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8x年x月参加工作,先后参加了:xx公司综合楼的建设;涪陵xx大化肥工程造粒塔的技术准备工作和▼14.60~▼82.00米筒身滑模的施工工作;xx工程合成氨片区氨罐基础的施工工作;新疆xx工程造粒塔的滑模施工工作;贵州xx工程H=100m排气筒的技术准备工作和筒身滑模工作;新疆xx电站的施工管理;云天化xx烟囱的施工管理;新疆xx电站烟囱的施工管理;新疆xx会展中心的施工管理;贵州xx硫酸工程的技术管理及贵州xx磷酸工程的技术管理;xx供热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感到要干好一个工程,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规程,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不断总结施工和管理经验,技术上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人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烟囱,体会到只有技术上不断创新,设备不断更新,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比如,以前在造粒塔和烟囱的滑模中,我们用来提升滑模平台的是小吨位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3.5T),后来经过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决定从xx烟囱开始采用大吨位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6.0T),与小吨位千斤顶相比有以下优点:可以节约一半的支承杆;支承杆脱空长度更高,滑模安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保证;减少了支承杆的加固工作量。在2002年和2003年施工的贵州xx工程的2个烟囱和xx供热工程的烟囱,就采用了大吨位千斤顶,其技术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另外,在滑模测量技术上我们也进行了改革。以前一般是在造粒塔或烟囱的中心安装一台激光对中仪测偏移,而平台扭转则在外面用一台经纬仪测量,显得非常麻烦。后来我们在烟囱内部相对于中心的对称半径上同时布置2台激光对中仪,根据测量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平台的偏移和扭转值了。其精高提高了,工作量也减小了。
尽管我们现在在滑模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世界滑模的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这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技术,总结经验。就我公司施工的烟囱和造粒塔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目前还未涉及双曲线塔和框架的滑模,只限于圆形构筑物的滑模。
2、在垂直运输方面比较落后,传统方法是采用落地井架加变幅拔杆或者是随升井架加变幅拔杆,此种方法比较落后,我们可以改进为:在筒****侧配一台自升式高塔,不但可以满足钢筋和混凝土的垂直运输,而且可以节省几台卷扬机的费用。从长远效益来看,后者肯定比前者明显。
3、按传统方法制作的钢平台只能使用一次,不仅浪费了钢材,还增加了拆卸平台的工作量。如果在保证平台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我们将平台杆件的焊接连接形式改为螺栓连接,这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4、在滑模纠偏和纠扭上,设想在提升架外侧安装自动收分控制装置。
对于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而言,无论是他的技术水平,还是施工能力都不容置疑,但是在经营管理上感觉要欠缺些。当然这除了与他自身是否愿意学习有关,但还与我们企业内部各专业分工过细不无关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造就更多的复合性人才,就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的经营理念培养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这点是我本人体会最深的。
总之,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除了严格按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以及施工方案办事外,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上不断优化,努力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