案件(部分仍在调查处理中),刑拘9人,判刑1人,取保候审9人。
3.求突破,加大行业整治力度。当前,行业整治已经进入克难攻坚阶段。今年来持续通报各地整治进展并上网公开四大行业“三个一批”整治企业状态信息,连续召开6次重污染行业整治相关会议,先后开展5次现场督查、3次突击执法检查、3次专题调研,组织实施印染、造纸行业整治“6·30零点行动”,力求有新的突破。目前,全市拟整治印染、造纸、化工三大行业总整治完成率为56.9%,制革行业整治已经完成。
(四)围绕目标,加强生态建设
结合省委“两美浙江”和市委“美丽杭州”目标,根据“杭改十条”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美、发展美、人文美、生活美的有机统一。
1.推改革,加快“美丽杭州”建设。召开第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杭州”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杭州”建设)委员会,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分工。开展美丽杭州建设专项督查,根据结果拟定工作汇报。加快立法保障,《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促进条例》、《杭州市环境教育条例》等立法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推进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开展局系统部门职责和权力事项清理工作,对现有的488项权力事项进行清理,实现了行政权力事项削减50%的目标。
2.重考核,加快生态目标落实。梳理拟订201*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出台配套了评分细则,将五水共治、大气整治、行业整治、公众满意度、节能减排纳入一票否决指标,突出治水、治气、治废,优化考核体系,完善评分规则。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工作,分解落实XXXX年度生态省考核整改意见。强化绩效考核和资金审计,及时开展中央节能减排资金和市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资金的申报和资金预拨。
3.抓示范,加快生态城市创建。通过努力,4月24日杭州市省级生态市创建顺利通过现场考核验收,成为我省首个通过现场验收的地级市。截止11月底,我市已有临安、桐庐、淳安、西湖、余杭、江干6个区(县、市)通过国家生态区(县、市)命名验收或技术核查,创建成8个省级生态区(县、市),累计建成118个国家、131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63个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和768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五)强化约束,加快减排进度
总量减排是硬约束,是促进结构转型、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我局始终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力争提前完成“十二五”总量目标。
1.设目标,落实年度减排计划。XXXX年我市化学需氧量削减3.52%,氨氮削减3.83%,二氧化硫削减4.80%,氮氧化物削减6.58%,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根据核定结果,对各县(市)、区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进行了核定,并对各地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根据省政府要求,明确201*年我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在XXXX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2.0%、2.0%、2.5%和3.0%,由此确定今年减排项目281个,目前已完成170个,完成率60.5%。加快脱硝进度,完成杭联热电等5家企业28台锅炉的验收工作。
2.优机制,深化资源量化管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量化管理,目前已初步完成主城区90家企业的初始排污权配额分配核准,累计完成排污权分配企业1335家。进一步做好排污权交易相关工作,5月30日开展了201*年第一批排污权交易竞拍会在杭州市产权交易所顺利举行,指标首次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全省首次交易这两项指标),成交金额3595.8万元。加快企业刷卡排污总量控制,截止11月25日,全市应安装的总企业数为261家,已完成设备安装208家,完成率80%,已联网144家,联网率55%。
3.拓平台,推进减排制度创新。拟定《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核发和管理规范》,研发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系统。强化排污权指标登记交易制度,着手排污权登记办法、排污权质贷款抵押办法等相关法规拟制和排污权登记、交易网络平台系统研发。初步建立排污权指标基本账户制度,实现对各地排污权指标收入、支出和结余的量化管理,落实差异化减排激励、排污权指标激励、超额减排激励、淘汰落后激励及先进地区激励等措施。开展XXXX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奖励资金申报工作,已获得2.24亿中央资金的安排。
(六)把握底线,确保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基本底线。通过一手抓固废监管,一手抓辐射监管,着重在应急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在环境信访处置上下功夫,尽最大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1.抓预防,加强固废辐射监管。深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地一策”大盘点行动。进一步对危废、污泥刷卡转运工作进行提升改造,加快视频监控点和车载GPS的安装并网。开展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执法检查。加快清洁土壤行动,完成了长河化工退役厂区污染治理验收工作,推进庆丰农化、滨江“三化厂”等地块的修复工作。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工作。开展全市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环境监管及监督性监测。及时核实全市放射源档案资料和射线探伤装置,进一步巩固深化“绿色和谐电磁”创建活动。
2.打基础,加快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做好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工作。出台了《杭州市将军岩断面水质异常预警与响应机制》、《钱塘江流域水质异常环境应急联动工作规范》、《杭州市环保局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水质异常联合处置工作机制》等应急规范性文件,筹建杭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网络和应急救援队,搭建杭州市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平台。今年以来已妥善处置钱塘江源水嗅味异常、桐庐四氯乙烷泄漏事故等13起环境应急事件。
3.重沟通,加大信访维稳力度。今年1-11月份全市共处理环境信访4036件,比上年同期2121件上升90%。面对环境信访如此高发态势,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并采取局领导带案下访、重点信访包案、局领导带队夜查信访突出环保问题等途径,提前介入,真心沟通,化解矛盾。积极协助做好千岛湖引水、九峰垃圾焚烧项目以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项目二期(立佳环保)、原庆丰农化等相关环境问题的维稳工作。
(七)夯实基础,加强能力建设
