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村委会农业工作总结
总结一、抗震救灾方面 第七届村委会成立刚刚 4 个月后的 5 月 12 日,XX 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 位于极灾区的 XX 县花荄镇联丰村也未幸免,灾情发生后,村委会在第一时间内 成立了应急抢险、生产自救互助、公共防疫、社会治安维护、政策宣传服务队, 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战斗中。救出受伤群众 11 人,抢出粮食、农具、家具、衣 物等物资价值 100 余万元,为重在群众搭建防震棚 96 个。并及时深入村组调查 灾情,登记受灾情况,上报灾情,争取救灾物质。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期 间,村两委出动救灾人员 400 余人次、车辆 20 余台次,坚持集中消毒,开展夜 间巡逻,为村民运送和发放矿泉水、菜油、大米、御寒衣物等救灾物质近 50 吨, 发放帐篷 620 多个,救灾生活补助近 xx 万元。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 了联丰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二、恢复重建方面 5.12 大地震致使全村 9 人死亡,548 户农房全部毁损,76 户农房和两委办公楼、 多功能农民活动室、科技惠农超市、农村卫生站、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等公共设施 和辅助设施 1400 多 m2 都不同程度受损。在抗震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村两委 积极部署,认真规划,主动作为,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一是农房重建。为确 保重建质量和进度,让村民尽快住上经济、安全、适用的永久性住房,村上采取 原址重建,户户联建,集中修建方式扎实推进,在建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主动 排除人员为群众购买钢筋、水泥、红砖等建材。到 XXXX年 年春节前,全村 548 户重建户, 76 户加固户都搬进了新 房。二是基础设施重建。村两委除认真贯彻落实灾后重建政策外,还主动向上争 取灾后重建项目,截止目前,加固整修塘堰 368 口,引水沟渠 1300 余米,道路 12.3 公里。三是公益设施重建。争取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132 万元的灾后恢复 重建资金,新建了占地 10 亩,建筑面积为 780 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 添置了 10 多万元的健身体育设施,建立村图书室和多功能电教室。村卫生室和 村活动阵地近期也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三、产业结构方面 5.12 地震之前,我村的种、养、多经比例为 77:22:1,大春种植以水稻、玉米、 红苕,小春以种植小麦、油菜和少量经济作物为主要。本村没有大型支柱产业, 而劳动力的外流和农闲时群众无事可做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经济的发展,还慈生 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本届村委会上任后,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鼓 励村民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和养殖业的同时,还引进绵樱鸭业公司在本村建立了 300 万只樱桃谷鸭养殖基地,吸收了 40 户农户到基地内从事樱桃谷鸭养殖,为 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我村养猪、养鸡、养鱼和多经作物得 到了协调发展,种、养、多经达到了 58:38:4,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四、新农村建设方面 为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我村自 XXXX年 年以来,抢抓机遇,克服重重困难,以“硬 化、亮化、绿化、净化”为目标,总投资 500 多万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 美化工程。一是人畜饮水得以改善。投入 100 万元,新建联丰柏杨集中供水站, 解决了 xx 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二是道路得以改善。投入 30 多万元对联丰 9 组到养鸭场 1.5 公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加宽改造,投入 50 多万元新建和硬化了 猫儿沟至农民文化中心道路,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将 1 组至兴隆、2、3、4 组 的组道那内了新农村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资金 30 万元,并已着手新建。三是新 能源逐步普及。结合灾后重建,改造和新建沼气池 120 多口,是村民用上了清洁 低碳的新能源。四是乡村旅游开始起步。村两委主要干部投资新建的猫儿沟休闲 庄在村内外享有较好声誉,在村民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乡村旅游成为我村 未来发展的去向。五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改造整治精修山坪塘 54 口,水产养殖 20 口,新建 300 万只樱桃谷鸭养殖基地并投入运行,粮油、果蔬等种植面积进 一步扩大,产量突破历史上最好水平。六是新村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XXXX年 年, 我村又被列入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争取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 300 多万 元,为我村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社会综合治理及民兵管理 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自 XXXX年 年以来,我村加大村庄治安综合 管理力度,真正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在民兵管理方面,积极配合 上级工作要求,搞好冬季征兵工作,对应征青年按时组织体检,力争将政治素质 高、身体健康、积极向上、作风正派的青年送入部队。
