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好总结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一、班况分析:
本班现有幼儿人数28人,其中男孩12人,女孩16人。经过一学年的集体生活,幼儿已经较好的适应了集体生活与学习,喜欢自己的班级,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在班中三位教师的悉心照顾下,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如孩子们会自己独立穿脱衣服、睡前折叠好衣服,自己折叠小被子等等;在交往能力方面,孩子们能大胆的与他人交往,每次的开放活动、接待活动中,孩子们总能有礼貌地主动邀请他人、与他人交流;在学习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活动,对周围的事物更具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进行仔细的观察;对于阅读活动更感兴趣,喜欢看书(个别孩子已能看字读懂意思了),语言的发展迅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但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班中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坚持性还不够,个别幼儿仍有坐不住现象的发生。
通过一学期的家园合作,相互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流与合作很融洽,班级工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赞同。看着家长从刚入园依依不舍将孩子交给我们,到现在家长巴不得幼儿园不放假,每天让孩子来幼儿园,这就是我们班级工作的见证。
二、班级各项工作:
1、德育教育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孩子品行的养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染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从自身的言行举止和良好品行去影响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感染孩子。
1)为幼儿创设温馨、平等的班级氛围。首先我们三位老师,始终用“爱心、耐心、细心”真诚的对每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以情感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其次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们是好朋友”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发孩子去爱父母、爱老人,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与同伴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2)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注重日常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培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从点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做到三位教师要求的一致性;同时我们利用传统故事、谈话活动和主题活动,及时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懂得爱身边的人,愿意与他人交往,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老师、同伴、亲戚、家人有礼貌,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愿意帮助别人。在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中,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礼貌交往的能力。
2、班级管理
三位能从班中的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做到保教合一,做到三位一体化,做到分工不分家,有事及时召开班级会议,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尽可能把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全。
1)针对上学期发现的问题,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指导力度。
在进餐方面:我们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教师自身的去分析问题,寻找根源,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首先加强了知指导的力度,保证两位教师同时指导孩子进餐,用表扬与赏识的方法,督促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在规定的时间里用完自己的饭菜;其次,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习惯,要求孩子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不喂饭,学习自己剥虾、吃鱼、剥鹌鹑蛋等;最后组织一周的“进餐比赛”,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一周的进餐情况,了解每位孩子的饮食习惯,加强个别指导的力度,及时进行奖励。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孩子的进餐习惯:挑食的习惯、进餐的速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学会了自己剥虾、吃鱼、剥鹌鹑蛋等,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在大肌肉动作方面(拍皮球),保证每周1次拍皮球的时间,逐个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经常性组织拍球比赛,每一次比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促进,在不断练习、不断督促、家园的共同努力下,大多数孩子学会了拍球(期末班中只有3位孩子没有达到连续10下的要求)。
2)通过人人参与管理的模式,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建立了良好的班级常规。本学期,我们这对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人数,设立了27个岗位,让孩子们每月轮流尝试不同的管理员的活动,采用照片与图片相对应的墙饰,促进互相间的督促与管理,通过活动不仅吸引每一位孩子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了一定的责任意识,而且促进了班级良好常规的形成,孩子们之间建立起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我们看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与更多的想法,结合世事进行讨论。如想念组合在管理洗手与小便时,发现个别孩子有浪费水的现象,其其马上就说:“我妈妈说宁波快没水了”,针对由于干旱缺水这一问题,及时展开讨论,除不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
3、教育教学
我们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与实践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培养幼儿喜欢集体生活,喜爱上幼儿园,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和生活中健康成长。
1)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为指导,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氛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抓住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营造一个优美、规范、准确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词汇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引导幼儿能大胆地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利用晨谈、餐前十分钟等时间段进行表演,如“故事大王”比赛,锻炼幼儿的胆量,使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积极参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根据季节、内容的不同,我们开展了“过年真好”“春天来了”“让我试一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得了成长和历练,并从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通过“穿衣服”“折衣服”“叠被子”等比赛活动中,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动手能力的发展。
4)注重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努力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作为区域特色班级,我们根据主题的开展、小班孩子们的需要出发,设置了娃娃家、生活区、美工区、理发店等,在区域中的每一份材料,我们都经过精心的挑选,考虑到安全性、实用性、情感性、目标性等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摸、闻、捏、推、听等感官的探索方式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经验,能在与区域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每周及时更新材料,为了吸引孩子的参与,设置了“新品上市”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尝试,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练习,在情境中操作,情境中发展能力。我们通过观察与指导的技巧,多角度的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反思。一学期来,孩子们爱上了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成了他们幼儿园生活的“第四餐”。(早点中餐、午点之后)
4、班级特色
本学期,我们针对现代孩子存在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少关爱的不良品德,开展了以传统故事与绘本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班级特色“快乐阅读”活动。
1)我们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收集了大量的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教材,开展每日“一”传统故事和每日“一”绘本的活动形式。利用每天餐前十分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与绘本画面、情感的声声互动中,促使孩子们的语言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词汇量大大丰富,语言完整性也大大增强;利用睡后十分钟,以传统故事的熏陶和感染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行为、交往以及诚实、礼让的良好品德。
2)深入挖掘作品的德育价值,及时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紧密联系起来,在感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与日常的生活习惯相比较,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帮助孩子形成了爱身边的人,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诚实善良的品德。如故事“我的好朋友”中,让孩子理解松鼠有自己会爬树的特长,帮助长颈鹿和老鼠传达自己的故事,在互相帮助中成为了好朋友。同时引导孩子当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5、家长工作
我们本着对家长、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让班上每个孩子的家长真正参与其中,真正让家长满意我们的工作,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并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
1)认真召开家长会与开放日活动。开展好一学期2次的家长会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更主动地参与到会议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筑起科学、合理的桥梁,鼓励家长将自己好的育儿经验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在家园桥进行分享,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下,家长们畅所欲谈,既了解班级各项工作的实际进程,并在一系列有效探讨中,达成家园共育的共识。使家长会成为活跃在家长工作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发动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庆元宵”“3.8妈妈节”“家长开放日”“端午节”“唱歌比赛”“亲子活动”“家长助教日”“爸爸护卫队”等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进一步了解班级的工作,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如“3.8妈妈节”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在接受亲人爱的同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身边的亲人,在家长的心理感受到了浓浓爱的回报。“端午节活动”通过品尝、观看、分送礼物、体验划龙舟中,让孩子们第一次全方位的体验、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感知节日的快乐,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爸爸护卫队”让班中86%的爸爸走进了幼儿园,感受孩子们来离园时快乐的情境;“亲子活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再一次的体验集体活动与分享的快乐;“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游戏活动、自己孩子的兴趣特点以及孩子的游戏习惯,同时尝试有目的记录、观察孩子游戏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活动,拉近了家园间的距离,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使家园之间的沟通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