始终把固本强基作为首要任务抓好抓实,加快以“智慧环保”为核心的软硬件基础建设,激发干部活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推进全市环保工作提供强有力保证。
1.强技术,加快“智慧环保”建设。加快“一源一档”数据库的补充更新,已累计统计2275家污染源数据。继续推进移动执法一体化系统建设和环境应急管理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环境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环保“大数据”,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效应。监测能力建设得以加强,年共获取监测数据290万个。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三个率”(自行监测率、传输有效率、监督性监测完成率)基本达到了国家考核要求。推进城市通风廊道、千岛湖生态安全等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全市环保产业调查和环保生态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绩效跟踪工作。完成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全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特别是饮用水源地区划调整修编工作顺利推进。
2.振士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局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局系统规章制度的修改完善和长效机制建设。启动局机关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举办局系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共约120余名干部参加。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并建立电子数据库。继续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制定并实施年度党建工作目标和理论学习计划,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3.提作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八项规定”等党风廉政制度的落实,开展201*年“廉政工作日”和“廉洁环保”主题教育活动,明确201*年度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责任分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严肃处理了2起违反“八项规定”案件。开展了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清理工作和局系统办公用房清理情况等作风建设重点事项的监督检查。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三大环境矛盾依然突出。“五水共治”考核总分1000分,我局牵头的“治污水”工作就占420分,考核压力非常大,然而由于市政管网不配套等原因,全市仅五城区就有约15万吨/日的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导致我市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城市河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繁重。今年1-5月份全省交接断面考核,我市为唯一不合格城市。大气整治方面,煤改气推进困难,工业用气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管网铺设进度缓慢,要完成省里布置的工业企业烟粉尘治理和淘汰5.1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任务难度极大,挥发性有机物(VOCs)调查和治理也遇到众多困难。全市仍处于大建设阶段,全市仅工地就有近4000个,工地扬尘对大气影响较大。今年1-5月全省11地市空气质量排名通报中,杭州位于第8(其中5月份排名第9)。土壤治理方面,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危废处置违法行为高发,且处置项目落地困难,邻避效应明显,处置能力难以满足管理要求,同时土壤修复任务艰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仍然任重道远。
二是部分重点任务依然滞后。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进展慢,批建不符普遍存在,特别是萧山区51家印染和79家化工企业提升整治进展滞后,在全省处于倒数,影响杭州全市的进度排名。总量减排依然困难重重,部分国家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无论是排污权交易、刷卡排污、许可证统一管理都存在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生态创建方面,目前萧山、富阳、建德离国家生态区(县市)命名还有较大差距,故我市按原定计划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压力较大。另外当前“四边三化”等工作趋于停滞,部分地区机构、人员涣散,工作推动困难。
三是系统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当前环保局有14个非常设的临时办公室,不仅要开展日常监管工作,而且还要牵头协调全市大气整治、“五水共治”的“治污水”等工作,实在不堪重负。且随着公民环境意识的提升,凡是涉及到水、气、土壤、噪声、辐射等各种环节问题,首先对牢环保局,各类突发事件和信访投诉应接不暇。再者经过多年粗放式发展,环境容量已经到达饱和临界点,稍有不慎就容易酿成环境事故,加上当前各类监测、监察硬件配备跟不上,监管不到位的问责风险时刻存在。另外年底要通过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三个率”的“一票否决”考核也有大量工作要做,系统内干部职工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将以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为指导,以治水、治气、减排为突破口,通过最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全力以赴建设“两美”杭州。
(一)有序推进“美丽杭州”建设
一是全力做好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生态文明形势分析会相关准备工作。针对11月份“美丽杭州”建设督查的问题,组织各地整改并做好后督察工作。加快建立环保法庭、环保公益诉讼试点,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分析例会、重大决策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相关制度。围绕“五水共治”和“美丽创建”,进一步抓好“杭州环保”微传媒建设工作。
二是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完善跟踪督查、月度报送、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快立法调研,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生态补偿资金及生态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调研或修订研究。加快杭州市水、气环境功能区调整工作,特别是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需要请各地政府向省环保厅多汇报沟通争取支持。
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开展生态省目标任务的动态管理和评估,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开展市县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动态通报和预警,进一步提高考核刚性。