六、村社会事务管理 依靠政府及村党总支的支持,村委委会积极开展帮扶、帮困、丰富老年人活动等 各项社会事业。重点以提高民政工作效益、切实把民政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为落脚 点,做到工作有人抓、确实保障家庭贫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三年来共资助困难 群众 157 户,共计资金 35400 元。并协助 11 户低保特困户低息贷款 33 万元进行 危房建设,为 户特困户办理低保养报。自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来,我村大 力宣传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近三年来,年全村 95%以上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 疗,使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以缓解 七、村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村一项艰巨地工作任务,由于我们各自然村面积大,人口多,而村 经济相对薄弱,给我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三年来在 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村计划生育工作还是取得了不错地成绩。目前,全 村共有育龄妇女 人,已领独生子女家庭 户,双农独女户 户,已享受独生子女 奖扶政策 人,自 XXXX年 年以来为育龄妇女查病、查环活动 1100 多人次,发放宣 传资料 2100 份,发动协会会员为困难妇女捐款 1000 余元。 三年来,我们的工作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务各 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面临很多的困难,许多工作还有 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为此,我们将不断学习,灵活把握政策,正确对待存在的 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把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得更 好!
【第二篇】:村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村委会农业工作总结
会 XXXX年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我丙中洛村委会在 XXXX年 年上半年里,在县政府和乡政 府的领导下,我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 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开展大春、小春生产,确保我 村农业总产值逐年提高,保持了我村农业稳定、连续增长, 有效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农村的各项工作也呈现良好局 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发展情况:根据我村实际,因地制宜,大力调整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春生产中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导, 在乡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农民搞好水稻、玉米种植,引 导农民转变耕种观念,小春生产中积极引进了油菜、小麦, 有效地调整了我村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改 善了土壤质量。
(二)基础设施变化情况 为了完善我村农民饮水条件,我村部分农户新建、改建 了饮用水水池,新建水池农户每家每户补助一千元;每个小 组都不同程度的新建了房屋,每户由政府补助一万元;日当 二组新建排水沟 350 米。我村上半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 成,有效的改善了我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我村的物质 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村务、党建工作情况 (1)充分发挥我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 农村党员学习党思想,每月的十号为党员活动日,定期的定 制相关材料,每月向每个党员小组发两套党课学习材料,不 断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 础。
(2)加强村委会领导班子内部团结,积极开展批评和 自我批评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观念。定期召开 领导班子内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广集各方意见,力求把工 作做细、做好。
(3)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财务方面接受有乡政府 主管部门做定期检查,并且及时在公布栏反映当月收支情 况,重要决策需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的不断流入,当前社会治安 越来越复杂,为防止罪案发生,净化我村社会治安环境,我 村加强了治安队伍人员的素质教育和管理,加强治安队相应 警备器械的配置,并加强对外来工的监管力度。搞好、建立 安全区、安全组工作。几个自然村的护村队与治安队形成了 联防、联治的架构。XXXX年 年上半年我村未发生过重大大的案 件,未发现有吸毒现象。 (五)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我村计划生育工作思想明确,制定的措施得到落实,坚 持计划生育一抓到底,不放松的方针,“两委会”在狠抓村 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又组织了村执勤干部、村小组长、治 安队、护村队、妇委对本村人员进行查证、验证和四术对象 的突出检查。
(六)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统筹各方面的发展,积极贯彻创先争优活动,把 创先争优与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按实际出发,带领群众 共同增收致富;把 10 年的各项收入翻一倍。
2、多方面积极争取资金、修建村村连心路,致力于新 农村建设; 3、深入群众了解民众疾苦,用创新思维,发展农村经 济; 4、为民谋利,着力解决好本村热点、难点问题,确保 和谐、稳定; 5、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指标任务, 使本村委会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村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 政府各项指标任务,同时圆满完成任务。 丙中洛村委会 XXXX年 年 6 月 4 日
【第三篇】:某区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村委会农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20nn 年,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和 xx 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 收,圆满完成了区委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 截止 12 月份为止,全区预计可完成农业总产值 25.16 亿元,比去年 23.69 亿元增加 1.47 亿 元,增长 6.2%;粮食总产达到 19.6 万吨,比去年 17 万吨增加 2.6 万吨,增长 15.3%;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 5110 元,比去年 4629 元增加 481 元,增长 10.3%。
一、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一是落实惠农政策刺激农业生产。
20nn 年, 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 7.1 万份, 入户率 100%,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 6596.29 万元。其中:粮食直补 531.9 万元;水稻良种 补贴 579.99 万元,油菜良种补贴 360.3 万元,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 42.81 万元;农资 综合补贴 2800.8 万元;能繁母猪补贴 80 万元;退耕还林现金补助 143.49 万元,退耕还林粮 食补助 1506 万元;农机购机补贴 551 万元。国家惠农补贴项目的扩大和补贴资金的及时发 放进一步刺激了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全区粮食作物收获总面积 54.61 万亩、油料作物收 获面积 43.36 万亩,同比增长 18.2%和 35.8%,出栏生猪 23.8 万头,比去年的 20.9 万头,同 比增长 13.8%,出栏禽类 2400 万只,其中肉鸡 2380 万只,比去年的 2213 万只,同比增长 7.5%。二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区内招聘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年初,我区针对农民工 大量返乡回流的现状, 区政府组织了四场大型的农民工就业招聘会, 组织 200 余家企业提供 就业岗位 5000 多个。区劳保局、民政局、扶贫办、妇联、团委等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 势,通过免费培训,开办"春蕾班"、"宏志班"等,多种渠道开展农民工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 培训,培训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全年共培训 2 万人次,使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 5900 人,新 增城镇就业 5016 人,帮助下岗职业再就业 1608 人,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三是加强农村扶 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20nn 年,上级安排我区老区建设项目 14 个,扶贫资金 128 万元,财 政扶贫项目 23 个,扶贫资金 186 万元。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老区建设、移民扶贫搬 迁等多种扶贫方式,使我区一大批村组产业有发展,设施有改变,生活有改善。
二、农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0nn 年,我们把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突破口,借助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 农业发展。20nn 年,全区共申报各类农业重点建设项目 25 个,目前已完工项目 12 个,在 建 13 个,完成投资 4100 余万元。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于 3 月份正式挂牌,按照"一 圈、二环、三带、四业、五区、六园"的设想编制了一个占地 150 平方公里的《向阳湖现代 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8 月份,湖北咸宁森工科技产业园在区凤凰工业园正式挂牌成立, 一个规划产值 50 亿元的华中地区最大的森工产业园区落户我区。晨鸣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 目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了 10.04 万亩林地林权发证及林地流转,落实了林浆纸一 体化项目造林面积 27343 亩, 其中委托造林面积 17432 亩, 晨鸣公司自主造林面积 9911 亩。
截止 12 月份,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 5.5 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 1.5 万亩,新增长防林 0.8 万 亩,退耕还林 0.7 万亩,血防林 0.3 万亩,其它造林 2.2 万亩,上述成绩得到了省厅的赞扬, 12 月上旬,全省林业现场即将在我区召开。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淦河生态修复、 南川灌区血防工程、星畈水利设施改造等重点项目相继动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11 人上 旬,全省水利建设现场会在咸安召开。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20nn 年,全区大力推进"科技兴区"战略,把"科 普惠农,科技助力新农村"行动不断引向深入。巨宁公司、贺胜温氏畜禽有限公司、川玉茶 业公司被纳入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双溪高支苎麻种植科技示范基地被纳入全省 100 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贺胜温氏畜禽公司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企业与农户加盟 捆绑式发展,20nn 年,全区建立禽类养殖小区 14 个,预计新增加盟户将突破 500 户,有望实现 年初出栏肉鸡 2800 万羽的目标;金月獭兔养殖公司与区科技部门联手开展科技养殖示范户 工程建设,新发展獭兔养殖户 100 户,出笼商品兔 10 万只。