四是围绕工作大局做好服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和社会考评意见整改,继续做好九峰垃圾焚烧项目等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加快完成“三江两岸”年度工作进度,确保“四边三化”工作通过考核验收。
(二)有序推进“治污水(清水治污)”工作
一是加快歼灭垃圾河,快速推进黑臭河整治。会同治水办、林水局督促个别区、县(市)尽快集中兵力组织会战,尽快启动剩余黑臭河治理,对清洁后的垃圾河进行长效保洁维护。
二是实施交接断面水质改善应急措施。市本级与萧山、余杭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对渡船桥、萧山市出口等断面要会同市、区两级农业、林水、城管部门联合采取针对性措施,科学有序管控支流水闸,增加配水量,加快断面周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升水质质量,确保年底省对市考核良好,争取优秀。对省控断面功能区水质超标的7个点位要采取针对性的“治水”措施,确保水质稳步改善。
三是巩固深化河长制和阳光排口行动。重点做好一河一策水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和标牌规范化提升工作。组织河长制督查,做好我市钱塘江和五常港河长制推进工作。结合“一口一档”和“一源一档”的调查基础,推广规范“阳光排口”行动。
四是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和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按时完成水源保护区内违法企业关停搬迁和清理年度任务,开展苕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薄弱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督查力度,确保完成73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
(三)有序推进“大气整治”工作
一是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推进杭钢搬迁等重点项目进度,制定实施更严格的重污染高耗能产业关停淘汰政策,确保今年全市企业关停转迁及淘汰落后产能255家以上。继续深化“无燃煤区”建设和清洁能源改造。
二是加强移动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加快黄标车淘汰,确保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5.1万辆任务,主城区淘汰所有公交黄标车。进一步扩大限行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和加气站配套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控制。推进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全面启动11个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的调查和治理,完成省下达的105家化工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年度治理任务。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完成杭州市气候专项规划调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科技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我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加强扬尘和油烟科学治理。
(四)继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贯彻落实“最严20条”,通过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夜间环境执法“零点行动”,着力查处一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特别是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进一步增强执法威慑力。
二是确保完成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年度任务。严格时间节点,严格整治标准,强力推进拟保留企业的原地整治提升。积极培育整治提升的示范企业,探索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整治提升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长效管理。
三是做好环境应急和信访处置保障。严格按照“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妥善处置各项突发环境事件,加强沿江沿河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开展市县两级应急联动检验性演习工作。组织开展局领导接下访活动,推动重点、难点环境信访的解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信访受理质量,对影响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的违法行为,一律从重、从严、从快处理。
四是做好固废处置和辐射监管。逐步建立固体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固废环境风险源排查。推行危废污泥刷卡转运工作和危废处置费用统一结算制度,继续探索生活垃圾飞灰处置和土壤修复等新方法。推进辐射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源头控制,保障杭州市辐射环境保持安全平稳态势。
(五)继续加大总量减排力度
一是确保完成201*年减排目标。组织半年度核查工作,加强联合督查,督促加快减排项目实施。加快实施脱硝工程,及时拨付补助资金。
二是推动排污权交易市场化制度化。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配额分配工作,推进总量激励和基本帐户制度的实施,积极探索有偿取得的排污权抵押融资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核发和管理。
三是完成国、省控重点企业刷卡排污试点。加强刷卡排污工作督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
四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做好201*年综合奖励资金的预拨申请,细化综合示范项目,并通过督查机制大力推动后进项目。
(六)继续加大能力建设力度
一是稳步推进审改工作,做好提能增效。继续做好审批职能集中工作,推进行政审批职能优化,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
二是加快以全市统一的环保数据中心、杭州环保私有云、环保业务管理“一张图”模式为内涵的智慧环保建设。加快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三是年底前全面完成减排监测体系三项指标,务必确保“三个率”达到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考核要求,决不能导致减排工作被“一票否决”。完善环境监测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开发部署和实施,积极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大气、水环境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利用进度。
四是开展局系统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工作,狠抓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抓好综合考评和社会整改意见各项工作的落实,提升环保形象,提振干部“精气神”。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打造“廉洁环保”。继续深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八项规定”落实。加快出台《杭州市环境保护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