区财政和农机部门把落实农机购置 补贴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全年争取国家购机补贴项目资金 551 万元, 是上年的 2.7 倍。有 418 户农民享受了购机补贴,共购进农机具达 550 台(套),带动农民投入 资金近 XX 余万元。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为实现今年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技 术支持。
[page]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20nn 年, 全区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贺胜温氏畜禽有限公司),使我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达到 6 家,新增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 家(万山红农业生态园、桂源红 酒业、国辰竹木、金桂园苗木、兴林富苗木、广祥物流、宏真米厂),使我区市级重点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19 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产业化经营基地 70 多万亩, 养殖小区 30 多个,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 7 万余户,形成了 10 多个专业村,44 个专业合作 组织,1000 多个专业大户。6 个茶叶、水果、禽类、水产领域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农 业产业化水平的稳步提升为今年农业保增长、保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在省市区各级重视支持下,我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高涨。一是规划编制力度不断加大。
区镇两级成立了工作专班, 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和督办检查。
区财政列支新农村建 设专项资金 500 万元, 用于全区重点乡镇集镇和村湾建设规划修编。
目前已完 7 个乡镇总体 规划编制和 45 个村庄的新村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二是试点示范成效显著。全区 确定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1 个, 第二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 个, 市级新农村建设重点 乡镇 1 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17 个,区级重点乡镇 1 个,区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湾 45 个。配合举办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我区投入资金 5000 多万元,开展了 107 国道沿线和京珠北至刘家桥沿线的重点乡镇的集镇改造和村庄整治,目前贺胜、双溪、横沟 集镇改造已基本完成。刘家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设正进入攻坚阶段,彭城古街 1.7 公 里道路路基已经成型,中心景区 26 户房屋拆已完成 21 户,刘家桥至白沙 51 户仿古装修已完成 44 户,年底可望完成 100 户。
刘家桥景区水网改造、 大叶野茶基地等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双溪桥镇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在市区大力支持下,计划投入 2300 万元,目前已投入 近千万元,双溪大道两侧 2800 米下水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人行道改造及管线入地工 程现已动工在建,电力线路改造同期进行;临街面 700 户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已完成房屋立 面改造 28000 平方米,屋顶平改坡 4000 平方米,主街道绿化亮化、集镇自来水厂等建设项 目正在进行之中。三是农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区各乡镇大力推进 村湾整治,编规划、建新房、改旧屋通过"三改一建"努力改变村容村貌,涌现出了一批卫生 村湾典型。浮山旗鼓村借长江工业园区开发之机,集中拆迁还建,高起点规划,统一建设样 式,建起了 370 户别墅新村。官埠桥镇紫坛村郭李、黄库两村湾召集村民开会动员,号召村 民捐资建家园,共募集资金 40 余万元,通过修公路、铺晒场、改水塘、建公厕、搞绿化使 村湾面貌大变样。贺胜桥镇桃林村唐角涂依托温氏养鸡,带动该组经济发展。在没有外来资 金的情况下,群众不等不靠,自发捐资修通了 1.6 公里水泥路,并通过家家户户投劳硬化地 面,集资对全组 48 户房屋进行搓沙改造,村湾面貌大变样。大幕乡东源村山下湾群众自订 卫生公约自我管理,让旧居卫生管理井井有条,古朴整洁。 六、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 20nn 年,全区各级各单位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贯 穿活动始终,使农村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进一步健全,利益导向 机制进一步完善,20nn 年 10 月 1 日至 20nn 年 9 月 30 日全区出生人口 6185 人,人口出生 率为 10.16‰,其中政策内出生 5720 人,政策外出生 465 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2.48%出生人 口性别比为 108.5。以"双千"为内容的生育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区落实"双千"帮扶户 326 户,落实帮扶资金 165 万元,落实帮扶致富项目 183 个,协助落实资金 360 余万元。民 政救灾、社会救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抵御了自然灾害影响,及时发放救灾资 金 249 万元。农村低保扩面新增低保户 XX 人。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区委袁书 记的带头参与下, 全区 1462 名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到"双扶"活动中, 共为双扶户捐助资金 250 万元,帮助发展致富项目 389 个。交通公路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通村公路建设 282 公里,改造危桥 12 座。能源办加大农村沼气入户和"改厨、改而、改圈"支持力度,全区共 建成农村沼气用户 1820 户,同步"三改"1418 户。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全区农村民生得到 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